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規劃
在復盤2020高考錄取數據我們發現,大部分省市文理考生數量很接近,但文理錄取人數比例卻差距懸殊,這意味著選理科能考大學的機會遠遠高于文科。本文和大家一起探討一下文理錄取差距問題,談談如何縮短這種差距?
1
2020高考復盤:文理科錄取比例懸殊
2020年,部分省份文理考生人數比例接近1:1,但文理錄取人數比例卻接近1:3。這意味著在志愿填報的過程中,文科的競爭感受較之理科更為強烈,分數要求高,院校選擇少且質量差,導致文科生升學越來越難!
以下為摘錄的部分省市2020年高考報錄數據:
2020河北省高考報名人數為62.48萬,實際有47.17萬名考生參加文化課統考,文史類考生18.58萬人,理工類考生28.56萬人,文理科報考比例約1:2。
本科批共錄取19萬余人,其中文史類4萬余人,理工類14萬余人,考生文理錄取比例接近1:4。
2020年河南省文史類100分以上人數為355150人,理工類470378人,比例約為4:5。
再看錄取情況:本科一批文科錄取15893人,理科錄取81065人,文理錄取比例約1:5;本科二批文科錄取60055人,理科錄取137609人,文理錄取比例2:5。安徽省考試院已經連續兩年發文提醒,考生關注文理科結構(2019年曾提醒讓高中學校及教師注意引導學生選擇理工類)。
2020年安徽省安徽省文史類報考人數26.6萬人、理工類25.8萬人(含少年班),文理科報考比例接近1:1。
2
新高考能改變文、理科差距嗎?
無論是“3 1 2”還是“3 3”的選考模式,選考理科都能覆蓋大部分專業,尤其物理幾乎覆蓋了一半專業。
所以,即使物理是一個很難學的科目,仍有很多偏文科方向的學生還是不得不選考物理,來保證專業覆蓋率。但新高考的實施,還是在一定程度上給很多文科生一個“翻身”的機會。
從往年情況看,老文綜組合異常火爆,學霸選考也比較多,但如果如果成績足夠高,賦分影響就不大。
今年,很多新高考地區的考生表示:文科班的競爭相比理科班要小很多,而且一般文科的原始分會比較低,賦分一般會比原始分高,很多純文科考生賦分占了大便宜。
雖然老文綜組合(史政地)的專業覆蓋率僅52.9%,但如果在文科有優勢的考生能選擇兩個文科搭配一個理科的選考組合,這樣能規避一定程度上的專業覆蓋的問題。例如選擇歷史、政治 化學后,專業覆蓋率能提升至80%左右,這與一些理科組合的專業覆蓋率相比也絲毫不遜色。即使選擇搭配較難的物理,和其他理科類偏多的組合相比,賦分還是可以占到優勢。
雖然新高考的實施給了文科生喘息的機會,但多年來高考文理差距始終不能完全消除。所以,名校綜合評價團隊建議一些偏文科類的考生或是文科比較有優勢的考生不要把自己局限在高考上,多關注強基計劃、綜合評價、高校專項等多元錄取途徑才是明智的!
3
文科生如何“絕處逢生”?
2009-2018年文科、偏文科十大熱門專業榜單,共計21個熱門專業。其中,國際政治、新聞傳播學類和中國語言文學類每年都入選,排名靠前;經濟學類僅在2011年落選十大熱門,但是有5年排名第二,受歡迎程度可想而知。
數據來源于網易數據
2019年-2020年文科類熱門專業有:
不管是參加強基計劃、綜合評價還是高校專項等特招,綜合成績水平都是升學的核心要素,要重視高中時期的每次大型考試,成績優異意味著可以有更多的優勢選擇重點大學和專業。
雖然近年來,一直有“涼競賽”的說法,但還是有不少文科類及科創類的獎項收到高校認可,能在綜合評價中發揮優勢。
學有余力或是感興趣愛好的考生,也可以參加作文大賽、英語競賽、科創比賽等,拿到一定獎項對高三報考綜合評價是錦上添花。
中外合作辦學的一大特點就是對語言能力的重視與高要求,英語成績比較好的考生報考有很大優勢。其招生專業的分數比名校普通專業的錄取線較低,若未來選擇出國讀研,相比普通211、985,有較好的學習氛圍和資源。
目前國內的中外合作大學多采取綜合評價錄取方式招生,錄取批次在提前批或者本一批次,國內知名度較高的中外合作大學包括寧波諾丁漢大學、北京師范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西交利物浦大學、上海紐約大學、溫州肯恩大學、 昆山杜克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 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等9所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中外合作大學。
4
結語
隨著高考統招競爭越來越激烈,生涯規劃已成為眾多重點中學的必修課程。無論是文科生還是理科生都要轉變觀念,關注多種升學途徑!
想要考進好大學、錄取到好專業,除了高考裸分升學外,強基計劃、綜合評價、高校專項等自主選拔途徑也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
注:如果您覺得本文對您有用,歡迎分享推薦給身邊的家長和學生,讓更多人受益!
聲明:本文內容綜合來源于自主選拔在線及各省考試院,名校綜合評價(微信公眾號:mxzhpj)經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