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你缺乏職業(yè)精神
我曾遇到過一個很像《新喜劇之王》里的如夢和《喜劇之王》里的尹天仇的下屬。
這個人沒什么經驗,就像電影里,一個送外賣的忽然對導演說:“其實我是一個演員。”
更糟糕的,他的思維跳躍,邏輯混亂,說話常常前言不搭后語。
他也跟我說了電影里如夢說過的話:“如果你給我一個機會,我肯定不會讓你失望的。”
可惜我沒有像電影里的陳導演一樣,對他說:“你不用等,從現(xiàn)在直到宇宙毀滅,你都沒有機會”,我被他的熱情打動,真的給了他一個機會,因為廣告是一個需要熱情的行業(yè),否則加班這一關就過不了。
于是此后三個月的試用期,我為自己的這個決定而頭痛不已。
電影里的情節(jié),現(xiàn)實中我都遇到了。
電影里的如夢是一個非常認真非常執(zhí)著的龍?zhí)祝粓鑫浯驊颍瑢а葜碇币乙粋€表演“中絕招”的路人甲,如夢幸運得到了這個機會,卻一臉誠懇地反復糾纏于“我到底中了什么絕招”?
這種執(zhí)著,真的會讓人討厭。因為這就是一個一秒鐘的過場,卻要花幾分鐘的時間跟她講戲。于是導演助理罵她:“你是不是賤啊?做個反應要什么前因后果,回回都是你……”
現(xiàn)實生活中的他同樣很認真。開項目討論會,大部分人的毛病是“提不出問題的人”,唯有他一直在記筆記,提問題,可提的都是那些要花很長時間解釋,卻對推進工作沒有任何作用的問題。
他們還有一個特點——喜歡給自己“加戲”。
《喜劇之王》里的導演質問尹天仇:“你怎么死來死去都死不了啊?”尹天仇認真地解釋:“因為我設計的角色性格是比較調皮的,所以我內心的潛在臺詞是我不想死……”
靠,你不想死你就可以不死了嗎?
現(xiàn)實生活中,我讓他把我做完的PPT按模板統(tǒng)一一下格式,他老人家自作主張,加了很多極其幼稚的特效,害得我連夜改也沒刪干凈,在提案中,時不時有80年代風格的翻滾字幕和煙花效果音出來跟我“搶戲”。
看到這兒,很多人要懟我了:“不懂為什么不能問?有想法為什么不能說?你可以質疑我的能力,但你不能質疑我的熱情。”
沒錯,每個人都是從新人過來的,一開始都會提出幼稚的問題,常常會浪費團隊的時間精力,付出努力沒有回報也是家常便飯。
但接下來呢?大部分人都能恍然大悟,入門的都是最簡單的東西,不用想得太復雜,關鍵是把簡單的東西變得更熟練,新人的工作就是給團隊節(jié)省時間。
而如夢和尹天仇們不同,他們的大腦永遠是從“成功學”的角度分析問題,你跟他講“這個不重要”,他覺得你沒有理想;你跟他分析孰輕孰重,他覺得你low;你罵他一頓想把他罵醒,他覺得這是上天對他意志的考驗……
你永遠叫不醒一個陷入這套邏輯的人:
“機會不是留給努力的人的嗎?”
“對啊,失敗只能說明這不是你的機會嘛!”
“繼續(xù)堅持,你的機會一定會出現(xiàn)的!”
“對,我要更加努力,把我的簡歷發(fā)遍全中國。”
你只有像電影里的副導演一樣,把現(xiàn)實赤裸裸地擺在他們面前:“塑你大爺!看不見臉的,你以為你是主角啊?告訴你前因后果你懂嗎?懂你就不會在這兒做龍?zhí)琢耍 ?br>
這段臺詞,話糙理不糙,戳破了勵志片與現(xiàn)實生活的那道紙:不是所有的機會都值得去爭取,職場上大部分工作都是“看不見臉”的,你必須用20%的精力干完80%的工作,你才能有80%的精力投入到20%最重要的事情上。
更深刻的是后半句,“懂,你就不會在這兒做龍?zhí)琢恕保阄ㄒ粦撟龅模褪峭O聛硐胍幌耄瑸槭裁茨氵@么努力還是個跑龍?zhí)椎模?/p>
本文就是要分析一下這個“為什么”,這才是一個“聰明的努力者”該知道的事。
如夢在送外賣時,看到了一個劇組正在開會,每個人都又忙又餓,她不是趕緊送上外賣,而是反復向導演推薦自己。
也許有人覺得她很努力,但我只能“呵呵”一聲,送上三個字:不專業(yè)。
導演最后為什么會發(fā)火?“你不是送外賣的嗎?我現(xiàn)在要吃飯。”你送外賣的時候三心二意,我憑什么相信你能安守本份做好一個演員?
好吧,就算送外賣只是一個兼職,你的本職是演員,所以不想漏掉任何一個機會,那么我的評價變成四個字:更不專業(yè)
推銷自己是一種銷售,而只會死纏爛打的銷售,是最糟糕的那一種。
做銷售第一件事不是花時間說服人,而是找到值得花時間說服的人。現(xiàn)在的電話營銷第一遍都是機器人打的,有了回音之后才會有人工接待,就是為了用最低成本去篩選出有意向的客戶。
人家都說了“死都不要你”,你還要推銷自己,你的所謂努力,不過是想用感動“綁架”對方——你看看我,那么努力,你難道沒有責任給我回報嗎?
有人說,如夢和尹天仇只是不知道怎么推薦自己,其實他們還是很有演技的。對于他們的“演技”,我只能再加上一個字:還是不專業(yè)。
《喜劇之王》有一個真實的演技之王,他就是吳孟達演的劇務,他其實是警方的臥底:
“我比那些所謂的演員更加專業(yè)、更加高尚、更加有技巧,因為我每天的生活都在演戲,雖然我沒有劇本,但是我絕對不會NG,因為我一NG可能會連命都沒有了,我才應該拿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
明星是一個職業(yè),跑龍?zhí)滓彩且粋€職業(yè),但明星要是外型和演技,跑龍?zhí)滓氖菣C靈能吃苦,它們是完全不同的兩個職業(yè)!你一個跑龍?zhí)椎牟幌胫趺磁芎眠@個龍?zhí)祝恍南胄阊菁迹@難道不是不務正業(yè)嗎?
當然,人是可以轉行的,但職業(yè)精神是通用的,什么叫職業(yè)精神?《新喜劇之王》里也有一個真正演技高超的人,不是馬可老師,而是如夢的“合約男友”,你看看他的“客戶”,不是神經病,就是肥妞……
職業(yè)精神就是你不喜歡這個工作,但拿了錢你就得按要求去做。而如夢和尹天仇不是一個好演員,因為他們一心想著秀演技,完全無法投入角色。
其實如夢在電影中也有專業(yè)的時候,為了給“男友”籌錢,如夢懇請助理給她一點價格更高的活兒,這回,她再也不秀演技了。
沒有任何經驗的群眾演員50塊一天,稍微有點經驗要說臺詞可以拿到100,早起、淋雨加20,挨打加30,剃光頭、演死尸或妓女加50,有武術功底加100,當“裸替”價格面議……
跑龍?zhí)走@個職業(yè),努力當然是回報的,但回報不是當明星,而是賺錢;努力的方向不是秀演技,而是吃苦。
你看,不是不讓你努力,而是你愿不愿意往更腳踏實地的方向努力。
《喜劇之王》里的尹天仇因為拿不到便當,質問劇務:“跑龍?zhí)椎木筒皇侨搜剑俊?nbsp;
劇務的回答是:“因為你沒資格吃這盒飯!整天臭屁到處教人演技,學人講理論,教人做黑社會,收保護費,簡直侮辱“演技”這兩個字。”
當你老是捉摸如何成功時,結果是你連一點小事都做不好。
當然,你想怎么做是你的自由,而你的努力讓人討厭,另外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
電影里,如夢一直糾結一件事,天分和努力到底哪一個更重要。
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很簡單,對于你自己而言,天分和努力都很重要,但對你身邊的同事來說,你努不努力,有沒有天分,都不重要,唯一重要的是——你是不是個好的團隊成員。
《喜劇之王》中,莫文尉出演的杜鵑兒怒斥“怎么也死不了”的尹天仇:“你知不知道一秒鐘有多少格底片?你知不知道剛才那個鏡頭有多少秒鐘?你知不知道因為你不想死,浪費了多少秒、多少格底片、多少錢和工作人員的時間和心機啊!”
吳孟達演的劇務不給“怎么也死不了”的尹天仇發(fā)便當,“就是因為你這個王八蛋!死來死去都不死!害的所有人都沒飯吃,我也沒吃飯那!”
《喜劇之王》中的陳導演說:人類最大的災難就是這種人,又不行,又沒有自知之明,還不死心,整天出來搞事情。
陳導演突然發(fā)這么大的脾氣,我猜他以前肯定因為相信他們而吃過虧。因為一個“只在乎自己是不是努力,能不能成功”的人,周圍的人常常要跟著倒霉。
他們的努力其實是一種自私:
一個糾纏著你掃二維碼的人,表面上是努力,其實內心想的是“我不是在耱人,我是在求錢,掃一個碼十元錢”。
一個不停打電話的二手房中介,表機上是努力,其實內心想的是:“我不是在打電話,我是在砸金蛋,這些都是金蛋。”
如夢和尹天仇常常一臉歉意,其實他們內心想的是:“如果我的努力打擾了你,我也沒辦法,我不想跑龍?zhí)着芤惠呑印!?/p>
這些人沒有一個天生是壞人,是什么讓他們一心想著成功,而從不關心是否影響了他人呢?問題還是出在“努力”這兩個字上。
如夢想要進入的娛樂圈,99%的人只能跑龍?zhí)祝?%的人成為演員,只有萬分之一的人可以成為明星。
尹天仇和如夢,在現(xiàn)實生活中,即使再努力,最大的可能也就是爭取到一個有幾句臺詞的小角色,那也是跑龍?zhí)椎哪?9%中,前三分之一的人了。
再往上,真的就是命了。
大部分人都會因為努力而達到一般水平,但問題在于,如果你付出了比常人多一倍的代價,你可能只甘心做到一般水平嗎?
如果你付出的努力,超過了這些努力本身能夠得到的回報,你的心態(tài)必然會失衡。
這才是尹天仇和如夢們如此尷尬的真正原因。
《喜劇之王》是真正無法超越的反勵志經典,周星馳作為一個龍?zhí)壮錾淼拿餍牵钪斐鸶静皇且粋€好演員,為街坊鄰居演《雷雨》,才是他能做的最有意義的事情。
所以《新喜劇之王》真正的結尾應該在這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