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中國調水工程
繼南水北調東線工程與中線工程完工后,中國又一南水北調工程開建,這次是打算引青藏高原的雪水進入云南,是真的嗎?想要完成這項浩大的工程,中國將投資780億并且調水34億立方,與東線與中線工程相比,云南處于云貴高原,地形更為復雜,所以建設難度整體較高,那么中國將如何創造新的世界紀錄呢?全世界都在期待。
圖為南水北調
云南位于中國西南地區,在許多人的印象中,西南地區是水資源富集的區域,許多大江大河都流經這里,但為何云南還會出現水資源不足的情況呢?雖然當地有多條河流,并且湖泊數量也不少,降水量也較為豐富,但水資源分布也呈現出地區不均衡的情況,尤其是云南省的中部,降水量較少,所以這里非常容易出現干旱情況,最好的辦法就是調集青藏高原的雪水支援這里。
圖為云南干旱
盡管此前中國已經完成了南水北調工程,據悉這項工程前前后后歷時數十年,投資規模更是高達千億,這才實現了調長江水支援華北地區的奇跡,之所以需要用這么久的時間,主要原因是因為前期線路的規劃,必須拿出最為合理的施工方案,而且調水渠道還必須穿越黃河,如何避免水資源不被污染以及不被黃河帶走也是重大難題,最終中國采用倒虹吸技術,成功讓水源繞過了黃河這道天塹。
然而云貴高原則不同,盡管青藏高原的海拔高度整體高于云貴高原,但兩者之間總有地勢高低,所以從這里調水,還必須解決水往高處流的難題,好在南水北調工程中,我們就已經遇到了這樣的難題,那就是直接動用水泵進行抽水,從而讓地勢低的水流可以引入到高地上,而這僅僅只是困難之一,云南復雜的地形與地質結構,也對工程提出了許多新的挑戰。
圖為中國調水工程
最主要的挑戰無疑是穿越多座山脈,要知道相較于抽水,很顯然還是直接在山體中修建隧道更加方便,所幸目前中國還掌握了自主的盾構機技術,能夠讓隧道工程變得更加輕松,然而云南屬于板塊活躍地帶,地震泥石流災害頻繁發生,所以調水通道還必須有明確的規劃,盡量選擇地質災害少的路線,以減小后期修復難度,可以發現,在南水北調的三線工程中,只有西線還沒有完成,因為西線工程也面臨與云南類似的難題,需要穿越多座大山,如果能夠完成云南的調水工程,那么無疑可以給西線工程提供十分寶貴的經驗,從而讓施工得以順利進行。
調水問題直接關系到中國的民生大計,盡管實現這一步困難重重,并且需要巨大的投資,可一旦完成,將能夠大幅度提升沿線居民的生活條件,并且改善工農業生產,要知道云南也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省份,如果解決了水源問題,對當地農業發展能夠起到十分積極的效果,從而為云南當地農民帶來更多的收入,真正實現共同富裕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