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ty是上海某知名企業的一名高級白領。2年前,她經常發現晨起后關節僵硬,手指小關節也出現了莫名的疼痛,起初覺得沒什么影響就沒太在意。最近她突然愁眉不展,工作總是出現紕漏。原來,她之前沒太注意的關節僵硬和疼痛使她幾乎不能握筆和打字,工作受到了嚴重影響。無奈之下,Betty請假就醫,結果被診斷為“類風濕關節炎”。看著診斷結果,Betty很疑惑,自己怎么就患上了類風濕關節炎,她還能繼續工作嗎?
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什么病?
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慢性進展性疾病,以炎性細胞在關節滑膜處浸潤,滑膜增生,血管翳形成,關節軟骨及骨的持續破壞為特征,通常表現為晨起關節僵硬、疼痛、關節腫、關節畸形等等,病因至今不明。
中國人常以“忍耐”為美德,疾病早期出現關節疼痛、僵硬時,認為不影響吃穿,不是什么大病,扛一扛就過去了。殊不知,一旦患上類風濕關節炎便一發不可收拾,關節及其周圍組織呈現進行性破壞,關節軟骨和骨質破壞影響關節正常生理功能,并且骨破壞通常是永久性的,一旦發生即不可逆轉。
類風濕關節炎會導致嚴重后果——殘疾。關節滑膜的慢性炎癥為類風濕關節炎的主要早期病理表現,滑膜炎持久反復發作,可導致關節內軟骨和骨破壞,關節功能障礙,直至殘疾。據資料顯示,起病1年內致殘率達20%,10年內可達60%,30年內高達90%。
類風濕關節炎對工作有何影響?
類風濕關節炎早期導致關節疼痛、腫脹、及發僵等一系列問題使患者活動困難,勞動能力下降;患者晚期癥狀則為關節畸形,甚至會出現終身殘疾。伴隨疾病進展,患者將逐漸失去工作能力。并且病程越長,工作能力喪失越嚴重。資料顯示患者因類風濕關節炎出現工作能力障礙占35.2%,其中病退者占8.0%,減少工作量者占24.8%,更換工作者占2.4%。調查還發現約有20%-30%的患者在患病的最初2-3年內便喪失了原有的工作能力,高達80%的患者在患病20年后喪失勞動能力。
怎么治療類風濕關節炎?
類風濕關節炎的危害可見一斑,但該病目前尚無法根治。然而,如果能做到早診斷,早治療,則可及早抑制疾病進展,預防殘疾。目前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藥物包括傳統藥物和生物制劑。生物制劑治療是目前新興的一種療法,權威指南如2015年亞太風濕病學聯盟(APLAR)發表的類風濕關節炎治療指南及2016年歐洲抗風濕病聯盟(EULAR)發布的最新類風濕關節炎管理指南均推薦應用TNF-α抑制劑治療類風濕關節炎。
結語
類風濕關節炎危害嚴重,使患者飽受疾病折磨。雖然目前尚無法根治類風濕關節炎,但早期診斷和治療仍十分重要。而治療類風濕關節炎是一個長期過程,關節炎患者要有打“持久戰”的心理準備,堅持規范化治療,保護骨關節,維護軀體功能,保持工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