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 冒
臨床表現
1.主要癥狀有流鼻涕,打噴嚏,鼻塞,有時咳嗽,咽部發干,聲音嘶啞,易流淚等;
2、有的出現全身酸痛,頭痛頭昏,可有發熱或不發熱,四肢腰背酸痛等癥狀;
3、血象檢查白細胞多為正常或減少。
慢性支氣管炎
臨床表現
1.慢性咳嗽、咯痰,痰液多為白色泡沫狀,合并有感染的可見黃色或黃綠色膿痰,每年持續3個月或以上,連續發作2年或更長時間;
2.發病不足3個月,而有明確的醫院檢查依據(如X線、呼吸功能測定等)者亦可診斷。
支氣管哮喘
臨床表現
1.病人多有過敏史或家族遺傳史。癥狀為反復發作性喘息、呼吸困難、胸悶或咳嗽。本病多與接觸變應原、冷空氣、物理、化學性刺激有關;
2.發作時雙肺在呼氣過程可聽到散在或彌漫性的哮鳴音,呼氣時間延長;
3.上述癥狀可經治療緩解或自行緩解。
消化性潰瘍
臨床表現
1.慢性、周期性、節律性上腹痛,伴有噯氣、反酸、惡心、嘔吐等癥狀;
2.有上消化道出血或穿孔病史。
功能性消化不良
臨床表現
1.有上腹疼痛、飽脹、早飽、噯氣、食欲不振、惡心嘔吐等上腹不適癥狀,至少持續4周;
2.內鏡檢查未發現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糜爛、腫瘤等器質性病變,未發現食管炎,也無上述疾病病史。
腸易激綜合征
臨床表現
1.以腹痛、腹脹、腹瀉或便秘為主,伴有全身性神經官能癥狀;
2.一般情況良好,無消瘦及發熱,系統體檢僅發現腹部壓痛;
3.多次(至少3次)糞常規及培養均陰性,糞潛血試驗陰性;
功能性便秘
臨床表現
1.排便次數減少,三天以上一次,甚至一周一次,糞便干燥堅硬;
2.重者大便艱難,排便時肛門疼痛,肛裂等。
原發性痛經
1.患者于行經前后或月經期下腹疼痛、墜脹不適、腰骶酸重;
2.可伴頭痛、乏力、頭暈、惡心、嘔吐、腹瀉、腹脹等癥狀;
3.輔助檢查如B超、宮腔鏡等均未發現器質性病變。
盆腔炎癥
臨床表現
1.腹痛、腰痛、肛門墜脹不適,多在勞累、性交后、排便及月經前后加重。急性期可伴有發熱;
2.可伴有不同程度的月經失調,表現為經量增多,不規則陰道流血或痛經等;
3.白帶色、質異常。
陽 痿
臨床表現
1.青壯年男性,在性生活時陰莖不能勃起、勃而不堅或堅而不持久,不能進行正常性生活;
2.常伴有神倦乏力,腰膝酸軟,畏寒肢冷,耳鳴等癥狀;
3.夜間或清晨常有自發性勃起,排除器質性病變或藥物所致的陽痿。
慢性前列腺炎
臨床表現
1.癥狀分為兩類。一為下尿路刺激癥狀,二為炎癥反應或反射性疼痛癥狀。表現為不同程度的尿頻、尿急、尿痛,尿不盡感,尿道灼熱,于晨起、尿末或大便時尿道有少量白色分泌物流出,會陰部、外生殖器區、下腹部、恥骨上區、腰骶及肛門周圍墜脹、疼痛;
2.前列腺觸診:腺體飽滿,或軟硬不均,或有炎性結節,或質地較韌;可有局限性壓痛;腺體大小可增大、正常、縮小;
3.前列腺液(EPS)鏡檢WBC≥10個/HP;卵磷脂小體減少或消失;
凡符合1和2、3中任何1項即可確診。
偏頭痛
臨床表現
1.多在青春期起病,以女性多見,可有家族史;
2.每次發作持續4~72 小時不等,疼痛為單側、搏動性,活動后頭痛加重,可伴惡心、嘔吐、畏光、畏聲等;
3.部分病人有抑郁、欣快、不安或倦睡等精神癥狀以及厭食、口渴等消化道癥狀。
面癱
臨床表現
1.常有受寒、著涼、吹風之誘因;
2.起病突然,常于睡眠醒來時,發現一側面部板滯、麻木、癱瘓,不能做蹙額、皺眉、露齒、鼓腮等動作;漱口漏水,進食時食物易滯留于病側齒頰之間;病側額紋、鼻唇溝消失,眼瞼閉合不全,迎風流淚;
3.少數于發病前幾天可伴有麻痹側耳后、耳內疼痛或面部不適等前驅癥狀;還可出現病側舌前2/3味覺減退或消失、聽覺過敏等。
三叉神經痛
臨床表現
1.多發生于中老年人,女性略多于男性;
2.三叉神經支配區反復發作短暫性電擊、刀割、燒灼、撕裂、針刺樣疼痛,每次發作數秒至1-2分鐘,突發、突止,間歇期可完全正常;
3.疼痛多為一側,亦可為雙側,有觸發點,嚴重者伴同側面肌抽搐;
4.呈周期性發作,發作期可持續數天、數周至數月,而緩解期長短不一,可為數天至數年不等。
面肌痙攣
臨床表現
1.抽搐常先從下眼瞼開始,逐漸擴展到半側面肌,以口角肌肉的抽搐最為明顯;
2.精神緊張或疲倦可使癥狀加重,睡眠時停止發作;
3.抽搐為陣發性,不能自行控制,每次抽搐時間由數秒鐘至數分鐘或更長。
枕神經痛
臨床表現
1.疼痛位于頭后、頭后下部,放散到項部、頭頂部,呈陣發性發作;
2.疼痛性質似針刺或刀割樣放射痛,有時為跳痛;
3.向對側轉頭時而被誘發,打噴嚏、咳嗽時加重;
4.頭枕、項部兩側可觸及壓痛點。
皰疹后神經痛
臨床表現
1.病前大多數有發熱、全身倦怠等前驅癥狀;
2.皮膚感受覺呈現明顯的激惹征,尤其是痛覺異常敏感;
3.皮膚損害初起皮膚潮紅,繼而出現簇集性粟粒大小丘疹、丘皰疹,迅速變為水皰,皮損沿神經呈單側分布,排列呈帶狀;
4.神經過敏痛為本病主要的特征,疼痛的性質大多數為劇烈的自發性刀割樣痛、閃電樣痛或燒灼樣痛,坐臥不安,夜不能寐。
缺血性中風
臨床表現
1.常突然起病,一側肢體活動不利,口眼歪斜,流口水,吃東西掉飯粒,拿不了筷子;
2.部分病人發病前有肢體麻木感,說話不清,一過性眼前發黑,頭暈或眩暈,惡心等短暫腦缺血的癥狀;
3.半身不遂可以是單個肢體或一側肢體,可以是上肢比下肢重或下肢比上肢重,并可出現吞咽困難,說話不清,惡心、嘔吐等,可伴頭痛、眩暈、耳鳴,嚴重者很快昏迷不醒。
失眠
臨床表現
1.輕者入睡困難或睡而易醒,醒后不能再睡,重者徹夜難眠;
2.常伴有頭痛、頭昏、心悸、健忘、多夢等癥狀。
過敏性鼻炎
臨床表現
1.有半年以上典型的過敏病史;
2.噴嚏:每天數次陣發性發作,多在晨起時或夜晚接觸過敏原后立刻發作;
3.清涕:為大量清水樣鼻涕,有時可不自覺從鼻孔滴下;
4.鼻塞:輕重程度不一,間歇性或持續性,單側、雙側、或兩側交替,表現不一;
5.鼻癢:大多數感覺鼻內發癢,花粉癥可伴有眼睛、外耳道、軟腭等處發癢;
6.有不同程度的嗅覺減退。
蕁麻疹
臨床表現
1.突然發生大小不等的、紅色或白色風團,數小時后又迅速消失,并不斷成批發出。每日發生一批或幾批,持續一周至一個月左右停止發生;
2.慢性者反復發作,長達數周,數月甚至數年;
3.粘膜也可受累:發生在胃腸道可有腹痛及腹瀉,如生在喉頭粘膜可有悶氣、呼吸困難,甚至引起窒息;
4.常有進食某種蛋白質類食物史或藥物過敏史。如魚、蝦等海鮮;或對冷空氣過敏;或體內有腸寄生蟲、慢性病灶;或和日光,熱,摩擦和壓力等物理因素有關。
頸椎病
臨床表現
1.頸型:頸部癥狀如枕項部疼痛,肌肉僵硬,活動受限,局部壓痛;X線提示生理曲度變化及不穩;除外頸部其他疾患;
2.神經根型:其主要癥狀病變在頸5以上者可見頸肩痛或頸枕痛及枕部麻木等;在頸5以下者可見頸僵,活動受限,有一側或兩側頸、肩、臂放射痛,并伴有手指麻木、上肢發沉、無力、持物墜落等癥狀;
3.椎動脈型:常見癥狀為當頭頸活動到某一位置時,突然發生眩暈及下肢麻木無力而摔到,意識往往清楚;椎動脈造影對診斷有幫助;
4.交感神經型:主要表現為主觀癥狀,如枕部疼痛、頭沉、頭暈或偏頭痛、心慌、胸悶、肢涼或手足發熱、四肢酸脹等;
5.脊髓型:其臨床表現可見上肢或下肢、一側或兩側的麻木、酸軟無力,頸顫臂抖,甚者可表現為不同程度的全痙攣性癱瘓,如活動不便、步態笨拙、走路不穩,以至臥床不起,甚至呼吸困難,四肢僵硬等;
6.其他型頸椎病:其它型如食道型頸椎病,頸椎椎體前鳥嘴樣增生壓迫食道引起吞咽困難等;此經食道鋇劑造影可證實。
腰椎間盤突出癥
臨床表現
1.常有腰部外傷、慢性勞損或感受寒濕史;
2.腰痛:腰部及臀部感覺疼痛不適;
3.一側下肢或兩側下肢麻木、放射性疼痛,咳嗽噴嚏時疼痛加重。
肩周炎
臨床表現
1.大部分有外傷、勞損及受涼史;
2.肩痛:常常夜間加重,不敢患側臥床,疼痛多向周圍放射;
3.肩關節活動時疼痛,受限明顯,有時出現梳頭、洗臉、穿衣服不便;
4.肩前、后、外側可有壓痛;
5.嚴重者肩部肌肉萎縮等。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
臨床表現
1.膝關節疼痛或僵硬感,行走和上下樓梯時疼痛明顯;
2.膝關節活動受限,腫脹,行走時膝關節搖擺不穩;
3.晨僵,清晨一開始活動時,感膝蓋發硬、沉重、遲鈍且有點痛;
4.膝關節活動時有骨響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