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1年,咸豐帝死于熱河行宮(即避暑山莊),時年31歲,他將風(fēng)雨飄搖中的大清王朝扔給年僅6歲的兒子。咸豐帝原本想重現(xiàn)“康乾盛世”,結(jié)果卻面臨著嚴(yán)重的內(nèi)憂外患,甚至被英法聯(lián)軍趕出北京城。遭到沉重打擊的咸豐帝,以酒色、戲曲麻醉自己,結(jié)果搞垮了身體。更要命的是,咸豐帝在臨死前犯下大錯,徹底改變了清朝的命運(yùn)!
來到避暑山莊后,咸豐帝每天都要聽?wèi)颉O特S十一年七月十四、十五,,咸豐帝已經(jīng)病得非常重了,但他依然在“如意洲”聽?wèi)颍钡绞詹磐V梗驗檫@一天咸豐帝于午后陷入了昏迷狀態(tài)。直到深夜23點(diǎn)45分左右,咸豐帝才蘇醒過來。“回光返照”的咸豐帝做出最后的安排,他這個決定將要影響中國近代歷史!
此時的咸豐帝已經(jīng)無法書寫,于是他讓大臣代筆寫下遺詔,內(nèi)容大致可以分為三部分。其一、“皇長子載淳現(xiàn)立為皇太子”;其二、“著派載垣、端華、景壽、肅順、穆蔭、匡源、杜翰、焦佑瀛,盡心輔弼,贊襄一切政務(wù)”;其三、賜給慈安、慈禧兩枚印章,“凡應(yīng)用朱筆者,用此代之,述旨亦均用之,以杜弊端”。
我們從咸豐帝的遺詔,可以看出他的矛盾復(fù)雜心情。咸豐帝之所以做出這樣的安排,他的出發(fā)點(diǎn)是保住大清朝的江山、保住兒子載淳的皇位。咸豐帝只有一個兒子,年僅6歲,而對皇位威脅最大的就是恭親王奕訢。奕訢不僅是道光帝的兒子,而且能力出眾,特別是在與英法聯(lián)軍談判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的勢力集團(tuán)。
咸豐帝內(nèi)心十分害怕,如果將奕訢列入輔政大臣之列,難保他不會成為第二個多爾袞,基于這樣的考慮,咸豐帝把恭親王排除在輔政大臣之列。接著咸豐帝選擇八位輔政大臣,他們既有皇室,也有外戚,還有漢臣,而且都是咸豐帝的親信。但是咸豐帝還不放心,他擔(dān)心這些輔政大臣中,有鰲拜那樣專擅朝政的人。
這時候,咸豐帝想起了自己的兩位后妃,皇后鈕祜祿氏、懿貴妃那拉氏,于是他將“御賞”印章授予皇后,將“同道堂”印章賜給載淳,由于載淳年幼,交由其生母懿貴妃掌管。此后所有的旨意,必須蓋上這兩枚印章,才可以生效,然后下發(fā)。咸豐帝的意圖是利用八大臣制約恭親王,利用后宮制約八大臣。
咸豐帝自己覺得天衣無縫,但事實上卻適得其反!咸豐帝死后,圍繞著最高權(quán)力,兩宮太后與輔政八大臣爆發(fā)了激烈的爭論,甚至將年幼同治帝嚇哭,當(dāng)場尿了褲子。這時候慈禧太后明白以自己的力量抗不過八大臣,她必須尋找“盟友”,被排除在輔政之列的恭親王,自然就成為最佳的選舉。
經(jīng)過一番密謀,慈禧太后與恭親王利用咸豐帝靈柩返回京城的機(jī)會,發(fā)動政變,將八大臣一舉擒獲,史稱辛酉政變。最后肅順被處死,載垣、端華自盡,景壽等五人被免職。自此,27歲的慈禧太后開始“垂簾聽政”,成為清朝的實際控制者,統(tǒng)治時間長達(dá)47年之久,將中國徹底推入半殖民的深淵!
而這一切的根源就是咸豐帝的臨終決定,他打破清朝后宮不得干政的祖制,直接將慈禧太后推上了權(quán)力的巔峰。
參考資料:1.《咸豐同治兩朝上諭檔》;2.《熱河密扎》;3.《清朝檔案史料叢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