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世界骨關節炎患者有3.6億人,我國關節炎患者超過一億人。女性從40歲、男性從50歲開始發病率增高,70歲人群幾乎80%~90%都有此病,遠超過心腦血管病發病率。
骨關節病是一種以局部關節軟骨退變,骨質丟失,關節邊緣骨刺形成及關節畸形和軟骨下骨質致密為特征的慢性關節疾病,好發于50歲以上人群,女性多于男性,本病不同程度的影響中老年患者的生活質量。
保護關節,應提早開始“骨關節炎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疾病,60歲以上人群中,兩個人就有一個患有骨關節炎。它是目前排在首位的致殘性疾病。”
“其實關節最怕這5個字!”
怕“老”
隨著年齡的增長,骨關節炎的發病率明顯上升。這是因為:隨年齡增長,軟骨營養供應不足,骨骼中無機物增多,骨骼的彈力與韌性減低,容易導致關節軟骨和骨退行性病變。
怕“傷”
年輕人的外傷、關節的慢性勞損、不正確運動方式帶來的非急性傷,都會加大骨關節炎的風險。
怕“勤”
關節用得太狠,容易導致機械磨損,破壞軟骨,從而出現骨關節炎。老年人過于頻繁地爬山、爬樓等運動是非常傷害關節的。
怕“胖”
與一個體重正常的人相比,如果你肥胖或體重超標,那么將面臨著更高的骨關節炎風險。
怕“冷”
對于骨關節患者或者關節不好的人,寒冷會加重病情,主要與血液循環不暢有關。
下蹲、膝部保暖、加強膝關節彈性這些都是保護膝關節的有效方法。
下蹲時,足與肩部同寬,緩緩下蹲,堅持兩分鐘。需要強調的是,中老年人下蹲不必過深,緩慢一些,量力而行即可。
做的過程中會出現變酸→變脹→變熱,這個過程就是給你的膝關節開始注入了膝關節液的全過程。這膝關節液體就是緩解關節疼痛的潤滑液。
加強膝關節彈性:端坐在一張椅子前,一條腿自然著地,另一條緩慢抬起,盡量與身體成90度直角,在空中持續1分鐘,這個動作能很好地鍛煉股四頭肌,保護膝關節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