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流行病學調查證明,舒張壓超過90毫米汞柱時,心血管患病率增高,此趨勢隨年齡而增加。一組協作研究表明,60歲以上舒張壓在90?114毫米汞柱之間的患者,5年間有62%發生心血管并發癥,發生冠心病的相對危險是舒張壓小于80毫米汞柱的2.17倍,近年來流行病學研究說明收縮壓水平比舒張壓在預測心血管病并發癥發生方面更有價值,但目前仍習慣按舒張壓水平來分類,來判斷病情。
高血壓的分類、高血壓的危害
【按高血壓的程度分類】
1、輕型高血壓與臨界高血壓:主要指患者血壓有時升高,有時在正常范圍,故又稱不穩定性高血壓,或一時性高血壓,或高血壓前期。舒張壓在90?104毫米汞柱之間,無靶器官損害,即診斷為輕型高血壓。臨界高血壓指血壓在140?160/90?95毫米汞柱之間,所以臨界高血壓與輕型高血壓有一部分相重疊,常統稱為臨界輕型高血壓。
據統計,臨界輕型高血壓約占高血壓:總數的60%?70%左右,它的患病率在中老年人中達12%?29%。據國外研究表明,10%?25%的臨界輕型高血壓患者可轉為持續性高血壓,尤其年齡大,初測血壓水平較高,心率快,超重者轉為持續性高血壓可能性較大。約35%的患者血壓可恢復正常此型若不治療,尤其舒張壓95毫米汞柱者亦可損害靶器官,其每年靶器官的損害發生率為
2、中度高血壓:指舒張壓在105?114毫米汞柱而言。它約占髙血壓的15%。
3、重度高血壓:指舒張壓小于115毫米汞柱而言。急進型或惡性高血壓也屬重度高血壓范疇,它約占高血壓的5%。
中、重度高血壓不一定都伴有靶器官損害,但若血壓長期得不到控制,勢必累及靶器官。急進型或惡性高血壓與一般重度高血壓的主要區別在于前者有視網膜出血或滲出,尚可出現視神經乳頭水腫,病理上常有腎纖維素樣小動脈壞死,腎功能迅速惡化的特點。
【按靶器官損害程度分類】
這種分類除血壓達到高血壓診斷標準外,不以血壓水平來進行高血壓分期,因為高血壓進展的速度受多種因素影響。靶器官損害的程度一般與血壓水平并非絕對相關,即重度高血壓不一定都有靶器官損害,而輕、中度高血壓也可能出現靶器官損害。因此,目前臨床上多采用按靶器官損害程度來分期,按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分期標準可分為:
Ⅰ期;有高血壓,但無靶器官損害的臨床表現。
Ⅱ期:高血壓同時伴有心臟或腦或腎臟器官損害,但其功能尚處于代償期,上述三個器官只要有一個受累即可診斷Ⅰ期。心臟擴大,可由心電圖示左室肥厚勞損表現,或超聲心動圖示左室肥厚和(或)擴大,或胸片上示心臟擴大。腎臟損害可由化驗尿常規顯示有蛋白尿或血肌酐輕度升高。腦損害可由查眼底,查視網膜動脈普遍或局限性狹窄診斷之。
Ⅲ期:高血壓同時伴有心、腦、腎器官之一損害,同時伴其功能不全。臨床上表現為左心衰竭,或腎功能衰竭,或腦血管意外,或視網膜出血。
應當指出:這些分期可互相轉化,若治療得當,使血壓長期控制在滿意水平,Ⅲ期可向Ⅱ期逆轉;反之Ⅰ期可迅速轉為Ⅱ期或Ⅲ期。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