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3月2日,一家名為“劍橋量子計算”(Cambridge Quantum Computing,CQC)的創企宣布,他們在在線預印本庫arxiv上發表了一篇研究論文,該論文提供了有史以來在量子計算機上最大的自然語言處理(NLP)任務的實驗實現細節。
這篇題為“QNLP在實踐中:在量子計算機上運行意義的組合模型”(QNLP in Practice: Running Compositional Models of Meaning on a Quantum Computer)的論文中,提出了第一個通用的NLP任務的“中等規?!保╩edium-scale)實現。該實驗是在IBM量子計算機上完成的,它將句子實例化為參數化量子電路,并將單詞含義嵌入到根據句子語法結構“糾纏”的量子態中。
這篇論文建立在先前的概念證明工作的基礎上。值得注意的是,它實現了這里使用的更大數據集的收斂性。CQC團隊的目標之一是描述量子自然語言處理(QNLP)及其結果,讓NLP研究人員和實踐者能夠接觸到,從而為NLP社區參與語言處理的量子編碼鋪平道路。
“多個獨立實驗強有力地證明了,量子自然語言處理觸手可及”,在一份聲明中,該公司如此介紹道。他們創建了具有與量子電路自然映射關系的句子表示形式,然后在NISQ計算機上進行實驗結果,使用了包含超過100個句子的數據集進行訓練。結果證明,這些表示成功訓練并實現了兩個NLP模型,可以解決基于量子硬件的簡單句子分類任務。
在論文中,研究人員則總結稱:“首先,我們概述了在量子計算機上訓練和運行NLP模型的過程、技術和挑戰;其次,我們提供了一個強大的概念證明,即量子NLP(QNLP)即將到來?!?/p>
CQC首席科學家和CQC QNLP項目負責人Bob Coecke表示:“CQC旨在利用量子計算機,在它們的運算處理過程中,超越昂貴的黑盒機制NLP范式……我們計算機科學領域變得更有效、更準確和更具有可伸縮性,體現了更多人工智能的特征。”
CQC成立于2014年,由一些世界領先的量子計算公司支持,是量子軟件和量子算法的全球領導者,使客戶能夠實現最快速發展的量子計算硬件。CQC在英國、美國和日本設有辦事處,擁有140名專業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