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數中華上下五千年,在河北省的南端,有這樣一座城市居然三千年都沒有改過名字,它就是邯鄲?!读d月傳》里那座讓人向往的城市,那座有著無數故事萬古傳頌的地方!
這里,是女媧的家鄉,是眾多歷史名人的故里,是廣府太極的興盛地。是磁州窯文化的起源處 ……
早在8000年之前,邯鄲就是新石器初期磁山文化的代表地。至于邯鄲名稱的由來,古代歷史存在三種說法:第一種是太陽出升過地平線叫甘,太陽落山過地平線叫丹,邯鄲即日出日落之地;第二種則是邯鄲的地名來自一個姓氏;第三種則是來源自邯鄲山。但是,無論哪一種說法,邯鄲的地名已經是3千年沒有改變了。
公元前259年,秦始皇嬴政生于邯鄲,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對中國乃至世界歷史都產生了深遠影響。當年的稚嫩嬰兒,由邯鄲出發,消滅諸侯,統一中國,建立不朽功勛,成為萬世景仰的“千古一帝”。
幾乎每一個時代,邯鄲都會有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它包括新石器時期的磁山文化,春秋戰國時期的趙文化,曹魏時期的建安文化,北齊時期的石窟文化,此外還有夢文化、磁州窯文化、廣府太極文化等,不同時間、地域、主題的文化交錯呈現。
而邯鄲作為一座文化名城的另一個令人驚奇之處在于,和邯鄲有關的成語多達3000余條,它也因此被稱作“中國成語典故之都”:“胡服騎射”、“邯鄲學步”、“完璧歸趙”、“負荊請罪”、“黃粱美夢”、“毛遂自薦”、“紙上談兵”、“圍魏救趙”等等耳熟能詳的成語典故皆出自邯鄲。
與邯鄲形成對比的是,很多過去非常有文化的城市,后來名字都被改了,改了之后變得一點意思沒有了。
舉個小例子,現在的揚州過去叫廣陵,原來一曲廣陵天下知,廣陵散多么優美的音樂,現在意義很小了。
現在的蘇州過去叫姑蘇,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F在改成蘇州,也沒什么感覺了。
安徽的黃山原來最早叫做徽州也非常好,現在西安過去叫長安多好。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F在一提到西安,只能想到西安肉夾饃了。
另外,合肥過去叫瀘州,瀘州老窖,瀘州月光灑心上,多么優美的地方,現在改成兩個胖子站一塊兒——合肥。
另外棗莊過去叫蘭陵,蒼山等等都爭蘭陵,把蘭陵美酒郁金香改成棗莊美酒郁金香,蒼山美酒郁金香,那只能感受到蒼山大蒜的味道了。
駐馬店,河南那個地方,過去歷史上叫做汝南,當年的四世三公袁紹就是汝南人。如果現在說我是四世三公袁紹來自汝南,非常好?,F在說我是駐馬店四世三公袁紹,完全感覺不一樣了。
邯鄲,這座三千年不改名的城市,承載著我們的前古、歷史、現在、和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