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第七屆中國書法蘭亭獎詩聯之殤
文/李祖同

         第七屆中國書法蘭亭獎能不能載入書法史不知道,恰逢書協易主,從公示到開幕不聲不響拿掉一個金獎引發業內熱議,鬧哄哄博足了眼球。原以為隨著展覽在紹興開幕后會復歸平靜,未曾想近日又爆出入展某理事自作詩涉嫌剽竊事件,一時皮癢,就隨手寫寫由蘭亭獎詩聯引發的感慨。
         現在滿大街都是“初心”一詞,不妨我們也看看蘭亭的初心是什么。眾所周知,所謂天下第一行書《蘭亭集序》,就是東晉一個年半百的油膩大叔按耐不住內心的騷氣和才情,聚眾吟詩,他則隨手寫了一篇序言,順帶感慨了一下“綠葉成陰子滿枝”。爾后,實力加機遇,他因此被尊為“書圣”。說蘭亭雅集的“初心”是“詩”,至于書法不過是戀愛中的一個意外,既是偶然也是必然,這沒有人反對吧?
         話說回來,所謂術業有專攻,書法盛會由此濫觴也是美事。在現在這個分工精細、生活節奏飛速的環境中,起步專研一門原本無可厚非也是必須。但中華文化有他獨特的個性,學科之間千絲萬縷不可分割,所以由技入道是不可逆的方向,連科學界都是學科融合的趨勢,何況本就一體的中國傳統文化。詩是中華思維方式的精華,書法是造型藝術的奇葩,而鎖死二者的是漢字。自東床快婿而下,二偏一者皆為殘疾,不接受反駁。
         在原有評審機制下,中書協也發現了自己幫眾文化修為不足的問題,所以考查書寫內容也執行了有些年頭,并提出“藝文兼備”的口號,還專門開設了所謂的“國學班”“文修班”,但效果乏善可陳,反而笑話頻出,包括這次的自作詩涉嫌剽竊事件,敢情也就學了個“嫁東風”。筆者認為原因有二,一是評審機制,制度設計還是硬傷,沒有有效的保障措施;二是評委問題,準確說是審讀委員會的問題。評審、審議、監審委員會都是委員若干主任一名,唯有這個審讀委員會很奇怪,除委員、助理若干外,召集人一名,這“召集人”是不是說只負責召集委員審讀,對審讀結果不負責任的意思呢?
(第七屆中國書法蘭亭獎銅獎作品)
 
         本屆蘭亭獎除了自作詩涉嫌剽竊丑聞外,上面這件作品也是典型,當然首先要說的是前者涉嫌剽竊,這是品德問題應予處理,后者只是水平問題,需要批評可以商榷,并不在一個層面。按落款此詩為作者自撰,全文如下:
其一
個性本天,取法須知萬古同。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草篆隸千面,最是高標乃中庸。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其二
棄帖三日手如麻,練功還須二王法。
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
筆到中鋒方始潤,情至膽處見風華。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其三
墨開分五色,筆轉化三元。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須知點線面,氣象出萬千。
平平仄仄仄,仄仄O仄平。
         一件自作詩的書法作品第一眼看去也許有幾分撩人姿色,剝去書法外衣后你以為是華清出浴嗎?看!這是活脫脫的抖音網紅關閉美顏后的廬山真面目。誰能告訴我境在哪!情在哪!韻在哪?以朝廷正朔自居的中書協會員哪個不鄙視老干體的,何謂老干體?就是沒有一點技術含量,或裝模作樣或搔首弄姿。老干體一詞其實始于詩詞界,什么是詩詞老干呢?上面就是,沒有韻律美沒有情境美,味同爵蠟。但老干還合律入韻呢,試看“其一”的硬傷:
1.平仄不葉,一二兩句平仄上完全合律,后面兩句則亂套了,病灶在“真草篆隸”,這是書法上的通用成詞,詞匯匱乏卡在后三個連續仄聲字上導致后面平仄出律。
2.絕句本身字數少,除特殊修辭手法外是不允許重字的,而這里就重了“真、家”。
3.真和同、庸不管平水還是新韻都不在同一個韻部,就是出韻了。
         也許有人以古風辯,就這幾個字的一碗白開水還好意思提古風或通押?就好比正書沒寫好就大談破體一樣可笑,那杜工部晚上還不來找你?其二、其三同病,乃至更甚,三首詩把詩家大忌基本占齊了。不再一一展開,明眼人一看都懂。悲哀就悲哀在這,這么高的平臺上雖然不必是專門詩詞大會那般讓詩友頂禮,但至少您要展示出語言之美、意境之美、韻律之美吧?何況都是漢字下的一體兩翼,居然墮落到讓人抓摳格律,還集齊所有詩病?
         同志們,孟曰臭吾臭以及人之臭,我們是不是該用鄙視書法老干體一樣的眼神鄙視詩詞老干體呢?
         最令人作嘔的是這種作品居然還雄踞銅獎之位,這是要羞辱書圣還是打臉觀眾?這與作者無關,是評委特別是審讀委員會素餐尸位、不學無術導致。剽竊、抄襲、出律,一個民間公號的小編都能查出來的致命毛病,為什么專門設立的審讀團伙卻干不好?如果中書協缺少人手,這不本次自作詩涉嫌剽竊事件的被剽竊者之一的王道友(蒼山漁樵)先生還在湖北十堰賣菜吧?請他來幫忙呀,賣菜的誤工費你們應該付得起吧?當助理就行,也不至于堂堂文化衙門斯文掃地!
(第七屆中國書法蘭亭獎入選作品)
 
         這件作品的書法借長安居先生(圖中示意線為先生所加)的狠話說就是“廢作”:不唯格趣卑俗,在其作品的布白中從右上到左下的五條隱形斜線,生硬刺目,此乃書法創作中的致命大忌,這說明他對書法“位置經營”的常識一無所知……。我們再剝離書法后看其自撰詩:
揚葩把酒詠蘭亭,翰墨風流冠盛名
筆走龍蛇馳泰宇,文成珠玉照魁星
揮毫紙上神兵列,悟道行間法眼明
隱匿昭陵留感嘆,何時書圣復歸榮。
         是不是一股濃烈的老干味撲面而來?“冠盛名、馳泰宇、照魁星、神兵列、法眼明”把這五個(同樣是五個)如同牙縫里的隔夜菜渣,扣出后那種酸爽是相當刻骨銘心。與前例病詩相比這一首在格律上(新韻)中規中矩,從修辭到格律是完全合格的老干體。
(第七屆中國書法蘭亭獎入選作品)
 
         這件與上一首詩是同一作者,“把酒揚葩”起句是不是就眼熟?同一個展覽的兩件作品就這么啰嗦,作者也算一“葩”,可見詞匯是相當貧乏。
         對詩(廣義)具備一點常識的人都知道,常見的詩、詞、聯、賦各有匹配的量詞,這不是誰硬性規定的,只能說是長期實踐中默認的一種共識,或者說潛規則。譬如詩稱首、詞稱闋(首)、聯稱比(副)、賦稱篇,可是蘭亭獎中不少作品不分丁卯一概稱“首”。其中一副對聯是這樣寫的:燕子樓前讀滿月;龍池苑內飲清樽。這一看就是老手所為,但怪異的是上款居然寫“錄自作聯一首”,筆者的話外之音各位看官可自行腦補。
(第七屆中國書法蘭亭獎入選作品)
 
         在某種“正確”下,像這種標語非常適合展廳效果,但不宜以對聯形式出現,具體可參考北門摛藻、望塵拜。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能自撰至少比一味抄唐詩宋詞的書匠強,當然無恥的剽竊除外。
         看到這有人就說了,你這是雞蛋里挑骨頭。難不成你揚刀立萬還不讓江湖議論了?臉上有個疤可以說瑕不掩瑜,你拿一個麻子告訴我這是趙飛燕,我特么又不是秦二。
         現下中國書協的展覽單項展如正書展、篆刻展,群體展如婦女展、新人展,還有就是綜合型的屆展,而蘭亭獎限定中書協會員投稿更應該是優中選優。通過排列,一個清晰的邏輯次序擺在我們面前:單項展和群體展可以以“技”取士,屆展就應該是由“技”入“道”,而蘭亭獎必須是考量文化修為、理論思考和突破師源等全方位的綜合表現,因為你競選的對象是中書協會員。
         可以說,通過正常渠道過五關斬六將而加入中書協的,從技法上都是書法群體中的佼佼者,所以蘭亭獎應該是評比綜合素養水平(如歷史上的西泠印社),而不是藍翔技校考挖掘機技術。難不成蘭亭獎的稿件中技術過硬的只有入展獲獎那幾位?那不符合邏輯。貌似中書協也向往美好和諧的幸福生活,但囿于評委實際操作卻大相徑庭。
         到蘭亭獎這種層面了現在創作和理論居然還是分開的,這樣定位最高最權威的平臺上,如果評選的只是“技”那大家可以自行腦補以下場景:王重陽、黃藥師、歐陽鋒等五絕甩開諸多武林同道,登上了冰冷險峻的華山絕頂……王重陽“呔”一聲大叫只扎了個馬步說:“來!拿尺子幫道爺量一下馬步尺寸精準不。”段智興漫不經心地伸出手指低聲嘀咕,“這次的指甲油足足花了朕五十兩銀子!還是依洛神的指甲臨摹的。”老毒物則趴地上前后蹬腳,問:“老邪,我這腿放下多少更像蛤蟆?”黃藥師自顧刷著手機,不耐煩道:“冊那,去去去,我的碧海潮生曲被別人盜去抖音賣2000元一課時,沒空理你……”
         近日江湖傳言“電信安溪系、醫療莆田系、書法福建系”初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后經同道指點,方知取消金獎和自作詩剽竊皆為閩籍,不禁黯然。這不僅是八閩之恥,也是蘭亭之恥,更是書壇之恥,何解?
         筆者隨手摘錄一些第七屆中國書法蘭亭獎蘭亭論壇上某“召集人”的金句,就著上面銅獎的詩詞下肚,那味道才叫酸爽勁爆:“蘭亭獎的評審依據主要仍是投稿作品的藝術水平與表現出的文化水平,但比起國展,增加了對作者近三年(兩屆之間)創作成果的考察,以及對作者自撰詩文的評判和文化學養的面試。蘭亭獎規定創作投稿每人3件作品,其中至少一件是自作詩文,比國展更加全面綜合考察作者的創作能力與文化素質。”“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是提升書法創作主體——人的傳統文化素質、道德修養乃至人生價值觀。”“對于文本審讀、文字審讀這兩方面,總的原則是既要判明正確、決定取舍,又要柔性操作,把握好一個'度’,既不能因藝而傷文,又不能因文而損藝,作品藝文兼備、相輔相成,在'文’與'藝’的相互支撐、相互兼容中追求內容與形式的高度完美。”“既不以文輕藝,又不偏藝輕文,傳承中華文脈,弘揚時代精神。”
         好一番高端、正確、上檔次的宏論,真是“世間好話佛說盡,天下名山僧占多!”宏大的敘述與實際吃相的出入,可略窺個中原由,再看看下面這些旌表頒獎詞的水準你就會會心一笑,豁然開朗:
“篆隸相參,志在楷行。熔冶魏晉,立根唐宋。
自出機杼,卓然有成。雍容和穆,筆飽墨濃。”
“不趨時趣,敬慕前賢。既能妍美,復求平淡。
君子之風,搏象之力。五入蘭亭,名動書壇。”
         江湖上都說搞書法的沒文化,這話對也不對。“傳統經典作品的創造者,他們筆下的杰作之所以能成為書法史上的經典,首在他們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特、獨立的智慧生命體,他們每個人的心靈均是不可代替的,所以他們創造出的書法作品才能稱為'心畫’。”(長安居語)這種是書法家,怎么可能沒文化呢?當然,“書法已經離開了傳統文人的'書齋時代’而進入'展覽時代’,書法創作突出形式與技法已成必然趨向,書法美與文字'用’的功能在漸漸分離。”(某“召集人”語)書匠制造機依然開足馬力持續生產,書匠沒文化不對嗎?所以穴空風自來,瓜眾不要擔心缺瓜,像中書協文修班培養出來的德藝雙馨的蘭亭新貴向市井菜販剽詩這種大瓜,還會持續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生活需求。
         (即然是制造必定有規程,為回報讀者,在推送本文的同時,筆者把江湖上得到的一本《中書協展覽投稿秘笈》另帖同步推送,如果您認為秘笈參水請回來吐口水)
         話也說了禮也送了,行文至此,內褲全濕,此蘭亭非彼蘭亭,臺子一搭粉墨登場,或名或利各取所需,有人禁苑新寵,有人得意栓心(德藝雙馨)。一聲哀嘆!如夢幻如泡影如霧亦如電……

(同行如需轉發請后臺聯系)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中國書協:取消曾錦溪第七屆蘭亭獎入選資格(附作品)
李剛田:七屆蘭亭獎與當下書法創作
蘭亭百家 | 詩與書法的交融- 何宗國
林景輝第七屆蘭亭獎銀獎作品集評
完全是寫啟功風格的作品,居然放在七屆蘭亭...
《書法導報》訪談 | 王猛仁:不隨時俯仰,自得古風流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北辰区| 萍乡市| 新余市| 宁武县| 宁阳县| 钦州市| 错那县| 峨边| 吴川市| 桓台县| 贵南县| 栾城县| 寻乌县| 平定县| 克什克腾旗| 曲靖市| 红桥区| 青海省| 鹤峰县| 裕民县| 温宿县| 增城市| 富源县| 根河市| 洱源县| 红河县| 台北县| 杂多县| 达拉特旗| 额济纳旗| 调兵山市| 莱西市| 子洲县| 监利县| 盐山县| 盐城市| 扎鲁特旗| 德清县| 化德县| 绵竹市| 东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