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有沒有冬天
北魏時期,還有一個比李脩(見上期微文)更牛叉的醫生,徐謇。
徐謇,字成伯,祖籍南北朝北魏東莞(今山東諸城),生活在丹陽(今安徽當涂)。父親徐叔響是當時名醫。徐謇與兄長徐文伯,皆善醫術,承襲家業,名氣都很大。
有一天,徐謇同志因為什么事從丹陽到青州去,正趕上慕容白曜帶兵平叛,慕容白曜順手捉了徐謇,送往北魏京城,準備去當奴隸。
不過,畢竟是個醫生,還是有點利用價值滴!
北魏獻文帝想試驗一下徐謇的能耐,看他到底行不行,不行就去當苦力。于是乎,將病人放在帷幕中,讓徐謇隔幕診脈。徐謇不但將病人的病情一五一十的說得極準,而且連病人的氣色都猜中了,厲害!
因為高水平的診斷藝術,徐謇從此受到獻文帝的寵幸,封為中散,后遷內侍長。這些都是古代官名,了解就行。
文明太后常常詢問醫藥方書,但是,徐謇卻比不上李修那樣被重用。徐謇配藥治病的方法,比李修還要精妙,療效也更好。
但徐謇性情古怪,如果不合他的心意,雖貴為王公貴族也不給治療。很有個性,佩服。
孝文帝后來知道徐謇的醫術很高明,遷都洛陽后,漸漸地對徐謇就好了起來,如果皇帝身體小有不適,或者皇帝寵愛的女人馮昭儀有病時,都讓徐謇去治療。又任命徐謇為中散大夫,轉任侍御師。
徐謇得到老大信任,很想為老大做點事,想讓皇帝活久一點,徐謇開始替孝文帝配制金丹,當時煉丹藥非常流行,可以說瘋狂。徐謇一心想找到延年益壽的方法,便到嵩山居住,采集各種物品,可是,天不遂人意,徐謇歷經一年沒有什么成就,便告停止。
太和二十二年,皇帝巡視懸瓠,不幸得了重病,就急速召來徐謇,讓他從水路到行宮,一天一夜走了幾百里。到行宮,診斷治療很有效果。大功一件。皇帝的病已有好轉,滿朝文武皆大歡喜。
太和二十二年九月,病剛剛好的孝文帝從豫州出發,到達汝水邊,專門設宴犒勞徐謇,召集百官一起,讓徐謇坐在上席,將美酒佳肴一樣樣地擺放到他面前,命令左右宣布徐謇挽救皇帝于疾病危重之際的起死回生的功勞,并下詔書褒揚。
詔書寫道:
精神無主,人的身體就會不適,情緒不穩,必然會損害身體。朕日理萬機,長期致力于改善國運,不敢絲毫懈怠,身心疲憊不堪。終于仲秋染上疾病,心神容顏頓時衰竭,元氣虛弱,人體消瘦,朕深深地感到不安。
好在御醫、右將軍徐謇同志星夜趕來為朕治療,處方診治用盡了上好的藥物,付出了他的努力和精湛的醫術,絕盡全力,最終使朕得以康復,過去長時間無法治愈的痼疾也得以痊愈。
他的功勞和付出,應該得到獎賞。昔日晉武帝患了重病,程和為他治療,晉武帝給他獎賞并封官爵,給與他極大的恩寵。
朕的病比晉武帝更重,朕的事業比晉武帝更為艱巨,怎么能不對徐謇加倍的賞賜呢?應該順應眾望,給予徐謇重賞。
雖然徐謇已經在朝為官,期間起起落落,雖有所提升,但遠遠不夠,以他的舊職來衡量現在的待遇,應該需要更大的官職。
朕封徐謇為大鴻臚卿、金鄉縣伯,食封邑五百戶,賞錢一萬貫。
下了一詔,皇帝覺得細節不夠清楚,再下一詔補充:
所賞賜的錢絹、各種物品、奴婢、牛馬,賞賜豐厚,都通過朝廷送達,咸陽王、元禧等諸位親王也各有酬贈,都達到千匹。
隨后,徐謇隨皇上到鄴城,皇帝還是不斷發病,其實病情只是得到控制而已,因此,徐謇早晚侍奉在皇帝身邊。
第二年,跟隨皇上到馬圈,皇上病情加重,皇帝抑郁寡歡,常常對徐謇諷刺和訓斥,甚至還會鞭打他,還好運氣不錯,徐謇終究沒被打死。
徐謇沒死,但皇帝還是死了,皇帝死后,徐謇隨著皇帝的靈柩回到洛陽。
給老百姓看病,雖然得不到賞賜,卻得到口碑;
給老百姓看病,雖然得不到官爵,卻得到舒坦;
給老百姓看病,雖然得不到封邑,卻得到擁戴;
給老百姓看病,雖然得不到車馬,卻得到自我。
給老百姓看病,您的病人千千萬萬,看到的疾病形形色色,您的醫術勢必提升;給皇帝看病,整天面對的是一個病人(皇帝),沒有更多對照,加上皇帝性情怪異多變,您的醫術只降不升。慎之慎之。
徐謇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并適當用湯藥調養身體,年紀快八十高齡但鬢發不白,精力充沛。
正始元年,老先生以八十高齡升任光祿大夫,加封平北將軍,原來將軍也可以這么來的,不是打出來的。不久,徐謇就死了。
延昌元年,皇帝追徐謇為安東將軍、齊州刺史,謚號靖。
明·李濂《醫史·徐謇傳》
讀
書
才叔細讀中醫內科學
高源明作品
畫
蕉陰覓句圖
高源明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