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藝術品鑒賞 | 美術館運營 | 名家訪談 | 藝術教育 | 拍賣 | 收藏
齊白石篆刻作品
治印是一個較為復雜的工藝過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刻印的工具、材料品式很多,初學者可選置一些,不必貪多求好。
刻刀
篆刻石章一般用平口刀,這是前人經驗的總結。初學者可先選一把大小適中,便于把握的篆刻刀。刀桿的材料長短可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關鍵是要挑好刀鋒,刻印時主要用兩個角。若刀角大于90度,便會滑刀,而且筆畫不易刻準,若刀口小于90度,則會走刀不暢。刀刃角度太小則刀鋒銳利刻出的筆畫易光滑;角度太大則刀鋒遲鈍,刻出的筆畫易碎澀。
刀的選擇還須關注刀鋒的材料:一般用白鋼、工具鋼等。以硬度較高為好。刻久了會鈍一些,這是正常的,還可以獲得不同鋒利程度刻出不同的線條效果。過鈍的刀鋒可在600目左右的油石上磨出刀鋒來。
印材
可供刻印的材料很多,自古就有金、銀、銅、玉、象牙、水品、竹木、石等等,但以石質材料刻印最為理想。
石章以易于受刀,以細、潤、脆為好。堅硬含沙、松緊不勻為劣。全國各地許多地方都有治印的石料,如浙江的青田石、昌化石,福建的壽山石,山東掖縣、平度一帶的萊石,內蒙古的巴林石,遼寧的遼石以及新疆青海的石質印材。其中壽山石、青田石、昌化石、巴林石被稱為“四大名石”。
丁敬篆刻作品
(1)壽山石
壽山石是我國開采歷史最悠久、礦藏鼓豐富、品種最多的優質石。礦區處于福建省福州市北部。最名貴的是“田黃石”,以重量計,價格是黃金的數十倍。荔枝凍、芙蓉石、高山凍等都是其中的名品。高檔壽山石艷而不俗,通靈沉穩,有儒雅富貴之大氣。
(2)青田石
青田石產于浙江青田縣南郊的方山,山口一帶也有較長的開采歷史。“燈光凍”、“封門青”、“玉彩凍”、“蘭星”最可珍貴。高檔的青田石,清麗和婉、沉靜素雅,有隱逸高潔的清剛之氣。
(3)昌化石
昌化石產于浙江省昌化縣郊的深山中,有紅、黃、白、灰、黑等各色。昌化石中以“雞血石”最為聞名,此品種以色鮮、色多且連成整體或塊狀為貴。普通昌化石質地溫潤,刻印刀感不如青田、壽山爽快。
(4)巴林石
巴林石產于內蒙古的赤峰地區,故又稱‘“內蒙石”、“赤峰石”。開采的歷史不長,近十幾年流向全國,為人們所接受和喜愛。巴林石的顏色很多,質地有透明、半透明、不透明之分。較前幾者,上品的巴林石色澤鮮、透度高,沉穩厚重感略遜。
印泥
篆刻用印泥應選用專用的書畫用印泥,不可用一般的辦公用印泥和印油。
鈐印用紙
鈐印用紙以表面細膩、光潔、具有吸水性為好。如薄宣紙、專用印譜紙、卷煙紙等。最好是連史紙,尤其是拓邊款。
筆、墨、硯、刷、鏡
起印稿需要使用筆、墨、硯。筆應選用小狼圭((3號左右);墨可以書畫墨汁代替;硯可以用小碟子等器皿代替。
刷子用于清除石章刻治過程中出現的粉屑,可以用舊牙刷代替:鏡子用來觀看印稿或印面使文字反轉,起印稿和刻印時都要用到。
砂紙和油石
砂紙用于磨平、磨光印面,可備粗細數張,以購買“鐵砂”、“水砂”400目一1200目的為宜。
工具書
篆刻工具書主要指印譜和篆刻字典。
印譜選擇非常重要,會影響到學習的效果。初學時應選用秦漢印譜。秦漢印無論官印、私印均是雍容大度、厚重樸茂。在印文的處理上,既規范又富有變化,氣度高雅,且易于人門,打下扎實的根基對以后的發展極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