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毅品文團隊大水牛,歡迎轉發
在烏克蘭哈爾科夫大反攻成功擊退俄軍之后,本以為俄羅斯已經無力在哈爾科夫方向做什么動作了,可烏克蘭國防部卻突然在社交媒體上發文聲稱,在哈爾科夫州地區又發現了新的俄軍部隊正在進攻。這些俄軍使用坦克和成建制的火炮部隊猛烈地炮擊當地烏軍陣地,顯然俄軍試圖重新攻入哈爾科夫州腹地。毫無疑問,這肯定是光頭末日將軍蘇羅維金的動態防御戰術:他正在使用進攻來迫使烏軍調動部隊分散在赫爾松地區的壓力。
有的讀者肯定會很納悶,打仗打到這種程度,俄軍居然還有力量再次進入哈爾科夫州地區進行攻擊?尤其是前段時間的哈爾科夫俄軍大撤退,讓人大跌眼鏡。但目前種種跡象顯示,當時的烏克蘭軍隊的哈爾科夫大捷是一個羅生門事件。羅生門是日本典故,意思是每個人都各執一詞,事件的真相不得而知。
(哈爾科夫撤退的情況大抵如此,扔下重裝備俄軍跑了。烏克蘭人只好把坦克火炮拿來炫耀一下戰績。士兵沒抓幾個也沒干掉幾個。保持了有生力量是最重要的)
事情最早是在哈爾科夫的伊久姆地區開始。當時的烏軍把部隊重點都集中在這個片區進行反攻。結果俄軍的注意力被伊久姆的正面烏軍主力吸引,側翼的庫皮揚斯克方向的陣地被烏克蘭人突破。這個陣地被突破以后,伊久姆的突出部地區就無法堅守,因為它的后勤線路被切斷。所以俄軍立刻開始全力撤退。接下去就發生了大災難,大部分俄軍和親俄民眾被撤退到俄羅斯國境那一側。哈爾科夫當地的親俄政權組織負責人承認:進攻的烏克蘭軍隊是俄軍和親俄民兵的總兵力的八倍!難怪俄軍要邁開腿狂奔。
不過烏克蘭人沒有笑到最后。因為他們的部隊在追擊過程中取得殺傷俄軍有生力量的戰果非常有限。俄軍采取了扔下地皮保住士兵生命的策略。烏克蘭國防部長顧問薩克當時對媒體記者說俄軍撤退的速度前所未有的快,簡直就像是在奧運會比賽選手一樣。同時,為了保證撤退速度,俄軍在伊久姆、庫皮揚斯克等城鎮定居點內拋棄了大量坦克和自行火炮等重裝備。但被殺死的俄軍士兵卻沒幾個人。
(烏克蘭人的損失也在增加。他們的無人機和固定翼戰績都被干掉不少)
在另一方面,很多人忽略了,烏克蘭自己從來沒有詳細說過這個戰役過程中己方的損失數據。要想打贏一場大戰怎么可能不死人?俄軍國防部倒是提供了一份清單。從夏末開始到半個月之內,烏克蘭軍隊損失了包括米格29、蘇25和蘇24固定翼作戰飛機十九架;米8直升機擊落七架;大小無人機被擊落一百多架;S300和山毛櫸防控空系統被擊毀五套;火箭炮擊毀十五輛;火炮和迫擊炮被擊毀四十多門;運輸的汽車被擊毀五百多輛;擊斃和受傷的烏軍士兵有一萬一千多人;指揮所被崩了二十多個;武器車間和彈藥庫也毀了二十多個。最慘的烏克蘭坦克裝甲部隊,被擊毀六百多輛。
(最悲慘的是烏克蘭坦克裝甲部隊,被俄軍在哈爾科夫摧毀了六百多輛)
打仗當中雙方的戰果評估一般很難確定,有人會出于宣傳目的把己方損失壓到最小或者提高己方的勝利戰果數據。但非常有趣,這個戰果報告出來以后的烏克蘭和美軍反應居然是保持沉默,也沒有加以反駁。也就是說基本上數據沒有太多出入,其實還有一個事實可以側面印證這個戰果。那就是要打贏這一仗,你確實要需要攻擊強度大的部隊;在激烈的戰斗中損失這么多部隊也合理符合進攻部隊的數量。
(蘇羅維金將軍是不會坐著等烏克蘭人上門。他立刻將前鋒部隊派到東北地區進行滲透作戰。盡可能地減小赫爾松方面的壓力)
當時的哈爾科夫戰役,一開始打響的時候就出現了一個戰果高峰期。根據俄軍的國防部消息聲稱:第一個24小時內烏克蘭人就被擊斃了一千兩百多人;擊落兩架SU25攻擊機;擊毀裝甲車輛一百二十多輛。由于這些部隊損失,大量的烏軍攻勢被遲滯。第二個戰果高峰期集中在戰役的最后三天:烏克蘭人在這段時間內被擊斃擊傷了四千多人。
另外還有一件事,烏克蘭戰場上的俄軍特別喜歡用火炮和空軍火力進行覆蓋攻擊,他們的陸軍部隊更多用在火力攻擊之后的收拾殘局。所以倒數第三天,俄軍就用火炮和飛機攻擊了烏克蘭一個存量四萬多噸的彈藥庫,就這一次就擊斃了烏克蘭人一千多人。
(布置下的地雷陷阱是最要命的,士兵和裝甲車都不敢前進。掃雷需要專業工兵,但是那么多的地雷哪里有空一一清除?被炸傷了不少士兵以后,烏克蘭人就放棄了追擊。要是被困在雷場里,那恐怕自己會先被俄軍反吃掉)
一個更致命的要素在等著烏克蘭人,那就是地雷陣。估計這也是烏克蘭人后來主動放棄追擊的原因之一。就在戰役最后幾天的時間內,俄軍發狂一樣地到處布雷;有一個連的烏克蘭步兵在迅速推進的過程中進入了一個反步兵雷區,結果幾乎全軍覆沒。地雷這種最簡單的武器,就這一招讓烏克蘭的快速反推慢了下來。這些損失數據也基本和烏軍快速突進的強度吻合,烏克蘭國防部長顧問就承認自己的步兵遭遇俄軍的布雷困擾而且被頻繁炮擊。
因此,現在東北地區的烏克蘭戰線不但沒有繼續取得擴大戰果,反而最近又被小股俄軍部隊滲透進陣線進行反推作戰。這也是為什么赫爾松戰線在持續推進,而頓涅茨克方向和北部地區卻一直反復拉鋸作戰甚至還被反推的結局。因為烏克蘭平原太大,他們的人口資源又少,兵力不夠鋪滿整個陣線。在陣線上被滲透進一個口子,都有可能會被演變成大部隊迅速涌入改變戰局,尤其是哈爾科夫戰役時損失了那么多兵力的烏克蘭人更艱難。
事實上烏克蘭數次戰役之后,人力損耗已經達到一個驚人的數字,俄羅斯到現在才進行了一次部分動員,而烏克蘭已經總動員了七八次了,而且據稱總兵力已經達到百萬以上。要知道烏克蘭七月份的動員總兵力就已經達到七十余萬了,如此多的兵力居然還要一而再再而三地進行動員,實在不敢想象烏克蘭的真實損失到底有多少。隨著美國中期選舉的落幕,共和黨控制的眾議院已經公開威脅要停止對烏克蘭的軍援,一旦喪失美國這個最大的后援,以烏克蘭對人力如此涸澤而漁的程度,烏克蘭還能撐多久呢?喜歡本文的朋友還請多多分享轉發,大家有什么有趣的見解,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