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少陽膽經》
足竅陰穴
Zú qiào yīn
足竅陰穴歸屬足少陽膽經,有緩解治療偏頭痛、目眩目痛、耳聾耳鳴、失眠多夢、高血壓等作用,足竅陰穴的位置:足第4趾末節外側,距趾甲角0.1寸,詳見本文圖解足竅陰穴的準確位置圖及穴位療法。
足少陽膽經
在足第4趾末節外側,距趾甲角0.1寸。
坐位或仰臥位。在第4趾外側,由第4趾趾甲外側緣(即掌背交界線,又稱赤白肉際)與下緣各作一垂線之交點處,距趾甲角0.1寸,即為此穴。
5、功效
疏肝解郁,通經活絡。
偏頭痛,目眩,目痛,耳聾,脅痛,失眠,多夢,熱病,高血壓,肋間神經痛等。
足竅陰穴配商陽穴、少商穴,有清熱利咽的作用,主要緩解治療喉痹;
足竅陰穴配太陽穴、頭維穴,具有祛風止痛的作用,主要緩解治療偏頭痛;
足竅陰穴配聽會穴、翳風穴、外關穴,具有清熱瀉火、通經活絡聰耳的作用,緩解治療耳鳴,耳聾。
艾條灸5-10分鐘,足竅陰穴艾炷灸1-3壯。
使用初陽艾灸儀艾灸足竅陰穴20~30分鐘。
[刺灸法]直刺0.1-0。2寸;可灸。
[附注]膽經井穴。
《足少陽膽經》
足少陽經瞳子髎,四十四穴行迢迢,聽會上關頷厭集,懸顱懸厘曲鬢翹,率谷天沖浮白次,
竅陰完骨本神至,陽白臨泣開目窗,正營承靈腦空是,風池肩井淵腋長,輒筋曰月京門鄉,
帶脈五樞維道續,居髎環跳市中瀆,陽關陽陵復陽交,外丘光明陽輔高,懸鐘丘墟足臨泣,
地五俠溪竅陰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