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將越小的內容領域作為教學的基本單位,教師的注意力就越聚集在具體事實和具體知識點上而忽略能力、態度和素養的培養。課時教學設計也因此越來越暴露了知識碎片化、能力難形成、素養不落地等問題。而指向學科核心素養的大單元設計是學科教育落實立德樹人、發展素質教育、深化課程改革的必然要求,由關注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轉向學生對知識的建構理解、能力的發展,由碎片化的知識狀態轉向清晰的學科核心概念的形成。
新課標將學科核心素養作為整體培養目標,核心素養同時也是個體應對各種復雜的、不確定性的現實生活環境所必備的關鍵品質。復雜多樣的現實情境是培養和評價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載體,在大單元教學設計過程中,要基于真實情境,重視學習情境的重構。關于大單元教學的必要性與設計策略,華東師范大學副教授張琦基于學科案例,對如何設計大單元教學提供了四個方面有價值的建議。隨著新課改的推行與義教新課標的發布,基于核心素養,進行大單元的教學設計是實現課堂高質量育人目標的必做題。在此過程中,教師又有以下幾個疑問:大單元和單元有什么區別和聯系?如何真正實施大單元教學?有沒有可參考的設計模板?
華師教育研究院院長房濤重點關注“核心素養”、“大單元教學”和“教學設計與實施”三個關鍵詞,圍繞“什么是大單元教學”以及“一線教師如何進行大單元教學設計”兩大問題,更為細致地闡述了大單元教學的相關策略。
教學的成果與評價都以作業為載體,大單元教學設計的最后一個環節也是作業的設計,在“雙減”政策下更是對作業的數量與質量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基于單元整體視角進行設計是實現作業高質量的途徑之一,要求教師站在單元之上看清全局,摸清教材中的脈絡,據此為學生設計質高量少、實現最優教學目標的作業。那么具體落到實處,教師該如何做呢?現代教學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胡衛平教授為我們提供了可行之道。在圍繞核心素養進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探索中,學生思維的培養是最核心的要素之一。為此,杭州市文海實驗學校文海中學部以聚焦高階思維的大單元教學為教學主要目標和出發點,設計了指向高階思維培養的教學評價量規,將指向高階思維的大單元教學落到實處。為了深化課堂教學改革,讓學校教育質量及教師專業能力都再登新臺階,首都師范大學附屬育新學校提出了用“551”思維課堂模式重構整體大單元教學,使得大單元教學能夠以學生思維能力發展為主線。這是符合學生核心素養發展要求,利于學生發展、教師進步、教育改革的創新型舉措。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