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習錄》是王陽明的問答語錄和論學書信集。是一部儒家簡明而有代表性的哲學著作。包含了王陽明的主要哲學思想,是研究王陽明思想及心學發展的重要資料。
【釋義】以種樹培根為喻,說明道德修養要從心底開始。意謂道德修養只有發自內心的自覺要求才有效果。
【釋義】省察是有事時的存養,存養是無事時的省察。
這句話的意思是,當心達到“純是天理”、“虛靈不昧”或者說“致良知”狀態的時候,也就是一個人的心達到非常寂然、專一、虛靜的時刻,那么萬事萬物的道理就會自動顯現。
【釋義】堅守自己的志向像自己心痛一樣,你一心都在疼痛上,哪里有功夫說閑話管閑事呢?
【釋義】善念在心中萌發,覺察到它。就擴充這種善念。惡念在心中萌發,覺察到它,就遏制這種惡念。
【釋義】對某事物或道理是否知道得深切是可以從行為中看出的;而行為的正確精準與否也反過來影響到對事物的理解。
【釋義】 人必須在事上磨煉,在事上用功才會有幫助。若只愛靜,遇事就會慌亂,始終不會有進步。“那靜時的功夫, 表面看是收斂, 實際上卻是放縱沉淪。
【釋義】只要去人欲、存天理,就可稱為功夫。靜時念念不忘去人欲、存天理,動時也念念不忘去人欲、存天理,無論心中寧靜與否。
【釋義】天地化生,如花草一般。何曾有善惡之別?你想賞花,即以花為善,以草為惡。若要利用草時,又以草為善了。這些善惡都是由人心的好惡而產生的,所以從形體上著眼看善惡是錯誤的。
【釋義】至于‘夭壽不二’,它是教育人們一心向善,不能因環境優劣或壽命長短而把為善的心改變了。只去修身等待命運安排,認識到人的困厄通達長壽短命是命中注定,我也不因此而心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