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1999年5月被打撈出水的“泰興號”沉船,1822年1月,“泰興號”在印尼沉沒,當時船上載有近2000名乘客、船員,以及價值連城的中國陶瓷,這些陶瓷大都產自德化。 完整,有“月記”款識,為當地傳世品。作為當時中國海上絲路的重要產品“瓷器”,德化瓷器早已成為世界的“硬通貨”。
2/13 1999年5月,英國海難打撈專家邁克哈徹率領打撈隊伍駕駛“不平靜號”打撈船,在貝爾威得暗礁附近的海域勘探一條16世紀沉沒的中國貨船時,無意中發現了“泰興號”。 邁克哈徹從沉船上打撈到了多達近100萬件的中國瓷器。
3/13 這批瓷器都出自閩南的窯口,其中大約有80%來自德化。當邁克哈徹等人發現了這批數量龐大的瓷器后,利益熏心為了獲得更多的商業利益,他們將其余被打撈上來的65萬件品相一般的古瓷全部敲碎,然后倒入大海。
4/13 最后,在拍賣會上,人們只能見到35.6萬件中國瓷器了。最為戲劇性的是,當打撈工作進行到第三個月時,印尼海軍居然發現邁克哈徹打撈沉船手續居然是假的,欲通緝他。當時由于時間倉促,“泰興號”船尾還有兩個艙未被打開,邁克哈徹就倉皇逃跑了。
5/13 即便如此邁克哈徹此次盜竊行為還是等到了巨大的利潤,除去近300萬美元的開銷外,拍賣總值高達800萬美元,將500萬美元利潤收入囊中。此次拍賣讓德化白瓷重新回到世界的眼中。
6/13 德化陶瓷源遠流長,德化瓷的制作始于新石器時代,興于唐宋,盛于明清,技藝獨特,至今傳承未斷,在中國陶瓷歷史上曾經書寫過輝煌的篇章,具有重要的歷史地位和國際影響。
7/13 德化瓷的制作方法可分兩種,一是選用優質的高嶺土直接塑造成型,一是翻制模具后再注漿或拓印成型。德化瓷一般在土坯干后再根據需要決定是否上釉,而后放入窯中,在攝氏一千多度的高溫中燒制出成品。
8/13 德化陶瓷器皿類的產品從功能方面分類,大致可以分為日常生活用具,包括盤、碗、杯、碟、罐、壺、文具、燈具和燭臺等;陳設裝飾和供器包括瓶、尊、觚和鼎、爐、豆等。
9/13 這兩大類器物,造型樣式古樸嚴整,傳統意味濃厚。宋代早期的產品主要是青白瓷,隨著技術的不斷提高,逐漸發展為白釉瓷。
10/13 明代白釉瓷瓷質如脂似玉,創造了獨具一格的'象牙白',被視為中國白瓷代表。
11/13 現在德化瓷主要以茶具為主,主要是白瓷,白瓷比較受歡迎,給人的感官沖擊是比較強烈的,因為它潔白如玉,固有的白瓷特征,溫潤,給人有生命的氣息。
12/13 屬于暖色調的德化白瓷,馬未都說過一句話,“陶瓷始于白瓷,終于白瓷”。 德化從之前的一百多個工廠,到現在變成2600多個工廠,一個不足三十萬人的小山城,陶瓷的生產從業人數卻達到了7萬人之多。
13/13 2017年廈門金磚會議的有力扶持,讓更多的人知道了德化的白瓷,重新賦予德化白瓷新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