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的遺傳性疾病一般有三種類型:單基因遺傳病、多基因遺傳病和染色體病。
單基因遺傳病是由一對遺傳基因突變引起疾病,具有這種基因的人一般都發病。也就是說在單基因遺傳病中,遺傳因素起了決定作用,而環境因素基本不起作用。單基因遺傳的方式又分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性染色體隱性遺傳等。在基因遺傳因素引起的精神病中,以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最多見,如苯丙酮尿癥、肝豆狀核變性等。這一類遺傳病,患者的父母雙方都不是患者,但都攜帶致病基因,同胞中有四分之一患者,近親結婚者發病率更高。其次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如亨廷頓舞蹈病等,也有人認為躁狂抑郁癥也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這類遺傳性精神病患者的父母必有一方是患者,同胞中有一半是患者,子女中也有一半是患者,代代相傳。
多基因遺傳病是遺傳信息通過兩對以上致病基因的累積效應所致的遺傳病,其遺傳效應較多地受環境因素的影響。與單基因遺傳病相比,多基因遺傳病不是只由遺傳因素決定,而是遺傳因素與環境因素共同起作用。與環境因素相比,遺傳因素所起的作用大小叫遺傳度,用百分數表示。如精神病中最常見的也是危害人類精神健康最大的疾病——精神分裂癥,是多基因遺傳病,其遺傳度為80%,也就是說精神分裂癥的形成中,遺傳因素起了很大作用,而環境因素所起的作用則相對較小。多基因遺傳病一般有家族性傾向,如精神分裂癥患者的近親中發病率比普通人群高出數倍,與患者血緣關系越近,患病率越高。
染色體病是因染色體數目或結構的異常所致的遺傳病,這類遺傳病一般出生后即可發現一些軀體器官的結構異常,也常常伴有精神和智能的障礙,如先天愚型、女性或男性性腺發育不全癥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