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板BIOS刷新方法 coms 設置
分類: 電腦 | 被3人轉藏 | 2009-09-16 17:47:40
口袋提示:如何一鍵收藏網頁的正文?
刷新主板BIOS方法其實無外兩種:一種就是在DOS環境下用軟盤操作,而另一種就是在Windows操作系統下使用專用的BIOS刷新軟件來刷新主板BIOS。就方便而言,當然是在操作系統下完成刷新更加簡單便利。下面筆者就來介紹一下在Windows操作系統下如何刷新主板BIOS。
預熱
現在新硬件層出不窮,BIOS不可能預先具備對如此眾多的硬件的支持。還有就是對于新出品的主板,其自身還需要在不斷地完善,這時就需要更新BIOS的內容了。刷新主板BIOS后通常能提高主板的兼容性,使主板支持更多的新硬件,解決一些兼容性方面的BUG,有的時候還能增加一些主板功能。 在文章開始之前,我們先來簡單了解一下BIOS的含義:BIOS(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即基本輸入/輸出系統,存放在主板上一芯片中。其中的Firmware(固件)代碼決定了系統對硬件支持、協調的能力。
既然我們知道了刷新BIOS的好處,那我們就進入今天的正題:刷新BIOS文件的方法。
DOS下刷新BIOS
1. 制作一張純凈的DOS系統啟動盤,軟盤中僅保留Msdos.sys、Io.sys、Command.com三個文件。
2. 將新版本BIOS文件和刷新工具拷貝到軟盤中。Phoenix-Award BIOS所對應的BIOS刷新程序為“Awdflash”,AMI BIOS所對應的BIOS刷新程序為“Amiflash”。
3. 使用啟動盤引導進入DOS模式,當見到“A:\>”提示符后,從鍵盤輸入“Awdflash.exe”或是“Amiflash.exe”命令,按屏幕提示開始BIOS刷新。
回顧在DOS環境下刷新BIOS的整個過程,軟驅與軟盤是必需的。但大家都知道,現在攢機誰還會選擇“雞肋”般的軟驅呢。當然我們還可以將BIOS升級文件及刷新工具備份在硬盤內,然后使用光盤啟動在DOS環境下再刷新BIOS,但這樣做會有不確定因素產生,有可能導致刷新失敗。
現在有許多主板廠商都推出了在Windows操作系統下更新BIOS的軟件,比如:華碩主板的Update ,MSI主板的 LiveUpdate3, 磐正主板的Magic Flash,Abit升技主板uGuru工具等。
一般說來,比較知名的主板廠商基本上都推出了操作系統下更新BIOS的軟件,但一些小主板廠商就沒有這些特別的服務了,這時我們怎么辦呢?沒關系,我們還有件法寶,那就是由BIOS供應商所提供的Windows操作系統下的刷新程序。
主板使用的BIOS主要有兩種:Phoenix-Award BIOS和AMI BIOS。現在對應這兩種BIOS的Windows操作系統下的刷新程序都有,只要你確定了你的BIOS屬于哪家廠商就可以進行刷新了。
BIOS刷新軟件介紹
如果要檢查我們主板采用的是何種BIOS,可以查看主板說明書,查閱主板的型號及相關信息。除此以外,還有很多測試軟硬件系統信息的工具可供我們使用,例如EVEREST,這是一個硬件系統測試工具,它可以詳細地顯示出計算機各方面的信息。
對于使用AMI BIOS的主板,需要使用的刷新軟件就是AMI_winflash。
軟件使用起來也是相當簡單。先到主板網站上下載主板最新的BIOS文件,然后打開AMI_winflash軟件,點擊軟件左上角的“File”,在新出現的工具欄中點擊“Load BIOS && Flash”,隨后找到下載的BIOS文件,按下回車鍵即可。
使用Phoenix-Award BIOS的主板,需要使用的刷新軟件是WinPhlash。WinPhlash采用中文界面,直觀明了。首先我們要做的是保存原始BIOS文件:在“為現有的BIOS指定備份文件”下的欄框內輸入你要保存的BIOS文件名,再指定存儲路徑。然后再在“指定新的BIOS文件”下欄框內指定你所要刷新的BIOS文件,最后點擊文件界面下方的“刷新BIOS”即可。
BIOS刷新注意事項
1. 在DOS下使用BIOS刷新程序時,一定要在純DOS環境下,即便用光盤啟動也只能使用只包含DOS程序的啟動盤。
2. 在Windows操作系統下修改時,運行刷新BIOS程序時,一定要關閉殺毒及防火墻等內存駐留程序。另外在刷新過程中一定要不重啟系統或斷電,否則將造成BIOS錯誤,而無法啟動機器。
3. 下載BIOS文件時一定要確認對應主板的PCB版本號,不同批次的同型號主板PCB版本號是不相同的,千萬不要搞錯。
4. 雖說筆記本電腦也可以采取刷新修改過的BIOS文件來變相提升性能(刷新修改過的BIOS文件能夠提升板載顯卡的運行頻率),但由于保修的序列號一般都被記錄在BIOS文件中,如果刷新后被覆蓋,那么質保就成了問題。 刷新失敗后的修復
刷新BIOS或修改BIOS有一定的危險性,所以一定要慎重。對于刷新BIOS失敗,一般可以采取軟、硬兩種辦法來解決。
軟方法:利用Boot Block修復BIOS
刷新主板BIOS失敗后的電腦在開機后仍然有讀軟驅的動作,并且軟驅燈還亮,這就證明了BIOS里的Boot Block(根區)還沒有損壞,你還可以利用Boot Block(根區)讓BIOS執行可引導軟盤上的Autoexec.bat文件來修復BIOS(Boot Block(根區)是BIOS里面的一部分,一般情況下,是不會被刷新的)。當我們開機后,計算機會首先執行根區的程序,如果此時BIOS完好無損的話,計算機就會正常引導。但如果發現BIOS程序受到破壞時就會啟用根區程序,但這時只支持軟驅啟動和ISA顯卡顯示,但現在的主板還有多少具備ISA插槽呢。所以我們只能使用軟驅來“摸黑”修復BIOS。
Award BIOS的修復
在另一臺電腦上制作一張純DOS啟動盤(僅保留Msdos.sys、Io.sys、Command.com三個文件),然后把BIOS刷新程序awdflash.exe和BIOS數據文件*.bin拷貝到啟動盤里。打開記事本,輸入awdflash *.bin /py/sn/sb/cd/cp/r,另存為Autoexec.bat文件,拷入啟動盤中。
將做好的啟動盤插入到軟驅中啟動電腦,系統開始讀軟驅,在軟驅停止讀盤后,系統自動重新啟動電腦。
Awdflash后綴指令所代表的意義:“/py”表示自動執行刷新程序 ;“/sn”表示不備份舊的BIOS文件;“/sb”表示刷新時強行跳過BIOS根區;“/cd”刷新BIOS后立即清除DMI數據;“/cp”在刷新結束后,立即清除即插即用數據(ESCD);“/r”表示刷新BIOS結束后自動重啟。
AMI BIOS的修復
將備份好的BIOS文件保存在空白磁盤上,然后更名為“AMIBOOT.ROM”將軟盤插入軟驅中,啟動計算機時,同時按住“Ctrl”和“Home”鍵,到聽見軟驅開始讀盤為止。這時,AMI BIOS的引導模塊會自動從軟盤中讀取“AMIBOOT.ROM”進行刷新,完成后主機會發出提示音,這時取出磁盤并重新啟動機器即可。
硬方法:采用“熱插拔”修復BIOS
如果連BIOS里的Boot Block都損壞了,那我們還可用“熱插拔”的方法來修復BIOS。
這樣做的前提是必須找到與你同型號的主板。
觸摸機箱機殼釋放掉身上的靜電,然后打開機箱,取下主板上BIOS芯片。打開另一臺相同主板的電腦主機,啟動到DOS狀態。現在我們要做的就是將正常的BIOS芯片取下,再將刷壞的BIOS芯片插到主板上,用awdflash或是Amiflash軟件將正確的BIOS文件刷到損壞的BIOS中。
“熱插拔”一切操作都是在帶電的情況下進行的,手上“功夫”不利索的朋友不要輕易嘗試。
修改硬件設置的確具備一定的危險性。但通常時候,正確操作后出現問題的概率是相當低的,即便是失敗也有挽救的辦法。對于DIY愛好者來說,沒有什么困難能阻礙他們改造硬件的熱情,沒有什么能比征服自己的電腦更有趣了。
一.了解CMOS設置
那怎么進入CMOS設置呢?在開機時,屏幕上常有這樣的提示,它是說“按DEL鍵進入CMOS設置”

我們在這時候按鍵盤上的DEL鍵。現在看到的就是CMOS設置的界面了。
不同的電腦可能有不同界面,但常見的也就是AWARD、AMI、Phoenix等幾種。界面形式雖然不同,但功能基本一樣,所要設置的項目也差不多。這是AWARD的CMOS設置畫面,是最常見的一種。其實你只要明白了一種CMOS的設置方法,其它的就可以觸類旁通了。
在主界面的下面有很多個參數需要設置,大部分項目本來就已經設置了正確的參數值,或者說許多選項對電腦的運行影響不太大,所以一般我們只要注意幾個關鍵項就可以了。
通常,我在設置CMOS時,只簡單地做以下幾步:
1、設置出廠設定值
2、檢測硬盤參數
3、設置軟驅
4、設置啟動順序
5、如果有必要可以設置密碼
二、設置出廠設定值
第一步:設置出廠設定值。
你看,這一項“LOAD SETUP DEFAULTS”是“調入出廠設定值”的意思,實際上就是推薦設置,即在一般情況下的優化設置。
將光標用上下箭頭移到這一項,然后回車,屏幕提示“是否載入默認值”。
我們輸入“Y”表示“Yes,是”的意思,這樣,以上幾十項設置都是默認值了。
如果在這種設置下,你的電腦出現異常現象,可以用另外這項“Load BIOS Setup” 用來恢復 BIOS 默認值,它是最基本的也是最安全的設置,這種設置下不會出現設置問題,但有可能電腦性能就不能得到最充分的發揮。
三、自動檢測硬盤
第二步:自動檢測硬盤。
將光標移到這一項,回車,電腦自動檢測硬盤。這是電腦檢測到的硬盤參數。
這是電腦檢測到了主硬盤,它可以以三種方式設置:如果你的硬盤是6.4G的話,選NORMAL模式你只能用到528M;選LARGE模式,只能用到2.1GB;而實際使用中我們都選LBA 模式。選“Y”這是電腦的推薦選項。
你看,主硬盤參數設置好了。因為這臺電腦只有一個硬盤,所以下面我們就按ESC鍵,取消檢測。
這臺電腦能接四個IDE設備,簡單的說可以接四個硬盤,它們分別是這四種接法。通常,我們只有一個硬盤,一般設置為第一種,其它的就略過。
如果我有兩個硬盤,那么接著再像這樣設置一下就可以用了。
設置完硬盤后,我們先按ESC鍵退出硬盤檢測項,你看,回到了剛才的主設置畫面。
四、設置軟驅
第三步:設置軟驅。
將光標移到第一項STANDARD CMOS SETUP上,按回車。
這是日期、時間。現在我們可以調節它們。
這是硬盤情況,剛才我們檢測到的硬盤參數在這里可以看到,這時只有一個硬盤,4335M,有時我們安裝了多個硬盤時,想去掉一個硬盤,就要在這里操作,將光標移動到這里,然后按Page up,將其選擇為NONE即可。
這是軟驅設置。你看,這臺電腦只有一個1.44M軟驅,我們就把光標移到這一項,按“Page Up”和“Page Down”鍵來改變。你看,這是“1.44M, 3.5 英寸”。
然后按ESC鍵退出這一項。
五、設置啟動順序
其實,設置完了硬盤和軟驅,電腦就可以正常工作了。但通常,我們還要考慮從A盤啟動還是C盤啟動的問題。
將光標移到第二項“BIOS FEATURE SETUP”,回車。
這一項Boot Sequence 就是指電腦的啟動順序。
如果設置成C,A,也就是先用硬盤啟動,就是電腦啟動時從硬盤的引導區讀取系統信息而使電腦開始工作,這時無論A盤上插沒插系統盤,電腦都不予理會,只從C盤啟動。就跟你剛才說的情形一樣。
如果設置成A,C,則電腦啟動時就會先檢查A驅動器中插沒插系統盤,如果插了的話,電腦就從軟盤中讀取DOS系統信息,啟動電腦;
如果我們插入的不是系統盤,則電腦提示出錯,讓我們插入正確的系統盤;如果電腦發現A盤中沒有插入軟盤,則電腦從C盤啟動。
設置先從A盤啟動,在我們給新電腦安裝軟件時就會發揮作用了。
比如,給一塊新硬盤上安裝軟件,如果硬盤上還沒有安裝操作系統,從C盤電腦是無法啟動的。即使插了系統軟盤在A驅中,如果電腦不去讀A盤,也沒有用,這時就要設置成從A盤啟動了。
還有,有時硬盤上有了病毒,我們要殺毒,或者說要查毒,有時就要從A盤啟動。
保存一套絕對沒有病毒的系統盤是很重要的,而且一定要加上寫保護。當我們把操作系統安裝完后,就改為從C盤啟動,這樣可以加快啟動速度。
現在我們把它設置成“A,C”啟動方式。
六、設置開機密碼
在CMOS里有兩個設置密碼的地方。一個是高級用戶密碼,一個是一般用戶密碼。
電腦在啟動時會詢問一個密碼,回答其中一個密碼電腦就可以啟動;如果要進入CMOS設置則需要高級用戶密碼。
電腦將CMOS設置認為是高度機密,防止他人亂改,而高級密碼比用戶密碼的權限就高在CMOS的設置上。
簡單地說,如果兩個密碼都設好了,那么用高級密碼可以進入工作狀態,也可以進入CMOS設置,而用戶密碼只能進入工作,也能進入CMOS修改用戶自身的密碼,但除此之外不能對CMOS進行其它的設置。如果只設置了一個密碼,無論是誰,都同時擁有這兩個權限。
將光標移到密碼設置處,回車,輸入密碼,再回車,電腦提示重新再輸入密碼確認一下,輸入后再回車就可以了;如果想取消已經設置的密碼,就在提示輸入密碼時直接回車即可,電腦提示密碼取消,請按任意鍵,按鍵后密碼就取消了。
特別注意,一旦設置了密碼,就要牢牢記住。如果你給電腦設置了開機密碼,又把它忘了,你就無法使用電腦工作了,這會很耽誤事情。
要是真的忘記了密碼,無法啟動電腦了,對于高手來說,拆開電腦主機然后進行CMOS放電,就可以讓電腦將密碼忘掉,但這要找對電腦硬件非常熟悉的人而且要參照主板說明書才可以辦到,而且,CMOS在忘掉密碼的同時,把所有設定好的值也都忘掉了,必須重新全部設置。最好把密碼記牢了!
七、保存設置并退出
還有最關鍵的一步,就是要將剛才設置的所有信息進行保存,選擇 “SAVE & EXIT SETUP”這一項,它是保存并退出的意思。
如果你不想保存剛才的設置,只是想進來看一下,那就選擇“EXIT WITHOUT SAVING”。它表示退出不保存,那么本次進入CMOS所做的任何改動都不起作用。
在這里,我們選擇保存并退出,回車,電腦提示我們確認,我們輸入“Y”即可。
電腦重新啟動,這樣設置就完成了。
這樣電腦就可以正常工作了,如果沒有特殊情況,一般CMOS設置就不必改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