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煙火,右手書香。
日常的瑣碎,讓我踏實,讓我像一株植物那樣,根須扎在厚實的土壤里,慢慢地,從容地吮吸著賴以支撐生命的營養(yǎng)。
書里呈現(xiàn)的世界,讓我能夠讓自己的心靈,在一個自由空間里飛一會兒。那個時候,我像一只鳥,在高處看到平日里不曾看見的,感受平日不曾感受到的。
因為疫情,宅家有一段時日了。
常走的景觀河濱水綠道,常去的明珠湖畔,那些樹們,那些花們,大概已領略了秋風吹來的味道了吧?早晨,打開臥室開窗透氣時,吹進來的風,已有些涼意了。
原本就喜歡“宅”的我,除了擔心菜等副食品吃完之后無法后續(xù)外,其他感覺并沒有什么兩樣。
該做飯,就做飯,該讀書,就讀書,該寫作,就寫作。有時候,甚至覺得似乎多出了點時間,有一天,竟然粗讀了兩本書,做了近萬字的筆記。還重溫了劉亮程的那本《一個人的村莊》。“宅”對于我來說,真的是一件好事情。
我們每一個人,都需要找一處安放自己心靈的棲息地,需要安妥或者釋放一下壓在心中的塊壘。比如,唱歌。比如,喝酒。比如,出去逛街購物......如此種種。
當然,我也貪戀窗外的好風景。昨日傍晚,站在窗前,極目遠眺,忽然發(fā)現(xiàn),夕陽下的小城,是那么的靜美。
若不是宅家的日子,讓人多少覺得有些壓抑,我還真的沒有這樣安靜地、從容地站在這高處,打量一下進入秋天的小城呢。
鱗次櫛比、高高低低的樓房,在夕陽下,仿佛述說著一個故事,一個小城發(fā)展生長的故事。誰能想到這一片地方,曾經(jīng)是戈壁荒原?
立秋了,那種讓人汗流浹背的溽熱,被秋風吹散,雖然正午的陽光依然還有溫度,但那熱里邊少了燥氣。傍晚時分,則讓人更覺得幾分舒爽。
把拍的圖,發(fā)朋友圈,記錄看景的心情,想起可惡的新冠病毒,忍不住加了一句:可惡的新冠病毒,快快滾蛋吧!
下樓做核酸,繞樓回家的時候,看見小區(qū)海棠果樹上,那些小小的果子,已經(jīng)閃耀著新鮮的紅色了。前些時,這些果子還是青澀的呢,幾個調(diào)皮的孩子伸手摘下來,放進嘴里,隨即吐出來。這讓我看見了時間的腳步,它走得多么快啊。
瀏覽一個叫“瓦爾登湖寂靜的清晨”的公眾號,看見了新發(fā)的一組街拍。看完之后,我無比感慨,凡俗的事物,運用藝術的目光,去欣賞,去呈現(xiàn),卻也有一種別樣的美。
這些照片,也許沒有什么大用,僅存一點俗世煙火里的詩意。我想,我每天習慣性坐下來寫下的這些文字,也許對于別人沒有什么大用,但對于我個人來說,意義非凡。
這些文字,留存一點我捕捉到的詩意。就像我們大家,需要虛度一段光陰,清空生活里的蕪雜和負重。蕪雜和負重被刪除之后,我們眼睛里不長云翳,可以目光清澈地看待自己,看待親人和朋友。
劉亮程老師說,他理解的文學是往事。那么,我的文字,記下的這一切,讓有緣人看見并且懂得,自然更好。于我,在某一天老得走不動了,拿出來翻翻,是最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