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禹錫,字夢得,唐朝著名的詩人之一,同時也是一位天才詩人,但是盡管他很才華,可是他的人生經歷,卻是大起大落,晚年的光景更是凄慘,少年時代的劉禹錫,不僅風流倜儻,而且無論是詩,還是文章,那都是堪稱一絕,他在19歲的時候在長安游學時,便是在眾多的士子中,獲得了很高的聲譽,為此他還結識了另一位偉大的詩人柳宗元,兩人最后雙雙考中進士,沒過幾年又同時通過博學宏詞科的考試,也正是在這個時候他們又認識了另一位改革人士王叔文,從而開始了他們短暫的“飛黃騰達”,致力于改革,可是這樣一場轟轟烈烈的改革,最終卷入了政治的斗爭中黯然收場,劉禹錫與柳宗元被貶到了偏遠的湖南,王叔文則是被處死。
那么劉禹錫的命運,也正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發生了戲劇性的轉變,開始過起了顛沛流離的生活,最后再也沒有回到過長安,一代偉大的詩人,文學大師,也正是以這樣的方式,為自己的生命畫上了句號,不得不讓人感嘆,縱觀他的一生,那就是一個傳奇,小小年紀時成名,可是此后,又生活的顛沛流離,這就是一個偉大詩人的一生。
劉禹錫也正是經歷了這樣的生活,才使得他最終大徹大悟,他的很多詩作中,都表達出了這樣的一種觀點,最為經典的便是他的《烏衣巷》,這首詩相信對于很多人來說,都不會陌生,在這首詩中,詩人把當年烏衣巷的繁花,以及當下的落魄,描寫的很是生動,從而形成鮮明的對比,使得人們讀了之后,真是感傷不已,無論生前多么的顯貴,但是終究抵不過時光的流逝。
《烏衣巷》唐代:劉禹錫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這首《烏衣巷》應當是劉禹錫最具哲理,也最為深情的一首詩,這個時候的詩人,由于經歷了太多,內心有著太多的痛苦,當他來到南京,面對當年王謝兩大家族早已支離破碎,這個時候的詩人內心更我的是感慨,時間對于任何人來說,那都是一樣,無論一個人是有多么的顯貴,可是當歷經了歲月之后,一切都會化為烏有。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劉禹錫在這開篇的兩句中,便是直接描寫到了烏衣巷的位置,寫得很是生動,也非常的傷感,面對曾經的繁花,以及過去的一切,詩人更多的還是借景抒情,表達出了自己內心的那種憂愁之感,這也使得更為傷感,也更加的感人。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最后的這兩句,詩人更是進一步地表達出了一處大徹大悟之感,當年的王謝兩家,世代居住在這個地方,可是現在的烏衣巷早已沒有往日的繁花,所居住的也只是一些普通的老百姓,那王謝堂前的燕子,也都飛進了普通老百姓的家里。這也正是表達出了一種繁花過后的悲涼,詩人面對此情此景,內心真是五味雜陳。
劉禹錫的這首《烏衣巷》,寫得很優美,同時也非常的傷感,應當說也是他最大徹大悟的一首詩,這個時候的詩人再也沒有寫《游玄都觀》時毫不客氣的諷刺,更多的時候是一種失落,以及自己對于人生的理解,所以也就使得這首詩,顯得更為傷感,也更加的憂愁,詩人把自己對于人生的理解,全部的融入進了這首詩中,從而也就使得此詩,給人一種大徹大悟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