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僅供學習、參考,不能替代醫囑和處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劑,必須在中醫師當面辨證指導下來借鑒、應用,切勿盲目嘗試。)
本文理論依據:《中醫婦科學》、《中醫藏象生理學》
你好,我是中醫人,文君然。
今天這篇文字,我想和你聊聊,中醫用補益脾腎的方法,治療女子難言之隱的故事。
到底是什么難言之隱呢?
這就是陰道排氣。這是一個多見,但大多數患者不去就醫,或者難于就醫的問題。
我給你說一個真實的醫案故事。
話說有這么一個女子,當時是30歲,本職工作是一個教師。
大概從兩年前開始,她發現自己有氣體,每每從陰道排出。體位改變或者身體活動的時候,就容易這樣。什么時候嚴重呢?勞累之后。
就因為這個事兒,她日常活動小心翼翼,起來坐下,行走干活,都不自如。
與此同時,她的白帶還偏多,小肚子那里經常有脹氣的感覺,食欲一般。腰,也總是酸痛酸痛的。
如何才能緩解這個尷尬呢?她曾經到婦科去看。當時大夫就說,這是正常生理現象,無需管它。只要不影響工作和生活,就沒事兒。
但是患者自己覺得,這個事兒不管不行,因為它出現得太頻繁。于是,她決定投中醫治療。
刻診,見患者脈象細弱,舌質嫩。
在了解到這些以后,醫家給開了一張方子。但見——
黨參20克,黃芪20克,當歸15克,白術15克,炙升麻6克,柴胡3克,炙甘草10克,陳皮10克,熟地15克,菟絲子20克,續斷15克,枳殼15克。
所有這些,水煎服。
結果如何?患者服用3劑以后,陰道排氣現象有了很大改善。腹脹和腰痛,也有所減輕。
這個時候,原方基本不變,再投4劑,鞏固治療。到最后,患者諸證悉平,完全恢復正常。
這就是醫案的基本經過。我給你敘述完了。
這里面是怎么回事呢?
很顯然,患者的問題,屬于脾腎不足。
首先,你看患者的舌脈,是舌質淡嫩,脈象細弱。這是典型的虛弱癥候。哪兒虛呢?繼續看,患者平素腰酸,可見腎虛,腰部失養。另外,食欲差、小腹部總是發脹,白帶還多,可見是脾氣虛弱,甚至是脾虛下陷。脾虛下陷,所以小腹發脹。脾虛濕盛,所以白帶量多。
最關鍵的是,女子陰道排氣過多這個事兒,中醫看,和脾虛和腎虛,都有密切關系。比如說,像脾氣虛弱,中氣下陷,那就意味著患者整個的臟腑筋膜兜不住了,它開始往下墜。于是,氣往下走,從陰道排出。腎虛,也和它有關系。腎,司前后二陰。腎主封藏。腎虛,封藏失職,前后二陰不得固密,所以氣體得以前出。
因此,從患者的整體情況看,他善于典型的脾腎不足,中氣下陷。要想改善,就得補脾益氣,強腎固本。
你來看當時醫家的配伍——
黨參20克,黃芪20克,當歸15克,白術15克,炙升麻6克,柴胡3克,炙甘草10克,陳皮10克,熟地15克,菟絲子20克,續斷15克,枳殼15克。
這里有補中益氣湯的影子。其中黨參、黃芪、白術用于健脾益氣。升麻和柴胡,用于提升中氣。陳皮和枳殼,用于理氣。要想氣升,先得讓氣動起來,故而行氣。行氣必然行血,因為血為氣之母,所以這里用當歸行血。
這些,是在打理脾。接著,用熟地、菟絲子和續斷,來補腎固本,強腰膝。
這就是基本的用藥思路。我給你敘述了一遍。
看到這里,也許有人會說了,文老師,你講這個干嘛啊?
原因在于,有讀者朋友,在后臺向我提出過這個問題。當時我說,三言兩語講不明白,故而我今天仔細說說。而且,我能感受到,這位讀者朋友和其他類似的患者一樣,屬于有苦難言,羞于就醫,羞于訴說,于是就對著手機,在文老師的專欄后臺上去說……
我覺得,這個事兒需要重視。實事求是地說,陰道排氣(中醫稱謂陰吹),偶爾出現,不算異常,也確實可以看成是單純的生理現象。但是,它如果經常出現,給人帶來很大不便和尷尬,同時伴隨其他身體不適,那就得積極治療。中醫在這方面,是有一定認識和積累的。文老師此文,就是給這類有苦難言的朋友,提供一點就醫方面的建議。讓大家在理性上,對這個毛病,有一定的認識。
至于說我們引述的驗案和驗方,就留給您參考。非專業讀者,必須在中醫師辨證指導下來借鑒、應用。
好了。這個事兒,我就說這么多吧。文老師感謝你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