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男人想讓一個女人心儀自己很容易,尤其是一個老男人想讓一個比自己小十幾歲的女人心儀就更容易,幾乎不費什么吹灰之力,只要不智障就夠了。但要想讓她的母親賞識,就有難度了。
老男人身上有很吸引小女生的特質(zhì),單是“老男人”這三個字就夠小女生喝一壺的,那來自對閱歷的憧憬和對滄桑感的羨慕,會讓小女生產(chǎn)生一種假如跟那些有故事的人產(chǎn)生瓜葛就會增值的錯覺。但這一套在老女人那里就不管用了,尤其是離過婚的老女人。西門慶那樣會耍手段的風流男人,見了王婆,剛對幾句話,就敗了下風。
張靚穎的媽媽反對女兒嫁給馮軻,內(nèi)情外人并不了解,但是,從她的公開信里,可以看出她是個保守又有文化素養(yǎng)的人。
張媽媽的語文很好。她的公開信開頭就寫,“多年來有件很重要的事一直郁積在我的心里,令我寢食難安”,“寢食難安”會用的還比較多,“郁積”會用的就沒幾個了。至于“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嘆風塵”,就更不是一般人能寫出來的了。
不要小看語文好的人。語文好的人多半都有火眼金睛。有個北大教授講過,一輩子的成就取決于語文。例如,“那個報道里說,靚穎會邀請部分親朋好友參加婚禮,現(xiàn)在,我屬于親朋好友里的親?還是朋?還是好友呢?”——張媽媽吵起架來,真是令人難以反駁。
今天晚上五點多,張靚穎微博發(fā)了一條回應。但這條回應并不真誠。——很簡單的一點,她沒有轉(zhuǎn)發(fā)媽媽的原微博。
張靚穎只說,“我可以理解她愛我的心,也會繼續(xù)耐心地跟她解釋,就像我這兩年來一直在做的一樣。”——這是明顯的假話,如果真的愿意耐心向媽媽解釋,最好是私下溝通,在達成共識后——哪怕只是暫時的共識也好——由媽媽再發(fā)出一封公開信表示家人內(nèi)部開始溝通了。
但張靚穎并不是溝通的做法,她在微博上對廣大網(wǎng)友說,會耐心向媽媽解釋,卻連媽媽的原微博都不轉(zhuǎn)。
也許媽媽是錯的,她不該干涉女兒的婚姻,但即便媽媽錯了,在公開的場合,女兒表露對媽媽的歉意——即便只是因為令媽媽傷了心,而不是因為對錯,就足夠值得先低下頭來。
張靚穎沒有如此。
她的回應里沒有一句對媽媽表示歉意的話。甚至連她和媽媽關系如何都沒有談到。媽媽的公開信里會回憶靚穎小時候,會說,“靚穎喜愛唱歌,從小就是,每每放學回來,窗外就會傳來她的歌聲,我就知道她回家了。”而張靚穎的回應里,完完全全都是在和網(wǎng)友對話——向網(wǎng)友解釋媽媽的種種質(zhì)疑有何等不必要。
我始終以為,一個三十歲的女人,在對待母親的時候,應該像戀愛中的男人對待女人那樣——哪怕她錯了,也要自己先認個錯,撫慰好了她的情緒,再跟她講道理,尤其是在當著別人的面的時候。這不是對錯問題,而是是否尊重的問題。而張靚穎是怎么講的呢?
她講,“我媽媽是個單純的人,請不要再利用她的情緒,她不懂輿論的傷害,也不懂做事的后果。” 這里的單純,意思是傻。——我媽媽是很傻的人,她不懂做事的后果,你們不要傷害她。
不是輿論在傷害張靚穎媽媽,是她自己在傷害媽媽。她不愿意跟媽媽溝通,認為媽媽什么都不懂。股權變更那些事情,張靚穎肯定知道,但媽媽不知道,顯然是她當時懶得讓媽媽知道。她現(xiàn)在在回應里解釋房貸的事,解釋股權變更的事,并不是要跟媽媽解釋,她是要跟廣大網(wǎng)友解釋。媽媽干涉不了她,而網(wǎng)友心目中的形象會影響她的事業(yè)和收入,就是這么簡單。
張靚穎情商不高。她去年在演唱會上求婚,給了馮軻一個難堪的結(jié)果,那不是求婚,那是逼婚。很難說是張靚穎媽媽不懂做事的后果,還是張靚穎不懂做事的后果。
張媽媽在公開信里說,“請大家?guī)臀以u評理、拿個主意,相信大家可以理解一個母親的心情。” 張靚穎的回應則說,“我的家事,我會自己處理和溝通,就不麻煩大家了。”
可想而知,如果不是張媽媽發(fā)出公開信,張靚穎可能根本不會跟她溝通。所謂的“會繼續(xù)耐心地跟她解釋”,只不過是在面對千萬網(wǎng)友時不得不在乎自己的形象,她在乎自己在網(wǎng)友心目中的形象遠遠比在乎媽媽的感受更多。同時,她在乎馮軻的程度又遠遠比在乎自己在網(wǎng)友心目中的形象更多。她去年當眾求婚,傷了一大批男粉絲的心,我一位前同事,當時就崩潰了。
在張靚穎心中,排名是這樣的:馮軻、成千上萬的觀眾、媽媽。
很有理由理解馮軻為什么發(fā)聲明說,愿把所有財產(chǎn)轉(zhuǎn)移到張靚穎名下,因為張靚穎就是他的,張靚穎媽媽已經(jīng)沒有辦法再把張靚穎從他手里奪走。這是一個單親母親的悲劇。
馮軻聲明最后說,“希望我能夠處理好這次家庭危機”。實際上,馮軻并不打算處理家庭危機,他只是想處理好公關危機。家庭的問題對馮軻張靚穎而言,微不足道。兩人婚事在網(wǎng)上公開前張媽媽沒有收到任何通知就是證據(jù)。
這真很過分。無論你的媽媽如何反對你的婚姻,她也不該成為全世界最后一個知道你婚事的人。你可以在瞞著媽媽的同時瞞著全世界,但不該在連對全世界都不瞞的時候,還瞞著媽媽,讓她在得知你婚訊時,和其他吃瓜群眾沒有兩樣。這是最傷害人。和一個人關系疏遠的最直接證據(jù)就是,你有了重要的事情,不會第一時間告訴她。做到這種地步,就不要談溝通了,因為連基本的誠意都沒有了。
但張靚穎說,她還會努力和母親溝通,“就像我這兩年來一直在做的一樣”。
不知道她會不會。
總之,一樁得不到媽媽祝福的婚姻,很難想象它會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