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干久咳,潮熱盜汗,腰膝酸軟,燥邪傷人,是肺腎陰虛,一個中成藥肺腎同補就好
燥邪最傷人之陰,而肺腑首當其中,肺喜潤惡燥,肺中陰液受損,人就會感覺口干、咽干、鼻干癥狀,嚴重了還會出現咽痛、干咳、便秘、鼻出血、皮膚瘙癢,起皮、失眠煩躁等問題 ,燥邪還會傷腎陰,腎陰是全身陰液之本,腎陰不足,就會出現眩暈耳鳴,潮熱盜汗,腰膝酸軟,五心煩熱,還有小便黃濁,尿頻,尿急,起夜次數多的情況。燥邪傷人于無形,我們該如何應對呢?有一個中成藥或可一試,名曰麥味地黃丸,又名八仙長壽丸,此丸是秋冬滋陰常用藥,且最擅長滋補肺腎之陰。麥味地黃丸:麥冬、五味子、熟地黃、酒萸肉、牡丹皮、山藥、茯苓、澤瀉。輔料為蜂蜜。麥味地黃丸是地黃家族的重要一員,所以也是小有名氣,它的組方很簡單,就是在就是在鼎鼎有名的六味地黃丸基礎上,加了兩味藥,麥冬和五味子,功效也從補腎變成了肺腎同補。麥冬和五味子這兩味藥,乍一看平平無奇,但內里卻是大有乾坤,它們主打補肺陰,所以非常適合燥邪傷肺的秋冬季節。麥冬,滋養清潤的一味好藥,方中以養肺為主,見過麥冬的人應該都知道,隨便拿一根放在嘴里嚼,都能入口生津,滿口汁水,足以說明滋陰生津的力道有多強大,麥冬味甘,微苦寒,歸心,肺,胃經,養陰生津可以潤肺,可以益胃,清養心神可以安神可以除煩,同時滋潤腸道可以通便,是治療肺胃陰虛,心煩失眠,腸燥便秘的一把好手。五味子,紅紅的果子,藥性酸,甘,溫,歸肺,心,腎經,五味俱全,唯酸味獨勝則,是一味主收澀的好藥,它在作用體現在多個方面,上焦能斂肺,可以起到止咳平喘的作用,下焦能滋腎,能起到固精和止瀉的作用,同時還能滋陰生津,以達到寧心安神的目的,當然它還能固表止汗,防止多汗虛汗。在本方中用來收斂肺陰和益腎為主。熟地黃滋陰補腎,填精益髓,山萸肉補益肝腎,收斂固澀;山藥滋腎益精,健脾益胃;澤瀉利濕泄濁,可緩解熟地的滋膩;牡丹皮清泄相火,同時調和山萸肉之溫熱之性;茯苓健脾利水滲濕,同時還能助山藥健運脾胃。好了,這就是麥味地黃丸,總共8味藥,五補三瀉,補藥重于瀉藥,所以全方以補為主,把損耗的肺陰和腎陰都能不足,同時還兼顧補肝陰。秋冬以燥邪為主,需要滋陰生津潤燥,所以麥味地黃丸也是適合秋冬常備的一個中成藥。下面這些情況都可以辨證用麥味地黃丸來調理。1、肺陰虧虛,干咳少痰,可用麥味地黃丸。肺喜潤惡燥,又與外界連通,一旦受到風燥之邪的入侵,肺就會首當其沖受影響,出現干咳少痰,或者干咳無痰,嚴重的還會有咳血絲,這個時候我們一定不要忘了麥味地黃丸潤肺止咳的作用;2、麥味地黃丸適用口干咽干,眼干鼻干,皮膚干起皮等,所有的干燥綜合征。干燥綜合征的總是會口干,口渴,一直不停的喝水卻不解渴,還是會咽干口干,還會出現皮膚干燥,瘙癢起皮的情況, 這也是陰虛體內的津液不足,無法滋潤我們的咽喉和皮膚,麥味地黃丸可以滋補肺腎之陰,所以可以很好的解決干燥問題;3、慢性咽炎,喉嚨不適麥味地黃丸也能滋潤。慢性咽炎中醫又稱為:喉痹,很多咽喉發炎的病人,去醫院做喉鏡,拍出來的片子,咽喉部位的血管清晰可見,這往往是由于陰液不足,虛火上炎引起的,虛火灼燒咽喉,把嗓子里的津液烤干了,所以慢性咽炎患者,會感覺嗓子里又干又痛,還會惡心干嘔異物感,這時就可用麥味地黃丸來滋肺陰,潤肺燥;4、長期的大便干結,便秘,通便藥不好使的,麥味地黃丸也可一試。中醫認為,肺與大腸相表里,所以肺之氣通于大腸,肺陰不足也會導致大腸里面的津液不足,從而導致便秘,所以我們同樣可以用麥味地黃丸來養陰生津,疏通便秘。5、小便發黃,渾濁,也需要麥味地黃丸來肺腎同調。中醫講肺為水之上源,如果上面受到了污染,那下源的水自然也會受到影響,這種情況往往是抽煙的人比較多見,因為抽煙會傷肺,會污染肺氣,從而導致小便黃濁,同時腎陰不足,下焦虛火也會引起小便黃濁,這類情況也要滋陰,肺腎同調,麥味地黃丸非常適合。6、麥味地黃丸調理尿頻,夜尿多,排尿不利,反響也很好。腎主生殖,也司二便,各種排尿不利的癥狀我們都要從腎來找原因,尿頻,夜尿多多為腎陰虛,麥味地黃丸可以肺腎同補的,腎陰不足導致的尿頻尿急,起夜多等情況也可以起到很好的調治作用。當然,還有潮熱盜汗,眩暈耳鳴,腰膝酸軟,形體消瘦,視物昏花,神疲乏力,手足心熱,消渴糖尿病等也是此方的辨證范疇,總之如果你陰虛,尤其是肺腎陰虛,秋冬季難受不適,一定不要錯過麥味地黃丸。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