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1870年,普法戰爭開打并結束,法國戰敗,面臨巨額戰爭賠款與損耗。
絕望的情緒籠罩在法蘭西大地上,民眾心里充斥著無盡悲哀。
卻有一個48歲的男子,對國家的危難置之不理,每天蹲在小黑屋,弄些壇壇罐罐。法國人無盡的鄙視他,就連國家危亡這么大的事兒,他都無動于衷,可見其人之卑劣,已經不可救藥。
忽然有一天,這名男子走出小黑屋,向國民提供了幾項微生物技術,這些技術讓國民壽命大幅提高,糧棉高速增產,面包及法國釀酒業領先世界。讓衰敗的法國,一夜間強大無比。
這個男子,是法國著名微生物學家巴斯德。他以一人之力重振法國,讓世界領略到了科技的力量。
從此科技的價值與意義,不復再有疑問。
(02)
但是,科技于人類而言,始終是一面雙刃劍。
一方面,科技提高了人類的壽命,改善了我們的生活。
另一方面,科技帶給我們的不僅是自由的增加與生活的改善,還有許多不確定的變數。幾乎所有的災難片,都有著科技失控的背景,或者是實驗室的病菌泄露,導致全球人類俱成喪尸,或者是基因技術復活了遠古怪獸,一腳就把紐約或是洛杉磯踩到扁平化。所有的災難片,其實都是問出一個問題:
我們到底應該如何運用科學與技術?
(03)
2019年5月6日,馬化騰在朋友圈里首次透露:
科技向善,我們新的愿景與使命!
(04)
騰訊成立21周年,馬化騰、劉熾平及全體總辦成員,向四萬多員工發出全員郵件,正式公布騰訊全新的使命與愿景為“用戶為本,科技向善”。
從此騰訊公司價值觀為:正直、進取、協作、創造。
媒體評述:騰訊正從一家互聯網公司蛻變為以互聯網為基礎的科技與文化公司。正在試圖表達:我想為這個社會做點什么,想用科技的力量,帶給用戶更多的幸福感,帶給弱勢群體更多的善意,帶給社會更多的福利。
可究竟什么是“科技向善”?
(05)
陽明先生說:人皆有良知。
陽明先生又說:知善知惡是良知。
良知,就是我們生來具有的善惡辨識力。
善,則是我們成就自己與別人、成就這個世界,帶給這個世界更多美好、更多關愛與光明的能力與努力。
從個人到群體,從企業行為到文化,這個時代的科技向善,仍然是遵循古老的邏輯線路:
第一是科技在社會公益方面的服務,諸如騰訊做了十年之久的公益項目,數字鄉村戰略,村務信息透明,感情傳遞連接,召喚著年輕人重返家鄉。這種公益正是體現了人心中的善,慰籍了我們心中那古老的思鄉情結。
第二是科技在商業理念方面的推動,許多商業家都有著善行的沖動,傾注于一種商業模式,成則宣告一個商業時代的到來,敗則認同于為公益事業獻身。有些投資人對此不認同,恰恰是背離了投資的本意。因為,一個沒有社會責任感的商業者,很難想象他會對投資人的資本表現出足夠的尊敬。
第三是讓更多的人,從現有技術中獲得實質性的幫助,諸如騰訊優圖實驗室的跨年齡人臉識別尋人能力,幫助尋回多名被拐10年以上的兒童。諸如騰訊打造的會救命的AI,諸如騰訊利用人工智能對疾病風險進行更準確的識別與預測,幫助臨床醫生提升診斷準確率和效率。諸如騰訊推出的成長守護平臺,打造國內最嚴格、覆蓋環節最全面的游戲防沉迷體系等。
第四是積千年之功,讓后人從我們的事業中獲得源源不斷的精神與文化享受,獲得進取的文化力量。諸如騰訊和故宮博物院共同推出的一系列科學與藝術之美的探索,讓傳統文化以豐富的數字形式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諸如騰訊的人工智能、大數據、用戶研究等智庫專家加入的數字故宮建設項目,推動數字化采集行業標準的建立,形成一套面向未來的數字解決方案。
第五是回歸傳統,再現文明盛景。古老的文物,是人類幾千年甚至上萬年的智慧凝結,但因為技術的不足,豐富的文物文化從未曾惠及百姓。只有在數字技術時代,讓文物數字化,這并不是文物保護單位一家能夠做到的。騰訊在這個時代的介入與研究,就是科技向善在文化領域的普及與應用。據《2019數字新青年》報告,現在有近七成的年輕人,是通過游戲、動漫等線上形式,接觸到傳統文化。
(06)
500年前,陽明先生說:我心光明,夫復何言。
科學與技術,從一開始就不是孤立的。
科技無非是人性的表現,是我們與自然相融和諧的手段,是我們心中的善,與外部世界客觀真理的結合方式。
2019騰訊WE大會上,騰訊CXO(首席探索官)網大為分享“科技向善”的最新實踐,提出利用新型交通技術應對地球級挑戰。他表示,“新型交通技術可以使發展中國家的生活更便利,不需要建設那么多基礎設施,就能實現用車模式的跨越式發展。”
騰訊集團副總裁、騰訊影業首席執行官程武也在2019騰云峰會上提到:科技向善,是向美,也是向光。人性善良的底色,會引領我們找到心之居所。
(07)
當科技向善的時代來臨,未來會怎樣?
那或是一個科技再度與文化深度融合的時代。那或是科技復歸于藝術的時代。那或是一個技術哲學重整河山的時代。那或是一個理性思維與感性思維重組的時代。那或是一個心靈算法的時代。那或是一個創造與消費融并的時代。那或是一個企業與用戶并合的時代。那或是一個教育重新開始的時代。那或是一個重新認識生命意義的時代。
此前,我們追尋古老智者的足跡,諸如解讀陽明先生,是很費腦力的。但在全新的技術時代,這個過程應該比打電子游戲更容易。這將促使更多的人,重新認識生命的價值與意義,重新認識到智慧的力量。
未來也許還有更多更激動人心的前景。
一切近在咫尺,始終值得期待。
科技向善,我心光明。科技向美,我心向光。人性善良的底色,萬古千秋就在這無盡的耐心與等待之中,守護著我們前行之路。我們從古老的歷史走來,歷盡了漫長歲月的坎坷與磨難,卻從未曾息止過心中的善良。這善良如長夜明燭,此前曾照亮了我們夜行長路,此后將照亮遙遠而美麗的未來。如程武先生所說,我們終將找到心之居所,如陽明先生,他能夠在一個技術匱乏的時代,尋覓到內心的安寧,我們在這個技術向善的時代,應該也可以,應該更容易。
(*本文圖片均來自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