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各位校長:
大家好!今天全市職業教育論壇在我校舉行,這是紫陽縣職業教育上的一件大事,更是促進職業教育發展的一次難得的盛會,各位領導和各兄弟學校為我們傳經送寶,必將有力推動我校的發展。為此,我代表紫陽縣職業教育中心對各位領導、專家、校長的光臨指導表示熱烈地歡迎和衷心地感謝。
紫陽縣職業教育中心始建于1982年,其前身是紫陽縣農業職業中學,1993年改名為紫陽縣中等職業技術學校,2008年6月學校更名為紫陽縣職業教育中心,于今年8月遷入新校區。新校區位于紫陽縣城關鎮,占地50畝,建筑面積22000余平方米,可容納2000余名學生就讀,可承擔各類短期培訓。職教中心現有教職工42人,中高級教師占到二分之一以上。職高長班及聯合辦學在校生1252人,年完成各類培訓1200余人次。主要開設信息技術、應用電子、農學等專業,有1個茶葉實訓基地、5個企業實訓基地。建校以來,學校已向當地和東南沿海企業輸送3000余名中等技術型人才。學校是省級為農服務示范校、市級職教先進集體,在農業生產技術培訓和勞動力轉移培訓等方面做出了顯著成績。
一、搶抓機遇,多方籌資,順利完成學校遷建
我校的遷建,縣委縣政府在項目安排、資金調配等方面給予了大量的傾斜和政策上的支持,省、市、縣教育主管部門給予了
大力支持和悉心指導,通過爭取中省災后重建項目資金2000萬元、爭取其他職教建設項目資金500萬元、縣本級財政投入500余萬元,職教中心順利地由蒿坪遷往縣城,實現幾代職教人的夢想。同時,爭取中央財政電子信息實習實訓基地建設項目320萬元資金,可望明春建成實訓基地并投入使用。這些項目和建設從根本上改變辦學條件,為紫陽職業教育快速發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質基礎。
二、強化管理,健全機制,努力提高教育質量
長期以來,我校把提高教學質量和辦學效益作為第一要務來抓。一是加強制度建設,規范辦學行為。學校制定了教職工考勤、教學常規管理與評估、班主任管理與評估、財務管理、學生管理規定及年度職務考核辦法、績效考核實施細則等一系列管理制度,為維護正常穩定的辦學環境提供制度保證。二是強化學校管理,提高教學質量。根據學校招生中學生基礎知識差等特點,學校在課程設置、課程改革上采取了降低文化基礎課的難度、加大個人素質訓練內容、強化職業技能訓練等一系列措施,力求讓學生天天有收獲,年年有進步,畢業后能較好的適應社會。三是注重技能訓練,培養技術人才。在課程設置上,加大技能課程比重,對授課教師提出了具體技能要求;在實訓設施上,盡力籌集資金,添置實驗設備,滿足教學需要,提高實訓室的開出率、使用率。同時,建成了40余畝精品茶園,并將縣茶葉研究所、盤龍茶廠、和平茶廠等企業作為教學實習基地展開廣泛合作,從而滿足教學實習的需求。學校也積極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和各類技能大賽來促進教學質量和辦學水平的提高。四是大力開展校本教研,提升教師業務水平。學校有針對性的開展專題研討,深入到課堂,解決課堂中的實際問題。由于專業課教師大多是半路出家,為使他們盡快適應專業課的教學,一方面采用“送出去”,抓住一切培訓學習的機會送他們到省內外高校參加專業培訓,提高專業水平;另一方面加大校本教研,我們對近幾年調入和新分配的教師采用以老帶新、下達學習任務與目標定時檢查評估、上匯報課等方法培訓。學校每學期為教師下達發展目標,從教學常規規范化、現代化教學手段應用、技能實訓、學生動手能力培養等方面提出了具體要求。通過努力,教師的業務水平得到了大大地提升。
三、校企合作,廣泛交流,認真搞好就業安置
為強化學生的動手能力,適應現代企業管理模式,僅在2010年6月,我校就組織200多學生到江蘇昆山宏志電子企業進行了四個半月的社會實踐活動,學生學到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獲得了一百多萬的收入,同時還與富士康、蘇州華碩電腦等企業建立了實習實踐合作關系,為各專業學生的實習提供了實習條件,贏得了社會、家長、學生的好評。在就業安置方面,我校全面實施訂單培養,保證就業,在深圳、蘇州設有就業辦事處,與昆山富士康、蘇州華碩電腦,大志電腦,上海比亞迪等大型企業簽訂了定單培養協議書,畢
業生就業環境好,工作輕松,安全有保障,2016年、2017年畢業生在公司就業、包吃包住平均工資可達3000元,最高可達4000多元,得到了學生家長和社會的認同和用人企業的較高評價。
四、大膽嘗試,多方配合,積極開展短期培訓
我校積極開展人人技能培訓,在毛壩中學、高橋中學、蒿坪、雙安、 瓦廟、煥古、東木等十幾個鎮開展了針對初高中畢業生的技能培訓和就業培訓。同時,積極與縣勞動人事與社會保障局、農業局、茶葉局等部門合作,大力開展茶葉、畜牧等涉農產業方面的培訓,有力的推動了農村產業的發展。
五、發揚傳統,堅定信心,開創學校發展新局面
我校原處在蒿坪鎮黃家山,財力投入嚴重不足,辦學條件極差,長期處于“學生招多了撐死,招少了餓死”的惡性局面,辦學舉步維艱,但全體教職工團結一心,不放棄,不等待,積極進取,不斷探索,依然如故地堅守了三十多年,取得了來之不易的些許成績,我們把這種團結奮進,以干克難的精神稱為“黃家山精神”。如今,學校新校區已落成,我校迎來了大發展的美好時期,我們將大力發揚“黃家山精神”,積極配合政府整合縣域職教資源,充分發揮職教資源規模和質量效益;健全完善學校各項管理制度,不斷加強骨干專業建設和專業教師培訓工作;進一步加強學校基礎設施建設和實習實訓基地建設,力爭把我校建設成為安康市電子信息技術專業實訓基地;不斷擴大辦學規模,爭取三年內在校長班學生數達到2000人左右,每年完成各級各類培訓在2000人次以上;進一步提升辦學水平,力求在一年時間內完成陜西省學校發展水平督導評估并達到優秀等次,爭取用三年時間創建成為省級重點職教中心。
最后,懇請各位領導一如既往地關懷、支持我校發展,希望各兄弟學校之間長期保持溝通和合作!祝各位領導、各位同仁在紫陽度過一段美好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