漣源市第八中學 陳杰嵐
在有關表揚的心理學研究中,以經典的“赫洛克實驗”最為著名。
赫洛克(Hurlock.E.B)曾經以106名四五年級學生為被試對象,要他們練習難度相等的加法5天,每天15分鐘。他把被試對象分為受表揚、受忽視、受訓斥和實驗4個組,每天做完加法作業后分別施以表揚、訓斥、忽視等不同的刺激,結果發現受表揚組的成績提高最為明顯。獎勵、表揚從心理學上來說,都屬于“正強化”。“正強化”能鼓勵學生加強他們的良好行為。隨著新課改的進行,絕大部分教師肯定也認為:獎勵、表揚是師生溝通中幾乎戰無不勝的“法寶”。無奈學校獎勵措施不夠,只好來點掌聲鼓勵表揚學生。于是我們的課堂上掌聲陣陣響起來,但你可否意識到:表揚如果不注意講究原則和策略,不但效果不好,還可能對學生造成傷害:
一、表揚泛濫,凡事都大加贊賞,時間長了,學生對于表揚反倒無動于衷,猶如用慣了某種藥物而使肌體產生了“抗體”。刻意追求的羅森塔爾效應沒有顯現,導致表揚貶值甚至引起學生逆反。如:“某某同學竟在這么短的時間內讀完了課文,閱讀速度簡直快趕上光速了。” “某某同學一眼就看出了問題的癥結,太棒了,簡直是個神童。”教師太廉價或過度的獎勵和表揚經常會起反作用,這是因為:
①會使學生覺得老師不是真心的,而只是一種慣用的手段。
心理學原則“超限效應”告訴我們,如果一種刺激持續時間太長,人們就會因為“適應”的緣故而變得不再敏感。因此,教師雖然說不上必須“借褒如金”,但也應該適當注意獎勵和表揚的“發行量”,從而保證你說話的“含金量”。
②表揚不要太夸張,如果老師對學生的一些好行為感到太驚訝,學生會理解為反面的不良行為也不會很嚴重,而且這類行為很快就會發生。
試看這樣的表揚:
謝小明今天實在太棒了,20分鐘里都沒說過一句廢話。
那么,30分鐘后,可能有很多同學開始說廢話。
愛因斯坦就這樣說過:別人贊美他思維能力強,有創新精神,他一點都不激動,他作為大科學家這點他會因聽膩而厭煩,但如果有人贊揚他小提琴拉得棒,他一定會興高采烈甚至是自請演奏一番。 所以表揚也要因材施教,要掌握好表揚的度,講究表揚的分寸。同樣做一件事,對于自信、優秀、聽慣了表揚的好學生,只要向他本人點頭微笑表示贊許即可;而通常靦腆、自卑、內向的一類學生,更需要合適的表揚,表揚所起的作用也會更加顯著。
二、只表揚鹽,醋會傷心失落。
我們還經常聽到老師這樣的表揚語:“我們大家和某某同學一樣,都是五谷雜糧所養,同一位老師所教,用同樣的課本,做同樣的題目,為什么我們不能取得某某同學一樣的成績?既然如此,那我們就用熱烈的掌聲,來表達對某某的祝賀同時也表達對自己的愧疚吧!”
再如:美術課上,頗感失望的教師“總算”看到了一位學生的作業比較像樣,就把這位同學的作業高高舉起,展示給全班同學看,同時大聲對大家說:“大家看看,這才叫在畫畫啊!再看看你們自己,簡直都在糟蹋顏料!”
于是,教師成功地完成了一次“抬高了一個,倒下了一片”的“壯舉”。當表揚的清泉流向個別學生的心田時,大多數學生的“自信心”卻會像花瓣一樣因得不到陽光的滋潤而枯萎凋謝。
央視著名主持人白巖松在《用理想和現實談談青春》一文中說道:“曾經有人問我,對我影響最大的一本書是什么?我說是《新華字典》。一頓飯吃完,你只夸了鹽,醋是會失落的。其實,對我影響最大的書太多了,我沒法去一一評說。”所以在我們的教學中,如果我們遭遇了某個人的付出很關鍵,而眾人一樣努力了的情況時,我們不妨學學白巖松。
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的未來,教師要發現每個學生的獨特之處,讓他們根據自己的個性和特長來健康發展。并且要讓學生明白,每個人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優點。而不能動輒就把學生互相比較。“人比人,氣死人”,一些平時表現不好的學生其實很忌諱與優秀的學生作比,有時弄得不好還會造成學生間的對立。總之,這種重視了一個,忽視了多個;鼓勵了少數,傷害了多數的表揚是很一種拙劣的教育手段。在獎勵和表揚學生時要杜絕。
三、抽象表揚,缺乏針對性,讓學生感覺云里霧里,缺乏實效性。
1、對對對--對在哪里?好好好--好在何處?學生之所以受到表揚,總有他所取得的客觀成績,我們進行表揚就應該以此為依據,運用特寫鏡頭點明其成績細節。切勿用“很好”之類籠統含糊缺乏個性的語言。教師一定要讓學生明白自己的優勢從而確立努力的方向。
2、有些教師片面強調學生“學生成功的體驗”,唯恐傷害學生的自尊與自信。明明學生的理解有錯誤,觀點有點偏激,表述不夠準確,老師卻不加分析一味肯定,贊不絕口。好像新課程除了表揚還是表揚,掌聲響起來,學生在受到鼓勵的同時卻永遠失去了改正錯誤的機會。
3、有的老師習慣把“你真聰明”“你真棒”的口頭語掛在嘴上,卻沒想過教師的表揚,不光包含著對學生已經取得的成績的肯定,而且還有一種對學生未來努力方向的起著輿論的導向的作用,表楊應該有利于充分發揮個人的主觀能動。贊揚學生,怎樣才能做到既有效力,又不養成驕傲自滿的情緒呢?這就要贊揚他所做的事和他的品性而不要擴大到他這個人。學生經過努力。成績提高了,就應該贊揚他經過努力而成績提高了這件事。因為贊揚他經過努力,讓他知道受到贊揚的真正原因,他就會繼續發揚光大。就像某個同學成績優秀,我們應該表揚他的勤奮刻苦、方法得當,而不宜贊揚他聰明,否則就可能導致他產生沾沾自喜,驕傲自滿的情緒
總之,作為引領學生心智成長的教師,我們一定要明白:表揚不是無病不治的靈丹妙藥,在合適的時候給以恰當的表揚,能讓被表揚者產生克服困難的信心和繼續前進的動力,而相反卻會產生各種弊端。所以掌聲響起來,我們一定要明白:多少掌聲是給予了學生“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