2018
HAPPY NEW YEAR
哈哈,今天的各位親,是不是已經奔赴在返程的路上了呢~~祝大家一路平安,新年和順呢~~啰嗦的小編,面對紛至沓來的留言,還是要在這里集中再回復一次:春節期間不開館,預計開館時間是在三月初,敬請各位熱情且美膩善良的觀眾朋友們,再耐心等下下呢~~具體開館日期,開博一定第一時間對外發布,留言的親們,小編就不再一一回復了呢~~海涵呀~~
大年初七,今日推出,新春特輯第三期——
祥開紫禁——開封市博物館館藏明清皇家用品展
開封博物館藏有二百余件明清宮廷御用品,均為景德鎮御窯廠或造辦處制作,分為瓷器、玉器、漆器、琺瑯器、織繡、竹木牙雕等,種類豐富,材質精良,工藝精湛,盡顯皇家風范。
一、明代瓷器
館藏有明代永樂、宣德、弘治、嘉靖、萬歷等多朝的瓷器。其中,永樂的甜白、宣德的青花、弘治的黃釉都是這一時期的名貴品種。尤其是宣德時期是中國青花瓷器的黃金時代,宣德青花瓷以胎釉精細,色澤濃艷,造型多樣和紋飾優美而著稱,被認為是明代瓷器之冠。
(明·宣德青花纏枝蓮瓷盤)
館藏宣德青花纏枝蓮瓷盤,口徑41.1厘米,底徑27厘米,重2450克,侈口折沿、腹部微曲,平底,口沿飾波浪紋,盤內底和外壁飾纏枝蓮紋,底部無釉并有火石紅痕。用于燒造該瓷器的青花料是從伊斯蘭地區進口的“蘇麻離青”,這種青料含鐵量高,所以會在青花部分出現黑色的鐵銹斑,和濃艷的青蘭色相映成趣,成為無法模仿的特色。該器色調濃郁,釉面肥厚瑩潤,并帶“蘇麻離青”青料燒造時“暈散”的典型特色,堪稱明代宣德青花器中的代表作品。
二、清代瓷器
館藏清代瓷器更加豐富,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光緒、宣統各個時期器物均有收藏,以康、雍、乾三代居多。器類主要為碗、盤、高足碗、蓋碗、壓手杯、觀賞插花瓷瓶、蓋罐等。
館藏清康熙五彩十二月花卉杯是景德鎮御窯廠燒造的一整套壓手酒杯,共有12只。這12只花卉杯的大小、形制相同,口徑為6.7厘米,底徑2.8厘米,高4.9厘米,胎質乳白,器薄如紙、為脫胎瓷,每只杯子僅重20多克,圈足內有大清康熙年制青花6字楷書款。這12只花卉杯,其外壁分別用一年12個月中不同的花卉來裝飾,并配以相應的詩句,每個詩后面還有一個小方印,就是一個賞玩的“賞”字,把詩書畫印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就像是瓷器上的中國繪畫一樣,更加具有閑情雅致。
(清·乾隆霽紅瓷瓶)
瓷瓶呈玉壺春形,器口徑13.3cm,底徑13.8cm,高43cm,腹圍77.5cm,燈草口,圈足內無釉,有 “大清乾隆年制” 三行六字篆書款。該器表面的霽紅釉又稱鮮紅釉、寶石紅釉等,是一種極為名貴的顏色釉。霽紅創燒于明早期,釉色深沉,釉面光潤,不開片,無色斑,非常珍貴。古代窯工們為了配制出祭紅釉料,曾將黃金、珊瑚等極珍貴之物嘗試著摻入釉料中,由于霽紅器歷來難燒,因此,它比其他名貴色釉瓷更為珍罕,也是各類釉色的瓷器中最難燒造的品種之一。
三、玉器
館藏玉器多選用新疆和田玉,以清代玉器為主,其中又以乾隆年間玉器居多,器類有杯、盤、碗、盞、印盒、插花器、玉擺件、如意、帶鉤、玉配飾等,涵蓋飲食、文房、觀賞、配飾四個方面。器物借鑒繪畫、雕刻、工藝美術的成就,集線刻、鏤空、俏色等傳統工藝于一體,并選用佛手、如意、松竹梅等多種吉祥紋飾,造型生動優美,堪稱時代翹楚。
館藏青玉山子為清代宮廷御用陳設品,山子高21.2厘米,寬27.5厘米,厚6.5厘米,重5420克,玉質為新疆和田玉,呈青白色,以高浮雕,淺浮雕和陰陽線刻紋等多種技藝雕琢而成的四面通景的山水人物畫,重山疊嶺,樓臺亭榭,流水飛瀑,古木蒼松遍布其間。在山子正面懸崖洞穴處有一跏趺坐的僧人,此件青玉山子極富詩情畫意,是一幅立體的山水人物畫,展現了我國古代工匠高超的技藝。
四、琺瑯器等
館藏琺瑯器多為陳設器,有香爐、活環瓶、手爐、觀賞瓶等,也有碗、盤等少量飲食器。工藝分為嵌琺瑯、銅胎掐絲琺瑯和畫琺瑯三種。紫色銅胎骨上罩以發藍釉彩,散發紫骨藍韻。除瓷、玉、琺瑯大宗,館藏竹雕漆器也頗為精美。
開封博物館雕漆器以食盒、奓(zhā)斗、蓋盒為主,雕漆器的脫胎、描金、螺鈿等制作工藝與器物巧妙結合,體現出匠人們高超的技藝,可謂是美食配美器。雕漆是漆器工藝中的重要品種之一,雕漆是在器物胎骨上將漆層層漆到一個相當的厚度,少則二、三十道,多則上百層,再用刀雕刻出花紋。
(清·乾隆 雕漆壽春開光山水人物圓盒)
該漆盒木胎,圓形,通體在黑體面上雕刻錦紋,紅漆蓋面開光,開光內雕聚寶盆,盆內映射出萬道霞光,上托“春”字,春字中心圓形開光,居中刻一壽星,其旁襯有松柏和文鹿,取“春壽”之意。“春”字兩側各雕龍紋,四周襯托彩云。盒壁上下各有開光四組,內分別雕洗桐圖、拜石圖、撫琴圖等內容。開光外斜格錦地壓雕雜寶紋,上下口緣雕纏枝靈芝紋,足外璧雕回紋。此盒造型獨特,漆層肥厚,朱黑二漆相互映襯,雕飾刻工精細,流暢自然,為乾隆年間雕漆工藝中的佳作。
五、精品展示(部分)
(清·光緒黃地粉彩花卉瓷碗)
(清·道光 青花云龍折腰瓷碗)
(清·乾隆 青玉撇口碗)
(清·黑漆描金五蝠捧壽盤)
(清·碧玉天雞尊)
(清·嵌琺瑯八卦象足爐)
(清·琺瑯云蝠海棠瓶)
明清皇家用品展,展出形式不局限于器物質地,有別于傳統分類方法。展覽中,瓷、玉、琺瑯、竹雕漆器互相穿插,按其功用分為“皇家風范 鐘鳴鼎食”、“古硯藏珍 筆墨春秋”、“博采眾長 精美絕倫”、“纖手弄巧 錦繡未央”四個部分,旨在闡釋明清宮廷的飲食、文房、陳設和服飾配飾等文化內涵。希望通過本展覽我們能夠喚醒那些沉睡的文物,一覽明清時期皇家風范。
(注:本系列專題推介參考《汴博風物——開封博物館館藏文物精萃》,作者為開封市博物館館長 曾廣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