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夏酷暑,很多景點附近都可以見到賞心悅目的荷花池,清風徐來,吹起碧波一片,所以這也是歷代文人雅士最喜歡吟詠的場景,如北宋學者周敦頤曾撰寫膾炙人口的《愛蓮說》:“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再如南宋詩人楊萬里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等名句都反映出人們對于蓮葉荷花的喜愛,而中醫藥里對荷之一家也是獨有情鐘,荷葉、荷梗、蓮子、蓮藕,這些都是很不錯的藥食同源之品。在《周書》曾載“藪澤已竭,既蓮掘藕。”可見那會藕已經走進餐桌。漢樂府《江南》云:“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則反映出在漢代,荷花已經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本草綱目》中記載說荷葉、荷花,蓮子、蓮衣、蓮房、蓮須、蓮子心、荷梗、藕節等均可藥用,真所謂 “荷”家歡。
荷葉消暑
中藥材荷葉是將新鮮荷葉以水洗凈,剪。去蒂及邊緣,切絲,而成,其質脆,易碎,微有消香氣,味淡微澀,以葉大、完整、色綠、無斑點者為佳,有芳香醒脾、清熱解暑、涼血止血的功效,用于暑熱煩渴,暑濕泄瀉,脾虛泄瀉,便血崩漏等等,若將荷葉炮炭則功效偏于收澀化瘀止血,可用于多種出血癥及產后血暈。
鑒于荷葉有很好的請熱消暑之功效,所以是夏季食療的常見之品,如天氣炎熱,濕氣過重時可以熬制荷葉粳米粥,取.荷葉一把,添加足量的清水,大火煮開后轉小火煎30分鐘,濾去荷葉,然后將洗干凈后的大米放入,轉小火煮至米爛粥熟即可。另外,鑒于荷葉有良好的醒脾利濕的作用,所以在很多中藥減肥制劑里都有荷葉的影子,如有人就將荷葉、玫瑰花、洋甘菊和決明子搭配做減肥茶;也有人單用荷葉一味,濃煎飲用,尤其適宜于有些便秘的人群。
蓮子養心
蓮子是蓮的干燥成熟種子。分布于我國南北各省。具有養心安神、補脾止瀉、益腎澀精之功效。常用于心悸失眠、脾虛泄瀉,帶下遺精等。《本草綱目》云:“蓮之味甘,氣溫而性澀,稟清芳之氣,得稼穡之味,乃脾之果也。土為元氣之母,母氣既和,津液相成,神乃自生,久視耐老,以其權輿也。昔人治心腎不交,勞傷白濁,有清心蓮子飲;補心腎,益精血,有瑞蓮丸,皆得此理。”可見蓮子常用于養心安神的眾多名方里,而且蓮子也是日常燉粥可以酌情加入的藥食之一。
另外,需要說明的是蓮子心蓮子中間的綠色胚根(蓮心),曬干而成,其味清苦,可清心去熱,止血澀精,現代研究表明具有極好的降壓去脂之效,民間也常用其泡茶飲,有清心火,止遺精的作用,對心腎不交、陰虛火旺的失眠患者,食之較宜。
藕節止血
藕節為蓮之根莖,新鮮之品微甜而脆,主能清熱生津,涼血止血,散瘀血。熟用微溫,能補益脾胃,止瀉,益血,生肌,炒炭后即藕節炭,止血更勝。藕是是常用餐菜之一,生熟均可食用,可分為紅花藕、白花藕、麻花藕三種,紅花藕瘦長,外皮褐黃色、粗糙,水分少,不脆嫩;白花藕肥大,外表細嫩光滑,呈銀白色,肉質脆嫩多汁,甜味濃郁;麻花藕粉紅色,外表粗糙,含淀粉多,將來大家在餐桌上可以鑒別下。民間曾用鮮藕汁,每日早晚各服半杯,治肺結核出血、產后出血;也有將藕節搗汁飲用,并在鼻中滴3~4滴,每天2~3次,治鼻出血。
另外,藕制成粉,能消食止瀉,開胃清熱,滋補養性,預防內出血,是婦孺童嫗、體弱多病者上好的流質食品,在清咸豐年間,就被欽定為御膳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