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卦 咸
原文:
咸[xián]?:亨,利貞。取女吉。
《彖》曰:咸,感也。柔上而剛下,二氣感應以相與。止而說,男下女。是以亨利貞,取女吉也。天地感而萬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觀其所感,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
《象》曰:山上有澤,咸。君子以虛受人。
釋義:咸卦:亨通,利于持守貞固。娶妻吉祥。
彖傳說:咸卦,感應(互感)。柔(兌)居上剛(艮)居下,陰陽兩氣感應互通。艮止兌悅,男禮下女(男求女)。所以亨通利于守持貞固,娶妻吉祥。天地互感中萬物演化產生,圣人感化人心天下太平,觀察感應的狀態,天地萬物的實情就可以知曉。
象傳說:山上有澤,這是咸卦的象。君子效法,以謙虛對待眾人。
要點理解:咸卦,有感應、感觸、感化的意思,《說文》感,動人心也;《易·系辭》感而遂通,天下之故,虞翻注:“動也”。“感”字下心上咸,無心為咸,有心為感;咸卦六爻間均為陰陽互應,這是亨通的,最有利是持守貞固(本性、天性),下卦為艮為少男,上卦為兌為少女,少男主動少女正應(人倫,人之天性),娶妻是吉祥的。序卦傳“有天地然后有萬物;有萬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婦;有夫婦,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禮儀有所錯”。
彖傳說:咸卦可為感應,兌上艮下即柔居上剛居下,兌陰艮陽兩氣互感相通;艮男止、兌女悅,男子禮下女子(正應),故說“是以亨利貞,取女吉也”;系辭傳“剛柔相摩,八卦相蕩。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風雨,日月運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天地間陰陽感應萬物才得以化生(《金剛經》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圣人感化民眾天下太平,觀察感應(剛柔相摩,八卦相蕩)的真實情況,天地萬物的實情就能夠看清楚并了解。
象傳說:山上有澤是咸卦的象,艮為君子,虞翻說:否卦坤為虛,乾為人,即咸卦由否卦六三到上九演變而來,故說“君子以虛受人”,君子之德卑以自牧,謙卦“亨。君子有終”。咸卦、恒卦,均有否卦、泰卦之變的說法,均為陰陽變動,用以消否保泰。
原文:
初六:咸其拇。《象》曰:咸其拇,志在外也。
六二:咸其腓[féi],兇,居吉。《象》曰:雖兇居吉,順不害也。
九三:咸其股,執其隨,往吝。《象》曰:咸其股,亦不處也,志在隨人,所執下也。
九四:貞吉,悔亡。憧憧往來,朋從爾思。《象》曰:貞吉悔亡,未感害也。憧憧往來,未光大也。
九五:咸其脢[méi],無悔。《象》曰:咸其脢,志末也。
上六:咸其輔頰舌。《象》曰:咸其輔,頰,舌,滕[ténɡ]口說也。
釋義:初六爻:有感在腳拇指。象傳說感應如腳拇指,志向在外卦。
六二爻:有感在腿肚,兇禍,居守得吉祥。象傳說:雖然有兇禍但居守是吉祥的。順應就不會有兇害。
九三爻:有感在大腿,執守跟隨,前往有困難。象傳說:有感在大腿,因為不能處守,志向在跟隨他人,受到下位(初六六二)的牽制。
九四爻:貞固吉祥,無有懊悔,思慮來來往往不休,朋友也跟隨著思慮,象傳說:貞固吉祥無懊悔,沒有遭遇感應的災害。思慮的來來往往,因為沒有正大光明。
九五爻:有感在后背(脢[méi]脊背的肉),無有懊悔;象傳說:感應在后背,志愿沒有達成。
上六爻:有感在牙床、面頰、舌頭。象傳說:有感在牙床、面頰、舌頭,因為伶牙俐齒的花言巧語。
要點理解:初六爻“咸其拇”,初六爻,初六九四位不當,陰陽正應,位居初爻,感應微弱,但志在九四,故說“志在外”,心之所動,力不能及。用在人世的男女之情,因動之以情,止乎于禮。
六二爻“咸其腓[féi],兇,居吉”,六二爻,正應九五,有感,而位居艮卦(止動)中位,六二九三九四為巽為股(腓:小腿肚),腿肚子是無法自主行動,上有九三九四陽爻相阻,故說“兇”,只有居守不動則轉為吉(柔爻居中)。
九三爻“咸其股,執其隨,往吝”,九三爻,在艮卦上爻,艮為手(執),六二九三九四為巽為股為隨,故說“咸其股,執其隨”;九三爻陽居剛位,正應上六,蠢蠢欲動,前往是困難的,大腿帶動小腿腳拇指動,都有所感,這是不能安于處守的行動,志向要跟隨外部,初六六二跟隨九三,自會牽制,形成艮止;前往又遇九四九五,故可能產生“往吝”,往吝是前往的咎由自取。艮止,知止的感應,不生妄念,不妄行,何吝之有!
九四爻“貞吉,悔亡。憧憧往來,朋從爾思”,九四爻,陽居陰位,不當位,應與初六爻,上下爻均為陽(內互乾卦),只有持守貞固得吉祥沒有懊悔(保有乾卦精神),在人事安于其有,就是守正,自得吉祥,貪人只有禍之端;“憧憧往來,朋從爾思”,下卦艮初六爻與上卦兌初九爻的感應,感應的思慮往來不休,朋指初六爻,思為心是心念,兩爻的心意相通相同,正應之感。象傳說:思慮的來來往往,因為九四還沒有達到正大光明(不足,德不配位必有災殃),九四克制守正(守心)得吉祥。心念的感應就是動心動情,靜心安心是獲取得到人的天性本真,心為神之主,妄心起、懊悔生。
系辭說“憧憧往來,朋從爾思。子曰:天下何思何慮?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天下何思何慮?日往則月來,月往則日來,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則暑來,暑往則寒來,寒暑相推而歲成焉。”這是非常重要的思想,心生于物死于物,機在目,目是離是光明,沒有正大光明,心思所感是擾亂心志的本源,心為物役,神被情迷,這是懊悔即災禍的始端。
九五爻“咸其脢[méi],無悔”,九五爻,當位中正,有感到了后背,高出心位,正應六二爻,沒有懊悔-免于懊悔;象傳“咸其脢,志末也”,九五正應六二,可志在上六,九五尊位應有“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可九五有就近陰陽互感的志向,悖離正道,結果僅無悔;象說其象,陰陽之象,感知萬物有感,感日升月落萬物存,體萬般情懷白駒隙,感知在心是人之性與萬物情的通化。
上六爻“咸其輔頰舌”,上六爻,上卦為兌為口舌,以面部為所感,以口舌為有感至極,口舌面部有巧言令色,花言巧語,以此取悅與人(兌為悅),至誠的有感因此失去。山澤通氣,故說“滕[ténɡ]口說也”。
咸卦,有所感應,需謹慎,不可妄動,感為心、思、心念,感應在少男少女是美好純情,有萌動春心的躁動不安,有感應卻遙不可及的順時為安,有感應的執著卻無可奈何的制止,有才下心頭又上眉頭的剪不斷理還亂。
有思慮廣大通徹萬物實情,萬物實情就是本真,無思無慮的暢然,人在面對大自然敞開心懷時,剎那間的真情表露,酣暢淋漓,與天地一體,這是無心之情的通達之感,咸卦人生的象。自感才得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