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關于長順縣留守兒童問題的調查報告

 

關于長順縣留守兒童問題的調查報告

 

中共長順縣委黨校 石燕麗 以勇

 

長順縣地處貴州省中部,位于黔南州西部,縣城距省會貴陽市87公里,距州府都勻市178公里,距安順市86公里。全縣總面積1554.6平方公里,轄710148個村1632個村民組,總人口25.26萬人,有布、苗等20個民族,少數民族占53%,農業人口占92%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特別是國家在改革開放以來實施的梯度發展戰略使沿海地區的快速發展,推動了西部地區廉價勞動力源源不斷向其轉移,這就形成了農村勞動力外出打工的滾滾洪流,同時也連帶產生了“留守兒童”現象。所謂“留守兒童”,是指父母雙方或一方流動到縣外其他地區,孩子留在戶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雙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兒童。

青少年兒童是祖國的花朵,青少年兒童是社會的未來。他們的健康成長,關系著長順的未來。基于這一龐大的特殊群體,將對未來長順縣的發展產生重要影響,因此,迫切需要對此進行深入調查研究。要站在全縣發展的戰略高度,關注留守兒童問題,摸清底數,準確預測,提出應對之策,并結合全縣貫徹落實十七大精神,用科學發展觀統領全縣發展,堅持以人為本,構建和諧家庭、和諧社會,以為縣委縣政府提供政策咨詢。本次調查采用了全面普查、重點訪談調查和問卷調查法相結合,對全縣的留守兒童情況有了初步的了解。現根據縣委組織部的有關要求,特對全縣農村“留守兒童”問題調研情況進行分析。

 

一、長順縣“留守兒童”的現狀

 

長順全縣學前教育在園(班)兒童4288人,留守兒童942人,留守兒童占全縣在園(班)兒童總數的21.97%;小學在校學生27274人,留守兒童5607人,占全縣小學在校學生總數的20.56%;初中在校學生13537人,留守兒童1344人,占全縣初中在校生總數的9.93%:全縣留守兒童合計7983,占全縣學前、小學、初中在校學生總數的17.7%。由上述數據表明,全縣每六個學生中就至少一個是留守兒童,或者說每六個家庭中就是一個家庭存在兒童留守問題。這是一個不小的數字,這個數字的背后牽涉到一個關系千家萬戶乃至整個社會發展的重要問題。

長順縣留守兒童具有以下特點:一是留守兒童現象在全縣比較普遍,農民的外出務工造成了家庭的不完整。二是留守兒童家庭以父親外出為主,外出打工地點普遍較遠,回家頻率低。三是留守兒童的監護類型以單親監護為主,隔代監護帶來問題最多。四是留守兒童與外出打工父母的聯系很有限,電話是主要的聯系方式(費用昂貴)。五是父母外出務工對留守兒童的生活方面帶來諸多影響,其中勞動負擔的增加嚴重影響了留守兒童的娛樂。六是父母外出務工對留守兒童的學習帶來很多影響,少數留守兒童的學習成績出現下滑。七是父母外出務工對留守兒童的情感世界影響較大,他們普遍思念在外的父母,孤獨感強,有些性格孤僻,有些還存在自閉癥,同時也只能無奈地面對現實。八是留守兒童對父母外出打工后生活變化的人指使心理負擔和勞動負擔有所加重,而自己的生活獨立性增強。

根據以上情況分析,從現象來看,大部分留守兒童的臨時監護人是祖父母,少部分是投靠外祖父母或親戚。從留守時間來看,有些孩子見不到父母至少半年以上,有些長達三、五年,有些從記事時起,就認不得爸爸、媽媽。從學習和生活上看,大部分留守兒童的學習和生活規律不同程度受到一定的影響,也給全縣“保學控輟”工作帶來一定的難度。

 

二、長順縣“留守兒童”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從表象或個體上看,留守兒童問題似乎只是家庭問題或倫理問題,但從深層次看,可能就是一個非常嚴重的社會問題。經過本次調查研究發現,由于父母長期不能和子女生活在一起,一方面,留守兒童在生活方面、心理方面、教育方面、人生安全方面都面臨著突出的問題;另一方面,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感情出現了隔層,給家庭親情和社會養老都蒙上一層陰影,給我們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帶來了嚴重的社會問題。

1、“留守兒童”存在的問題

1)性格發展不健全。臨時監護人一般只管吃穿,不愿管理教育或者不善于管理教育,致使部分留守兒童長期缺少家庭教育,養成任性、放縱、隨意的性格,以致造成留守兒童的個性心理發展不健全。

2)存在溝通障礙。一方面,打工父母對子女總體期待過低,查中發現,部分農民工潛意識里認為,農村孩子學業有成的機率不高,對孩子的學習總體期望值較低,缺乏硬性約束,將孩子的學業定位在完成九年義務教育上,將孩子的前途定位在外出打工上。另一方面,監護人對留守兒童學習介入過少。從調查情況來看,有87.8%的留守兒童和外公外婆、爺爺奶奶等祖輩生活在一起,委托其他親戚或熟人監護的僅占12.2%,作為一個特殊的監護群體,這些老人普遍年齡大、身體差,特別是文盲比例較高,不但在學習上無法給“留守兒童”切實有效的幫助和輔導,因年齡差距大,與留守兒童思想觀念差異大,而且還存在明顯的溝通障礙,教育管理上弊端較多。加之他們還要承擔家務勞動和田間農活,根本沒有時間和精力去關注孩子的學習。

3)缺乏親情。父母在外打工對留守兒童生活的影響較為復雜,其中情感問題是最嚴重也是最現實的問題。研究表明,親子扶養比隔代扶養和寄養能更好地促進兒童的身心健康發展。親情關系直接影響到孩子的行業習慣、心理健康、人格與智力發展。由于父母不在身邊,留守兒童長期間缺乏親情的撫慰與關懷,往往焦慮緊張,缺乏安全感,人際交往能力較差。同時,根據調查和座談的情況,大多數留守兒童表現出對家庭經濟、父母健康和安全的憂慮,不希望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且年齡越大,越表現出對家庭完整和父母關懷的強烈需求,對生活的滿意度逐步降低。

2、導致“留守兒童”現象的原因

從外出務工人員的收入、工作環境和當地的學校情況等方面分析,主要有幾方面的原因:

1)打工收入較低。從長順縣外出務工的情況看,大多數外出務工者均收入不高,外出務工者收入高一點的,約在1000元左右,如將自己的孩子帶在身邊,花開支下來,幾乎沒有節余。主要由于當地教育管理不規范,義務教育也存在一些問題。要么是家長負擔不起這樣那樣的收費、孩子讀不起書,要么是務工地離義務教育的學校,途徑遙遠,孩子上學不方便;當地私立學校收費更高,農民工子弟更交不起費。

2)從事行業單一、打工地不穩定。打工地遍布全國各地而且流動性大,每年都在變化,甚至一年更換幾次地方。孩子上學不方便。

3)務工地的生活環境差。務工地大多在農村或小縣城居民聚集的地方,居住的環境差,生活無規律。孩子

4)工作時間性強。外出打工,有一些是進廠,工作雖穩定,但時間性強、工作強度大,根本無暇顧及孩子的健康成長和教育。

5外出務工人數且夫婦雙方外出的多。縣內存在這樣一種情況:全村幾乎所有的青壯年都外出務工,并且夫婦雙方一塊外出,村里留下的都是老年人和孩子們。

基于以上情況,父母外出務工不適宜帶走學齡兒童,導致我縣留守兒童人數相對較多,由此也帶來的留守兒童的一些問題,學習普遍較差。性格缺陷。監護人素質普遍偏低,對孩子的學習介入過少。

 

三、目前長順縣對“留守兒童”工作的具體做法

 

長順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這項工作,縣教育局等部門認真抓落實,按照省、州、縣各級黨委政府的有關要求,在認真做好調研的基礎上,還做了許多開拓性的工作,概括起來講,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建立學校家庭共同管理的工作制度,以制度為保證,強化學校、政府幫扶作用,為“留守兒童”提供有利于他們身心健康成長的生活和學習環境。

2、利用學校現有的寄宿條件,在家庭的配合下,解決和處理好“留守兒童”食宿事宜,幫助“留守兒童”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道德行為。

3、督促各級各類學校建立留守兒童檔案和聯系卡,隨時了解“留守兒童”的家庭情況,關注他們的成長變化,以及對他們進行心里教育,豐富“留守兒童”的文化生活,讓留守兒童融入集體之中,消除他們的孤獨感,自卑感。

4、實行“三優先”,即學習上優先輔導,生活上優先照顧,活動上優先安排,定期與他們的父母、臨時監護人溝通,構建學校監護網。

5、采取家訪、通訊聯系、書信聯系等多種形式及時了解學生校外狀況,與“留守學生”所在村委會聯系,了解學生在家情況,并及時向家長反映學生在校情況。使“留守兒童”能感覺到老師、同學、社會的關心和愛護。

6、通過形式多樣的主題班會,讓“留守兒童”在活動中進行自我教育。

 

四、 進一步做好“留守兒童”工作的對策建議

 

根據長順縣的實際情況,對今后做好農村留守兒童工作,提出以下建議:

1、建立健全聯系制度。教育行政部門要組織各級各類學校認真調查研究,摸清留守學生的家庭情況,規范留守學生的檔案和聯系卡制度。各檔案內容也有待進一步完善,不僅包括基本情況、家長姓名、家庭詳細住址、留守原因,家長務工詳細地址、聯系電話,留守孩子臨時監護人的詳細地址、聯系電話、身體狀況、年齡等,還要定期做好“三溝通”,即定期記錄與留守兒童的父母溝通、定期與臨時監護人溝通、定期與村委會(社區)溝通的內容。學校要及時補充、變更檔案,以學生為中心組成關愛網絡,時刻關注留守孩子的成長。廣泛開展家訪,上門送溫暖,融洽師生關系,要適時反映傾向性問題,與家庭、社會合作共同做好教育工作。

2、高度重視留守兒童的指導培訓。學校要保證農村留守兒童能完成九年制義務教育,不把問題學生推給家長和社會。要通過豐富多彩的課余活動,增加留守兒童與教師接觸的機會,使留守兒童得到學校和教師更多的關心與幫助。一是重視對家長和其他監護人的指導培訓。通過召開家長會、開辦家長學校或發放培訓資料,增強家長作為第一監護人的責任意識。加強對監護人特別是祖父母的培訓指導,不斷提高他們的監護意識和能力。學校適時召開留守兒童家長會,與家長交流,形成教育合力。二是重視對“留守兒童”的指導培訓。從學習指導入手,班主任和學科教師可適當放下自身的評比干擾,多關心留守兒童,讓他們樹立學習信心;然后漸漸因勢利導,訓練其遵守規則,按要求辦事的習慣,要做到寬嚴適度;充分認識其行為習慣的反復性,堅持反復訓練,耐心指導。

3、逐步探索“各負其責、協調聯動”的留守兒童管理機制。一是各級政府要將留守兒童問題納入政府整體規劃,逐步探索建立以村委會成員為主體的村管護機構,把留守兒童的管理作為維護群眾利益的一項重要職責;二是建立以群團組織為主體的社會呵護網絡,為留守兒童送溫暖、獻愛心;三是建立以政法部門為主體的法律管護網絡,堅決維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打擊侵害留守兒童的犯罪行為;四是建立以教職員工為主體的學校幫護網絡,加大對留守學生的心理教育,通過豐富多彩的課余活動,增加留守學生與老師接觸的機會,對留守兒童切實負起責任,同時要針對留守兒童中存在的突出、熱點問題,研究探索解決方案,包括提高監管人自身素質和對留守兒童監管能力等內容,以更大限度地保障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

4營造一個關愛“留守兒童”的社會環境。留守兒童現象,是任何國家或地區跨入現代化過程中的必然產物。它是一個較為復雜的社會現象,不是哪一個個體、哪一個家庭所面臨的問題,也不只是學校、老師、家庭就能妥善解決的問題,需要政府的更多的支持、財政更多的投入、社會各方更多的關懷,才能營造一個“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良好的社會環境。要從國家、民族發展的未來著想,多為他們做點事,多正確引導他們,多關心他們。只有社會各界共同關注,多方位、多角度地采取相應措施,并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機制,才能使“留守兒童”受到正常、健全、完善的教育,讓他們和同齡人一樣健康快樂的成長,進而使外出務工人員更好地服務于我國的現代化建設。

200812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農村留守兒童教育論文(共10篇)
留守兒童”調查問卷
淺談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問題及措施
留守兒童教育的現狀與對策
淺談農村留守兒童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留守兒童成長發展狀況的調查報告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沙雅县| 稷山县| 五河县| 句容市| 即墨市| 和田市| 徐汇区| 雷波县| 洛隆县| 黄陵县| 泸溪县| 扎鲁特旗| 都江堰市| 丹巴县| 马龙县| 荔浦县| 贺州市| 六枝特区| 横峰县| 铁力市| 札达县| 邵阳县| 文登市| 霞浦县| 沛县| 翼城县| 古丈县| 北宁市| 蓬安县| 郓城县| 香格里拉县| 白沙| 偃师市| 丹东市| 泰和县| 鸡泽县| 炉霍县| 清镇市| 繁昌县| 泗水县| 阿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