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場合中,人們都希望自己能給他人留下風度翩翩、彬彬有禮的好印象,但往往細節決定成敗,生活中很多常見卻又容易被忽略的小行為是決定個人修養的關鍵因素。
1
請人幫忙時,不要上來就問對方有沒有時間,而不說明什么事情。
有沒有時間取決于事情的種類和性質。對方說沒時間吧,怕是好事兒,一會不好改口;對方說有時間吧,萬一是棘手的事情又不好拒絕。
2
不要在人前玩手機。手機響了先說聲抱歉,經過別人允許后再查看。
3
在一個場合聽到的對話不要在另一個場合講起,也不要表現出自己知道的樣子。
4
請求別人幫助時不僅僅是說聲謝謝,還要知道分寸。人與人的關系是有遠近之分的,每請別人幫一次忙就是欠下一個人情。即使別人說是舉手之勞,你也不要表現出‘舉手之勞’的樣子,人情都是要還的。
5
在家里招待客人時要穿戴整齊。很多人在自己家里穿著很隨意,但是當來客人時,自己家其實已經成了一個社交場合。
6
有女士在場時,應先幫女士安排座位。如果女士離席或中途入席,應起身。
7
當有認識的人加入社交場合時,一定要將身邊的人介紹給對方。介紹時,應將地位輩分低的介紹給高的,男性介紹給女性。
8
邀約別人時應至少提前一天。
9
吃飯時,不要吧唧嘴,不要嘴含食物說話,不要用自己的餐具給別人夾菜或者舀湯,更不要到別人碗里夾吃的。
10
咳嗽,打噴嚏應避著別人。
11
對給自己提供服務的人表達謝意和保持禮貌。
12
與友人保持適當聯系,不要等到要人幫忙時才想起對方。
13
進入別人的私人領域一定要征得允許。
14
不要用手指指著別人。需要時請用手掌向上的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