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膽固醇血癥
膽固醇濃度高于5.7毫摩爾/升。
2、混合型高脂血癥
血膽固醇高于5.7毫摩爾/升,而且三酸甘油酯高于2.9毫摩爾/升。
3、高三酸甘油酯血癥
血中三酸甘油酯高于5.2毫摩爾/升,合并高密度脂蛋白(HDL)少于0.92毫摩爾/升或是膽固醇與密度脂蛋白比值(TC/HDL)高于5。
除這種先天性異常外,大部分高脂血癥雖然有家族傾向,但其遺傳影響為多因子型的,發病時間也較晚,治療上比較容易,平常所稱的高脂血癥者都屬于這一類。
從流行病學的觀點來說,動脈硬化癥發生率與LDL膽固醇的濃度成正比關系,而與HDL膽固醇的濃度成反比關系。
有些藥物及嗜好會影響血中HDL膽固醇,例如運動、酒精、女性激素及一些降血脂藥物,會使血中HDL膽固醇上升,對血管有益;相反的,抽煙、肥胖、男性激素則會降低血中HDL膽固醇,因而會加重動脈硬化的進程。
1、痰淤阻絡型。癥見頭昏腦漲,不時吐痰涎,口苦而黏,胸腹痞悶,肢體麻木,步履沉重,舌苔厚膩而有淤斑,脈滑。茯苓、栝樓仁、橘紅各12克,當歸、法半夏、丹參各9克。水煎服,每日1~2劑。
2、肝腎虧虛型。癥見頭部昏眩暈痛,視力模糊,耳鳴心悸,失眠多夢,腰酸背痛,肢體麻木,舌紅苔薄白,脈象細而弦滑。熟地黃、枸杞子各2克,制黃精10克,決明子、澤瀉、牛膝各9克。水煎服,每日1劑。
3、氣血雙虛型。癥見面色蒼白,少動懶言,胃口不佳,乏力,心悸怔忡,心前區偶有憋脹悶痛感,舌苔淡而薄白,脈象細弱或者虛弱無力。當歸、川芎、熟地黃、白芍、人參、白術、茯苓、炙甘草各6克,加生姜3片,大棗2枚,再加生山楂、天門冬各12克,黃芪9克。水煎服,每日1劑。
血脂調整藥物種類繁多,各有特點,但應從中選擇既能明顯降低總膽固醇(TC)和三酰甘油(TG),又可升高具有抗動脈粥樣硬化作用的高密度脂蛋白(HDL_C),即全面調整血脂代謝的藥物。
根據其治療作用的不同,血脂調整藥分為他汀類(如辛伐他汀、普伐他汀和氟伐他汀等)和貝特類(如非諾貝特和諾衡)兩大類。它們是防治血脂異常的首選藥物,又都具有增高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在我國已廣泛應用。
他汀類藥物用于高膽固醇血癥的防治。這類藥物一般只需每日服用1次,以晚餐后服用效果最好。如辛伐他汀(舒降之)每晚口服5毫克,約4周后療效便很明顯。普伐他汀(普拉固)和氟伐他汀(來適可)每晚服用10~20毫克。國產的血脂康也含他汀類降脂成分,療效亦佳,可每日服用2次,每次0.6克。貝特類是高三酰甘油血癥的首選藥物,其中以非諾貝特(立平脂)和諾衡(吉非羅齊)為常用。
1、晨起頭暈,晚上清醒
因為夜間排尿及呼吸會消耗大量的水分,血液會趨于“濃縮”,大腦血流緩慢。血黏度高的人,早晨起床后會感到大腦暈沉沉的,吃早飯后因及時補充了水分,血液得以“稀釋”,大腦會逐漸變得清醒。一般來說,晚飯后,人的精神狀態可達到最好。
2、午飯后發困明顯
正常人在午飯后也會有困倦感覺,但可以忍耐。血黏度高的人,午飯后馬上就發困,不睡一會兒,會全身不適并且整個下午都無精打采。如果及時睡上一會兒,精神狀態可明顯改善。
3、蹲著干活氣短
血黏度高的人,血液循環有一定障礙,心臟“泵血”也較吃力。如果蹲下干活,血液循環更加不暢,會出現明顯的氣短、心累感覺。特別是血黏度高的肥胖者,下蹲都常感困難,稍久蹲會覺得非常難受。
4、短暫性視力障礙
有的中老年人經常發生暫時性視力模糊現象,尤其是心情不好時,陰雨天或扭動脖頸后,可能會感到視物不清。這是因為血黏度高的人,血液不能充分營養視神經,或視神經和視網膜暫時性缺血缺氧,導致陣發性視力障礙。
如有以上幾種情況,就應懷疑血黏度高了,應趕快到醫院抽血檢查確診,以便及時采取相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