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向廣場的鋼珠
原標題:跳舞的咚嚓嚓,甩鞭的啪啪啪吵得受不了,有人朝廣場射鋼珠
一墻之隔,南邊是20多層的居民樓,北邊是人流不斷的游園廣場,晨時游園里廣場舞的樂曲伴著“啪”“啪”的甩鞭聲,擾亂了居民樓上業主的清夢,更引來一場狂暴的“鋼珠雨”。昨日,冉屯路冉秋苑內10多名健身老人遭遇20多顆鋼珠襲擊。桐柏路分局民警介入追查鋼珠來源,曾經熱鬧的游園廣場變得安靜了起來,廣場舞擾民再度成為附近居民口中的話題。
大媽正跳廣場舞,“鋼珠雨”來襲
昨日8時許,冉屯路冉秋苑南側廣場上,10多名大媽聚在一起跳起了廣場舞。離她們不遠處,是甩起長長鞭子晨練的大爺。樂曲伴著鞭子發出的清脆“啪”“啪”聲在廣場上響起。
老人們興致勃發之際,站在舞隊前排的孫姓大媽突然驚呼喊痛,一聲聲驚呼隨即在舞隊中響起。跳舞的大媽們迅速向北撤出約30米的距離,上千平方米的廣場瞬間空了下來。
“鋼珠跟下雨一樣,打中3個人,脖子、鎖骨、腿部有打住的,都不敢再在廣場玩了。”孫姓大媽說。襲擊她們的是一顆顆锃亮的鋼珠,她的脖子被擊中后一直有痛感。大媽們表示,冉秋苑最南端的廣場是她們固定的鍛煉地點,兩年來她們經常聚在這里排舞練舞,天氣好時聚在一起的人更多,沒想到舞剛跳起來就出現了意外。
一大媽脖子被打傷
民警帶走鋼珠,將調查襲擊者
10時許,鄭報融媒記者來到冉秋苑時,下過“鋼珠雨”的廣場已經不見廣場舞大媽們的蹤影。偶有推著兒孫進入廣場休閑的市民,并未感覺到身邊少了活躍的大媽們。
桐柏路辦事處巡防隊員陳亮在廣場及附近區域的草坪和樹叢中撿起了22顆鋼珠。他稱其中一顆落地最遠的鋼珠距離南側墻壁約有50米,這些鋼珠隨即被提供給桐柏路分局的民警。
“一個大媽脖子紅了一片,還有大媽衣服也破了,不少人趕緊回家了。”陳亮說,這場襲擊使得原本充滿活力的大媽們變得驚恐萬分,原本熱鬧的廣場也冷清了下來。
中午,鄭報融媒記者了解到,桐柏路分局民警取走鋼珠后,已對射出鋼珠的人員身份展開追查。目前嫌疑最大的射擊地點是與廣場一墻之隔的居民樓。
甩鞭子的大爺依然在廣場鍛煉
對于使用鋼珠襲擊老人的事情,廣場內一名老大爺為廣場舞大媽抱不平。他表示,廣場上還有孩子在玩耍,真的造成傷害誰能負責?
“跳舞也不讓人跳,嫌有音樂太煩,公園里還能不讓老人玩?”這名老人說,廣場舞最重要的是氣氛,附近業主受不了音樂可以提醒,雙方可以協商鍛煉時間及調節音響音量,“用鋼珠打人”則是人命關天。
廣場舞大媽們從廣場上集體消失后,甩鞭子的老大爺則仍堅守在廣場上。鞭子擊打地面發出的“啪”“啪”“啪”的聲音,引得南側居民樓業主不斷將房間北側的窗戶關閉。
圍觀的老人指出,鋼珠襲擊的真正目標可能是這些甩鞭子的大爺,只是因為大媽們占據了廣場中央的位置,才遭遇了鋼珠擊打。
“鞭子聲音更大,還容易傷到小孩,掄起來占的地方也多,公園都讓他們占了。”一位老人說,附近居民與甩鞭子的大爺沖突不少,但甩鞭子大爺們始終堅守。
附近業主在廣場上寫出的提示標語
業主寫提示求“放低音量”
天悅龍庭小區3號樓,是廣場舞大媽們所指的射擊地點。該樓東西走向恰似一扇屏風擋在了冉秋苑的南側。小區保安稱該樓業主與廣場舞大媽及甩鞭大爺們因噪聲問題所起的沖突已有多次。
“越往上越響,冬天誰想早起?外邊又是跳舞又是甩鞭子,肯定受不了啊!”保安說,冉秋苑小廣場花壇上黃色油漆字跡“音量放低”“甩鞭擾民”和驚嘆號,都是3號樓業主氣憤沖動時寫下的,言辭激烈但似乎并沒有什么效果。
半個月前,這棟樓里的一位老太太難忍冉秋苑傳來的噪聲,跑到廣場上驅趕廣場舞大媽和甩鞭大爺們無效,雙方曾經發生過爭吵。而樓上業主的開窗提醒甚至罵聲也經常在廣場上空響起。
廣場舞擾民投訴多
但管理困難
對于冉秋苑發生的鋼珠襲擊廣場舞大媽事件及相關的噪聲問題,中原區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工作人員表示“這一塊兒的投訴可多,不過應該歸派出所管”。
桐柏路分局民警則表示,此前也接到過此類投訴,但這種事情的管理權限較為模糊,“應該歸城管執法局管”。民警出警后一般都是出警、勸阻或者進行調解。
北林路街道辦事處鑫苑社區主任焦麗鋒認為,廣場舞是老年人鍛煉身體、享受生活的重要平臺,處理和調解廣場舞擾民引發的矛盾,需要進行科學、有效的管理和設計,比如在選址上要盡可能遠離居民區,還要有專人對跳舞的隊伍、時段、音響等進行管理,才能形成“舞照跳,人人樂”的和諧局面。
據了解,目前針對廣場、社區晚上娛樂聲音過大、時間過長擾民問題,不少城市已開始行動。其中,三亞市文體局要求,廣場舞活動時間不得超過晚上10點,音響音量須控制在60分貝以下;廣州規定公園噪聲控制措施,實行噪音“四限”,限音量、限時段、限區域及限設備。
鄭州大媽戴耳機跳
效果不錯
自廣場舞風靡以來,不少城市相繼爆發沖突,鄭州市也曾因此發生多起沖突,而為解決這一矛盾的嘗試也在進行中。
2014年11月,鄭州市東大街的一個廣場上,翠園小區的數百名廣場舞愛好者戴著藍牙耳機跳起了廣場舞。舞隊隊長曾阿姨稱此舉既可鍛煉身體,也解決了擾民問題。
為解決擾民問題,這支舞隊曾試過“錯時跳舞”,選擇在小區的空地上利用居民上班時間跳舞,但多數愛好者感覺不盡興,戴上耳機跳舞則聽不到任何嘈雜的音樂聲。
廣場舞愛好者的主動嘗試啟發了部分商家,一些耳機廠家開始嘗試生產廣場舞耳機,希望有更輕巧舒適的耳機能減少和解決廣場舞引發的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