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川媽
入春以來,北京的天氣很干燥,我每天都會提醒大寶多喝水。
結果,最近被他吐槽了,說我只顧著讓他喝水,卻沒留意他的杯子已經舊了。
他說,看到好多同學一開學都換了新水杯,有些外形還特別酷,覺得自己的水杯不好看,就嘟囔著讓我給他重新買一個。
圖片來自網絡
和年輕人聊起這件事時,好幾個人都說現在自己買什么東西,首先看的就是顏值,然后才看其他方面。
水杯當然也一樣。平時不愛喝水,但用上好看的杯子以后,每天喝水的次數都變多了。
我又問身邊的同事,他們都是怎么挑水杯的,大多數人都搞不清楚材質好壞,主要看品牌和價格。
我甚至看到一位男同事拎著PC材質的塑料大水杯,里面還泡著茶葉。他說這樣的杯子容量大,有拎手,用起來特別方便。
其實早有研究表明,PC材質在接觸高溫時,會釋放雙酚A這種有害物質。
用久了,可能會出現腹痛、腹瀉等狀況,嚴重者可能造成肝臟等器官損傷,甚至導致兒童性早熟或誘發癌癥。
所以,如果選錯水杯,喝水可能變成了喝“毒”。
我認為,在買水杯時,材質是第一個要考慮的因素。尤其是給孩子挑選水杯,絕不能只看外觀、不顧材質。
今天,我就給大家說一說市面上常見的水杯——塑料杯、不銹鋼保溫杯、陶瓷杯、仿瓷杯、玻璃杯,在購買時要怎么選才安全。
塑料水杯
塑料杯輕巧便攜,耐摔抗造,顏值也普遍比較高,所以深受大家喜愛。但材質種類繁多,一不留神就會選錯。
本著安全放心的原則,首選材質為PA、PPSU、Tritan三種。
在杯子底部可見明顯標識「PA」「PPSU」,以及7類塑料「Tritan」。咱們也能從外包裝上找到材質說明。
但是,并不推薦大家使用的PC材質也屬于7類塑料。所以選購之前,不要一看到7類標識就買,還是要弄清楚杯身究竟是哪種材質。
為了強調安全性,有些杯子還會專門標識BPA FREE,以說明水杯材質中不含雙酚A。
如果四處找都看不到任何材質標識和說明,那就不要買。
在性能上,這三種材質也有一些差別:
PA材質,耐溫100℃~130℃,耐磨、易清洗;
PPSU材質,耐溫180℃,可微波加熱,易消毒,但不易清洗;
Tritan材質,耐溫100℃左右,易清洗。
其中,PPSU材質,價格略高,呈自然琥珀色。如果想要透明好看,又不需要微波加熱或消毒的,可以選擇其他材質。
PPSU材質呈自然琥珀色,可以微波加熱或消毒
塑料水杯還有兩種材質比較常見,分別是PP材質和PC材質。
有研究發現,PP材質的奶瓶,在熱水沖泡奶粉的過程中,會釋放出近百萬個塑料微粒。不過,這種塑料微粒對健康的影響尚不明確,所以,大家最好只用它喝溫水和涼水。
杯底標識為5類PP塑料
而PC材質,安全系數最低,遇熱水會釋放雙酚A,大家就不要買了。
鑒于它的危害性,國家已經嚴禁將其用于制造奶瓶,所以不管是給孩子選水杯還是選餐具,都要避開這種材質。
除了杯身,杯蓋、吸管等材質也要留意,首選PP、PE、食用級硅膠材質。
再啰嗦一句。如果大家不好區分,那就簡單粗暴地來記:
不買PC杯,不買標識不明的,不用塑料水杯裝太燙的水。
雖然打擊面有點廣,但肯定沒毛病。
不銹鋼保溫杯
很多孩子都至少有一個不銹鋼保溫杯。
保溫效果好、耐摔抗造,除了有點沉,好像沒別的缺點了。
市面上保溫杯常見的內膽材質有3種不銹鋼:201、304、316。
千萬不要用201不銹鋼制成的保溫杯,因為它耐堿、耐腐蝕差,很容易生銹,重金屬元素會析出,進入杯子所盛的液體里,會變身為“毒杯”。
長期使用的話,對孩子的健康傷害很大,會導致免疫力下降、食欲不振,嚴重時可能會影響智力發育,還會增加患癌和帕金森綜合癥的風險。
可以選用304和316不銹鋼的保溫杯,有些品牌還會鍍上涂層,可以有效防止杯壁生銹、被腐蝕。
*圖源網絡
304不銹鋼,是國際公認的食品級不銹鋼,耐腐蝕性較好,304L(L代表“低碳”)不銹鋼比304不銹鋼的質量更好一些,這兩種材質現在被廣泛應用于保溫杯的制作中。
*截自某品牌某寶商品詳情
而316和316L不銹鋼,在抗腐蝕性、耐高溫等性能上,比304表現更佳,可以裝飲料果汁等,安全等級達到了醫用級,當然成本也更高。
*截自某品牌某寶商品詳情
有些品牌會使用「奧氏體不銹鋼」,這是一個總稱,后面還會帶著一圈字符,是符合我國標準的標注。其中06Cr19Ni10就是304鋼,022Cr17Ni12Mo2是316L鋼。
*截自某品牌某寶商品詳情
鑒定內膽材質很簡單,“老實人”會直接把鋼材的標號打在瓶口或杯子內膽的底部。
304可能被標記為:304、304L、SUS304、S304XX、18/8、18-8等(SUS是日本的標號);
316可能被標記為:316、316L、SUS316、S316XX、SUS316L等。
*部分品牌在某寶商品詳情中展示的鋼材標號
一些使用304鋼的知名品牌,也有可能自知不占優勢,所以杯身上不會打標,因為杯身打標并不是強制性的。
這時候可以看標簽或說明書上的材質標識,符合GB 4806.9-2016標準的,才能放心購買。
還有些品牌會使用抗菌鋼材,這樣可以更有效地抑菌,防腐蝕和氧化杯身,這屬于保溫杯的加分項,不必強求。
同時,保溫杯的吸管和杯蓋材質,也是大家需要留意的。
不管是哪種吸管和杯蓋,我們都盡量購買PP、PE、食用級硅膠材質的。以前有很多商家使用PC材質,非常不安全。
同樣可以通過查看標簽或說明書,確認材質的安全性是否達標:
奶嘴,GB 4806.2-2015;
食品接觸用塑料材料及制品,GB 4806.7-2016;
食品接觸用涂料及涂層,GB 4806.10-2016;
食品接觸用橡膠材料及制品,GB 4806.11-2016。
更直觀的方法是聞氣味,看是否變色老化。不管是香是臭,只要有味道就不要買,色澤暗淡、表面不光滑的也不要買。
此外,在使用過程中,大家要留意檢查吸嘴有沒有破損或斷裂,如果有,要及時更換。
不然孩子不小心把碎屑吃下去,或誤吸入氣管,會非常危險。
陶瓷杯
我很喜歡在辦公室和家里用陶瓷杯,也給大寶買過一個陶瓷杯。
這種水杯外形美觀,圖案豐富,可選擇度高,刷洗方便。用它喝奶茶、喝咖啡,還很有腔調。
可是,陶瓷杯的質量問題,是我們非常容易忽略的。看看身邊有多少人會從街邊小攤買“三無”陶瓷杯就知道了。
劣質陶瓷杯,可能存在釋放鉛、鎘、鉻等重金屬的問題,長期使用無異于慢性中毒。
大家在選擇時,首先應當查看標簽上的標識,看其是否符合國家強制性標準GB 9685-2016。
其次要留意工藝問題。
陶瓷杯首選一定是內壁無彩釉的。如果給孩子選,最好選純白色的陶瓷杯,不用擔心重金屬析出的風險;
其次是釉下彩和釉中彩工藝的陶瓷杯,這種工藝的直觀感受是看著有圖案,但摸上去是光滑平整的,能防止顏料中的重金屬滲出;
千萬不要選釉上彩工藝,它是看著有圖案,摸著有凹凸感。這種杯子顏料中的重金屬容易析出,對人體有害。
如果是已經買回家的陶瓷杯,大家不放心的話,可以在使用前用食醋泡一夜,再觀察它的顏色有沒有脫落變淡。
如果有的話,就不能使用了。沒有則可以安心使用。
仿瓷杯
最近幾年,出現了一種乍看上去像陶瓷,手感卻像塑料的仿瓷杯。它比陶瓷輕,不容易摔碎,所以很多孩子都在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