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部疼痛原因是有很多種,常見的原因包括盂肱關節的不穩定、肩胛骨穩定肌的肌力減弱,盂肱關節脫位或肩鎖關節分離以及肩部肌肉失衡,很多時候肩部疼痛是由頸椎的神經根受刺激導致的肩部疼痛,也有頸部的筋膜、韌帶、肌肉損傷導致的肩部疼痛,那么如何鑒別肩部疼痛是由頸椎引起的還是肩部自身的問題呢?我們就要從頸椎神經根受損、周圍韌帶肌肉損傷為什么都會引起肩部疼痛說起了。
我們所說的肩部疼痛有一部分是神經根性疼痛,神經根性疼痛是由脊神經根受刺激引起的,如感覺(背側)神經根受刺激,與其相應的皮節有局限性疼痛、麻木和刺痛感。如運動(腹側)神經根受壓,除疼痛、麻木和刺痛感外還存在著該神經根支配的肌肉薄弱。神經根受刺激常見的原因是椎間盤突出、關節突關節半脫位。
而還有一種是椎節性疼痛:
椎節性疼痛:肌肉、韌帶、關節突、關節囊、間盤和硬膜導致的牽涉痛被稱為椎節性疼痛,可表現為局限性癥狀,也可放射至四肢。如頸部的肌肉扭傷除會產生頸部的疼痛外,還會導致手臂疼痛。
頸椎小關節的錯位和功能障礙的放射區在肩胛間區,在這個時候,肩關節的活動是很少引起疼痛的,但頸椎的主動檢查常會被發現頸椎活動受限和肩胛區域的反射痛。
我們定義:感覺(背側)神經受激惹引起的銳性疼痛、麻木和刺痛的特定區域稱為皮節——就是脊神經的背側分支皮支所支配的區域;
運動(腹側)神經受激惹引起的所支配的相應肌肉的無力和深部疼痛稱為肌節——脊神經腹側分支所支配的肌肉。
而下頸段的部分神經支配的皮節區在頸部,所以當下頸段的神經受到損傷時,起支配的皮節產生疼痛就會表現在肩部上。
頸神經的肌節支配著肩部的肌肉,當這些肌肉出現失衡過后,會引起肩部的深部彌漫性疼痛,由于頸椎的筋膜、韌帶和關節囊也是由這些節段神經支配的,因而它們的放射痛區在肩部,因而這種疼痛叫做肌節痛,是一種界限不明顯的深部疼痛。
而來自于盂肱關節的疼痛很少在關節處感覺到,但在手臂的外側可感覺到。這利用皮節痛的理論來解釋,主要是肩關節囊和肩袖上交織的肌腱組織被刺激的結果。
C1—4神經根受激惹,很容易使頭部發生疼痛,而C5—T1神經根受激惹,則很容易使疼痛放射至肩部以及手臂。
以下是一些有助于鑒別肩部疼痛和頸部放射痛的方法:
1、來源于頸部的疼痛常由于頸部的運動誘發或增加;
2、來源于肩部的疼痛由主動的肩部活動誘發或增加,休息可緩解。
3、肩部肌肉的等張收縮可因肩部局部的損傷而造成疼痛;
4、通常上臂和肩部的無痛性萎縮可由頸椎發出的運動神經根的疾病所導致。
或者一開始我們無法將肩痛的原因歸根于頸部損傷,當我們處理了肩部周圍發現竟然一點效果都沒有的話,就會把原因歸于頸椎了。
我們所說的肩痛其實是個很復雜的概念,日常的所說的肩周炎并不是唯一導致肩痛的原因,而當對于一個病人的肩痛無能為力時,是否需要考慮一下頸椎的損傷會引起肩部疼痛呢?比如頸長肌的肌力減弱使斜方肌過多的將力作用在穩定頸部上,這樣會使肩部疼痛一樣,頸肩本是一家,頸椎可以影響肩部,肩部自然也會影響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