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我國進口玉米總量283萬噸,較上年下跌了約一成;
2021年,我國玉米進口瘋狂,總量來到了2835萬噸,較上一年增加1700萬噸!
受此影響下,國產玉米價格在過去的一年時間里大幅度走低——
2021年初,國產玉米市場均價3000元每噸以上,
2022年初,國產玉米市場均價不足2600元每噸,
數據來源:海關總署等
對比這兩年來進口玉米的數據,很明顯可以看到——
進口玉米“失控”了
以前看鐘情三農文章的朋友應該還記得,我在很多年以前就說過,中國的玉米進口不會成為“第二個大豆”,畢竟玉米作為我國產量最大以及消費量最高的主要糧食作物,其生產、銷售、加工、流通的種種環節都是以國產玉米為主,完全有底氣來低于進口玉米的沖擊。
可是最近兩年,情況有所變化,我親眼目睹了我國進口玉米總量最近5年來的“井噴之勢”,或者算是失控,下面,我們就用數據來說話——
2016年,我國進口玉米總量僅為317萬噸,在我國當時玉米供應嚴重大于需求,臨儲玉米庫存量驚人的情況下,這個數值是完全能夠接受的范疇內;
2017年,我國進口玉米總量較上年下跌了約一成至283萬噸,也算是一個比較正常的數據,畢竟當時的玉米進口都是嚴格按照配額制度來進行,而且我國的玉米進口配額已經很多年沒有使用完畢過;
2018年,我國玉米進口總量開始回升,來到了352萬噸,較上年整體有了約四分之一的上調,即便如此,當時的玉米進口總量還是較低且可控的,畢竟我國的玉米進口配額總量是720萬噸,當年的進口量還不足一半;
2019年開始,我國進口玉米總量繼續延續了前一年的大幅度走高態勢,來到了479萬噸,較上年提高了36%,是最近幾年來最后一次進口量小于配額總量的年份;
2020年開始,我國的進口玉米總量開始了“失控之勢”,仿佛一匹脫韁野馬,在進口總量、增量上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狀態,其中總量近十幾年來第一次突破了配額限度,超過720萬噸來到了1130萬噸,較上一年增長135%,創造了新的記錄;
剛剛過去的2021年,我國玉米進口更加瘋狂,在上一年的基礎上更加的“放飛自我”,總量直接來到了2835萬噸,相當于2017年我國玉米進口總量的10倍有余,較去年的增量則高達1700萬噸之多,比過去5年我國的玉米進口量都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