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皇室這些年來圍繞生男丁展開的宮斗,一波接著一波,本來是愛子公主都已經成為女天皇人選的,但因為二皇妃紀子在40多歲冒著產前大出血和胎盤前置的雙重風險,拼死生出了悠仁王子,這事才作罷。悠仁的出生可以說表面上解決了日本皇室的繼承問題,但我們可以看到,這件事可以折射出更多深層次的問題。
它折射出日本歧視女性、歧視不育的現狀,這對于皇室內部的一部分宮家而言,也是一個打擊。比如現在日本皇室常陸宮家的華子妃就是不育,而信子妃和久子妃都分別生了2個女兒和3個女兒。他們卻還如此公開的歧視女性和歧視不育,豈不是讓這些自己人心里咯噔一下。
作為日本形象和典范代表的皇室,女性地位都如此低于男性,更何況是民間了,狠狠的打了日本民眾一記耳光。女兒出生后,還繼續緊逼著生子,對于日本的女人們而言,生了女孩就是個敗者,已經淪落到以生男生女來評價一個女人的功過是非,多么的可笑!
緊接著又出現了女子無權繼承說、側室制度復活說、不育離婚說等言語充斥網絡空間,糾纏著雅子妃以及她的女兒愛子,對她們造成了或多或少的語言暴力凌辱,給她們的心理造成了巨大的壓力。
只要出現不育,就把這個問題全部歸罪到女方身上,這在現實社會中不新鮮,不生孩子或者不生男孩,就沒有了女性的存在價值,還要通過納妾制度來實現傳宗接代,這些話都是從日本皇室的寬仁親王嘴里說出來的,讓民眾瞠目結舌,感覺日本這是要退回到上上世紀的節奏。
在日本皇室的女性是個弱勢群體,在寬仁親王的定義中,勢津子妃和喜久子妃都應該是被離婚的對象,當然也要算上他自己的妻子信子妃了,當年他的遺言就是要把信子開除出皇籍,強烈的皇室優越感讓人側目。對于沒有結婚的桂宮貌似要絕后了,不知道他把桂宮的斷后原因歸結到哪一條上。
反正雅子作為皇太子妃,沒有兒子,在日本皇室的眼里就是罪大惡極。我們不可否認,德仁夫婦在生育愛子的過程中,借助了試管高科技,只是他們在運用這項技術的時候,為了胎兒的健康等原因不愿意違背人倫,而沒有去選擇胎兒的性別,這讓天皇夫婦大為惱火。
德仁為妻子辯護,更讓天皇篤定把寶押給了小兒子文仁身上的決心,解決生育難問題和不采用性別選定這兩點和秋筱宮夫婦的動機有本質區別。其實也有人說了,東宮可以借助高科技,那么秋筱宮為什么不行?這其實是在混淆概念,秋筱宮已經育有兩女,他們如果想繼續生,宮內廳也不能逼著紀子妃墮胎,只要他們兩個感情要好,肯定可以繼續生,只是文仁這幾年出軌出到泰國的新聞一直都在層出不窮,而夫妻倆一直也就沒有再生。
只是在女帝論出現后,以及德仁為妻子辯護出現人格否定論宣言后,宮內廳和明仁才加大力度,鼓勵文仁抓緊時間生育兒子來和東宮對抗,紀子為了皇后和太后之位拼了老命才高齡拼出兒子,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展開了性別篩查,通過手術一舉得男,居然有些人夸張到說這是紀子恪盡職守盡職盡責、什么愛情的結晶之類……
本來人為干預受精卵行為,直到現在都飽受爭議,而文仁夫婦直接淘汰x受精卵選擇y,在日本的民間選擇胎兒性別是違法行為,竟在皇室里堂而皇之地的展開,這讓不少原本支持男系皇位繼承的人因此也倒戈。
眾所周知,重男輕女是農業社會和男性家長制的產物,在許多文化中,尤其是傳統農業社會中,存在嚴重的重男輕女論調,他們強調男性比女性更有價值,而且男性能夠傳宗接代。如果一個家庭里有一個傻兒子,那也要比一個聰明能干的女孩要強,所以在重男輕女的氛圍之下,一些人生出生男是弄璋生女是弄瓦的論調,天皇夫婦和秋筱宮夫婦如此明目張膽的歧視女性,非男性不生,這讓之前擁護男性繼承皇位的百姓產生了疑惑:日本皇室只有靠一個兒子才能夠延續嗎?以后悠仁的怎么娶媳婦,哪家人愿意將女兒嫁到必須生兒子的日本皇室來呢,如果悠仁生不出兒子來,怎么辦?看來心病不去,還是不能解決本質問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