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EH216-S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系統生產許可證(Production Certificate,PC)頒證儀式在廣州舉行。中國民用航空局(以下簡稱“中國民航局”)正式向億航智能頒發EH216-S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系統生產許可證,這也是全球eVTOL行業內首張生產許可證。
億航智能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胡華智說:“生產許可證是EH216-S步入規模化生產階段的重要里程碑,也是億航智能推進商業運營的關鍵一步。以PC為起點,我們將逐步擴大生產交付,滿足不斷增長的市場需求,將安全、可靠的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推向全球市場,為更多人提供安全、自動、環保的空中交通服務。”
首張PC出爐
據了解,這是億航智能EH216-S取得型號合格證(Type Certificate,TC)、標準適航證(Standard Airworthiness Certificate,AC)之后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標志著EH216-S率先邁入規模化生產階段,也為下一步的商業化運營提供重要保障。
為保證航空安全,根據民用航空法和民用航空器適航管理條例,任何單位或者個人設計民用航空器,應當向中國民航局申請并獲得型號合格證(TC);制造民用航空器,需要經生產許可審定并獲得生產許可證(PC);使用民用航空器,需要經單機適航檢查并獲得單機適航證(AC)。因此,民用航空器只有經中國民航局適航審定合格才能夠進入中國民用航空市場。
生產許可證(PC)是中國民航局頒發給航空器制造商的重要、關鍵證書。本次取證表明億航智能已經建立了滿足中國民航適航規章要求的批量生產質量管理體系,并獲準進行持續生產、批量生產,為億航智能生產的產品質量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億航智能方面介紹,EH216-S的批量生產質量管理體系覆蓋原材料、供應商管理、生產組織、生產質量管控、航空器出廠測試、售后維修維護等環節,讓每一個生產環節都有章可循、有據可查,確保所有零件、部件和系統都可追溯、安全受控,保證每一架出廠的航空器及其零部件均能符合經批準的型號設計和安全要求。
適航認證的節奏幾何,深刻影響著eVTOL企業的商業化節奏。2023年,億航智能實現營收1.17億元,同比增長164.97%;實現歸母凈利潤-3.02億元,同比減虧8.08%。億航智能此次營收表現喜人,主要歸功于其獲得的全球首張eVTOL適航認證。
財報顯示,億航智能EH216-S在獲得全球首張適航證后,銷量明顯攀升。2023年第四季度,億航智能共計交付23架EH216系列產品,而2022年同期僅交付6架。2023年全年,億航智能共計交付52架EH216系列產品,較2022年的21架呈現明顯增長。
胡華智在2023年的業績電話會上表示,今年公司將會把更多研發力量投入到另一款無人駕駛載人電動復合翼型VT-30的測試和認證工作中。
“商業運營的關鍵一步”
中國民用航空中南地區管理局(以下簡稱“中南局”)適航審定處處長林和勇表示,在短短半年時間內,億航EH216-S在適航審定方面取得了三個“全球首張”。億航智能是中南轄區的新業態企業,是新質生產力代表,中南局將一如既往地支持億航智能發展,助力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
廣州市黃埔區副區長徐丹表示,億航智能作為廣州本土品牌和全球領先的智能無人駕駛航空器科技企業,十年一劍,奪下全球三張“首證”,彰顯技術硬核。“我們堅信,在以億航為代表的低空企業和各級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必將為低空產業發展注入強大的動力和信心。”徐丹表示。
在政策端,廣州相繼出臺《廣州市低空經濟發展實施方案》《廣州市低空經濟發展規劃》《廣州市推動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等政策,支持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廣州空港委此前表示,2027年廣州低空經濟總規模預計將達到2100億元,由研發制造、飛行運營、基礎設施保障、市場應用串聯起的產業鏈條,將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持續賦能。
億航智能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胡華智說:“生產許可證是EH216-S步入規模化生產階段的重要里程碑,也是億航智能推進商業運營的關鍵一步。以PC為起點,我們將逐步擴大生產交付,滿足不斷增長的市場需求,將安全、可靠的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推向全球市場,為更多人提供安全、自動、環保的空中交通服務。”
低空經濟再迎政策“春雨”
eVTOL是新概念、新能源、新材料、新技術的集合體,也是典型的復雜度高、技術密集型產品,涉及面廣、精細且復雜。因此,eVTOL難以套用現有的適航審定標準和程序去確定安全性和可靠性,其取證難度非同一般。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門聯合印發的《通用航空裝備創新應用實施方案(2024—2030年)》(下稱《實施方案》)明確表示,支持智慧空中出行(SAM)裝備發展,推進eVTOL等一批新型消費通用航空裝備適航取證。構建無人機質量保障及安全驗證體系,加強針對工業級 億航智能副總裁賀天星在接受上證報記者采訪時分析稱,《實施方案》鼓勵龍頭企業帶動上下游企業共同開展標準研究,探索形成產品研制、場景構建、示范運行一體化的商業模式,并從創新研發、生產制造、政策法規、產業生態、示范應用等多領域切入,這將有力幫助eVTOL企業探索應用場景,促進新興航空產業的高質量發展,進而助推新質生產力的形成。 此外,在此次發布的《實施方案》中,“智能化”成為其中的高頻詞之一。《實施方案》提到,以無人化、電動化、智能化為技術特征的新型通用航空裝備在城市空運、物流配送、應急救援等領域實現商業應用;瞄準無人化、智能化方向,攻克精準定位、感知避障、自主飛行、智能集群作業等核心技術。 賀天星認為,eVTOL行業智能化體現在三個方面——網聯化、自動化和集群調度。以億航智能的eVTOL為例,自動化意味著機艙內不需要駕駛員,也不需要乘客有駕駛經驗。同時隨著5G的發展,億航智能eVTOL能夠更好地實現實時超高清圖傳、遠程低時延控制、精準定位等功能,提供更安全、更可靠的飛行體驗。 對于eVTOL的應用場景,業內的共識是,場景開拓的先后順序是先從偏遠地區到人口密集區,從低頻次場景到高頻次場景,根據風險遞進原則逐層推進。賀天星認為,現階段eVTOL的商業應用將先以低空旅游、城市觀光領域為切入場景,而后逐步拓展至應急救援、交通接駁、空中通勤等場景,最終實現“空中出租車”的普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