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水木然
我知道,絕大部分人都沒有耐心這篇文章,盡管只需花8分鐘,但是他們寧可去多看幾個讓他們爽到爆的視頻。
但是請相信我,你如果能安靜下來閱讀這10分鐘,收獲一定很大。
1
現在人越來越多的沉迷于刷短視頻,卻不知這不僅會使人變愚蠢,還將使人生命縮短。
不信?我告訴你為什么!
人的大腦里有一種叫多巴胺的神經傳導物質,當人被外界刺激的愉悅時,多巴胺會大量爆發出來, 從而讓我們產生“快感”。
當我們一條又一條的刷短視頻時,這種新鮮和刺激的內容就會讓大腦產生“快感”,這也是現代人尋找快感的一種方式。
關鍵問題是,人是會對快感“脫敏”的,也就是說:人產生快感的閾值是會不斷升高的。一個人要想一直獲得快感,就得不斷加強刺激的程度,你需要被更持續、更強烈的刺激,才能繼續獲得快感。
比如有的人抽煙,從剛開始是兩天一包,到一天一包,再到后來要一天兩包,最后甚至要兩根煙一起抽才有感覺。
鴉片、吸毒、色情、偷窺、賭博都遵循這個邏輯。
所以,當我們刷短視頻時,大腦也需要得到頻率更快、更刺激的內容,才能讓大腦持續愉悅。
因此,刷短視頻的時間越長,你手指就會劃的越快……直到你的大腦內存變滿為止,此時內容已經無法輸入進你的大腦。
這時你不僅沒有了快感,而且會對外界的一切都打不起精神,對人生也失去了興趣,消沉沮喪,一切都是索然無味。
當然,你此時的中樞神經疲勞與四肢身體肌肉疲勞不一致了,就會失眠……
長此以往,對人體產生巨大的傷害!
有這樣一個實驗:在小鼠腦中埋個電極,讓小鼠踩踏板放電,每踩一次,電極就會刺激產生多巴胺的神經元興奮。結果小鼠以每分鐘幾百次的速度踩踏,直到力竭而亡……
這就好比古代的皇帝,每天都可以享用全各地進貢的宮女,他越喜歡什么樣的女人,什么樣的女人越容易被選進宮。夜夜笙歌,總有一天彈盡糧絕,精盡人亡。
如果一個人的欲望可以被無限滿足,他離滅亡就不遠了。
2
人性有一種基本特征,就是會對感到“爽”的東西產生依賴。
那么“爽”是如何產生的?
大腦里有一種東西叫多巴胺,當人被外界刺激的愉悅時,多巴胺會大量爆發出來,比如一個擁抱、一句贊揚的話,一個幻象,都會引起多巴胺的升高,當外界的刺激夠強烈,人的身體就會進入到一種如癡如醉如夢如幻的感官體驗,即涌起一陣陣“快感”,令人沉醉。
爽淺層次的體驗有笑話、美食、挑逗、贊美、看熱鬧,甚至驚恐(不少女孩喜歡看恐怖片就是這個原因);中等層次的體驗有抽煙、游戲、整容;深層次體驗有性愛、鴉片、豪賭、毒品,就是俗稱的黃賭毒。
(清朝吸大煙的百姓)
對比這三者,如果說sex最能讓多巴胺含量提升100%,可卡因讓多巴胺上升了350%,冰毒帶來的是接近1200%,所以毒品的致隱是很難戒掉的……
然而,上帝作為整個宇宙的設計師,他最精巧的一個設計,莫過于給人類設計了一個這樣的枷鎖:凡是能讓你“爽”的東西,一定也能讓你“痛苦”。
比如美女、美食、美言、美麗的罌粟花,都能讓人“爽”,但都會給人帶來傷害:美食讓人發胖/失去健康;美言讓人迷失自我脫離現實;美女讓人產生欲望,失去理智;
而且極致的“爽”反而讓人表情扭曲,比如性愛,每一陣快樂結束后都伴隨一陣空虛,毒品的副作用就更不用說了。
上面提到的刺激小鼠神經中樞的實驗,就是最好的說明。
3
最可怕的是:這種“爽”的感覺,竟然可以被“算法”設計出來。
“算法推薦”是一套非常高明的推薦機制,它不停的收集我們的數據,站在高維解讀你、透視你,審視你,知道你喜歡什么,想要什么,然后無限滿足我們的喜歡,你越喜歡什么,就反復給你推送什么,挖掘你內心深處的癖好,讓你無限沉溺。
如今我們刷到的絕大多數爆款視頻,都是大量專業團隊不斷的鉆研觀眾的喜好,為我們量身定做出各種反轉劇、雷人劇、甜寵劇,等各種短小的故事。這些故事在平臺算法的幫助下,精準的推薦給每一個符合其口味的觀眾,讓我們大笑/幻想/爽/刺激……
在這種滿足和刺激之下,我們已經不需要再去費心的做“選擇”了,人變的越來越懶,甚至已經懶得選擇和辨別了,喪失了獨立思考能力,也就意味著人變的越來越愚蠢。
有人說:為什么絕大多數人不能拒絕短視頻?
因為人性使然,我們都會傾向于那些低俗的刺激,而本能回避高深的內容。
舉一個例子:如果你正走在大街上,這邊有個哲學家在做演講,那邊有兩個女人在打架,你愿意去看哪個?
毫無疑問,絕大多少人都會被女人打架吸引,盡管她們扯衣撒潑,粗俗不堪,照樣會被人圍觀,而無論哲學家的演講多么昂揚,多么有水平,一定鮮有問津。
這就叫人性。
看看我們的周圍吧,幾乎每個平臺和商家都在利用人性的弱點賺錢,幾乎每個人都沉溺在各種短視頻/娛樂節目/游戲等等。各色商家都在制造豐富繚繞的信息,讓大眾身陷它們創造的世界里,按照它們設定的邏輯去判斷問題,從而產生購買和消費的決策,然后謀利。
每個APP背后都有一個強大的運營團隊,他們用盡最前沿的科技(AR VR);用更大運算和數據處理能力(云計算 大數據),通過聲、光、交互、反饋等全方位途徑,再在各種心理學、消費行為學、神經科學等理論指導下,不斷的給你刺激,讓你持續的“爽”,離不開它們。
他們還在一些關鍵的地方和時間點設計“獎賞”,比如不斷的驚喜和獎勵,或物質或精神,從而提高用戶的留存度、打開率和停留時間。這也就意味著增加APP的打開率,提高打開時間,這會讓APP更值錢,賺更大錢。
即便像谷歌這樣的以“不作惡”來標榜自己的公司,起產品設計的核心邏輯依然是如何才能提升增加點擊率,延長用戶使用時間,然后見縫插針/算計的地去賣廣告,滿足這個邏輯的品才被定義成好產品。
在資本和利益的圍剿之下,我們都只不過是一只只小白鼠,安靜的立在時代中央等待發落。
4
既然凡是讓你感到爽的東西,一定會讓你痛苦。
那么凡是讓你感到痛苦的東西,最終也一定也會讓你功成名就。
真正看透這個世界的人,都是自討苦吃。越是能讓你在當下感到痛苦的事,越能讓使你獲得長足進步,比如晨練/運動/閱讀/健身/瑜伽等等,比如良藥苦口,忠言逆耳,寒門出貴子等等。
但這些需要一個人有強大的上進心、克制力、自律。
人生,先苦就后甜,先甜就后苦,這也是世界的平衡法則。
你在訓練的時候很累,你在早起的時候很痛苦,你在努力的時候很煎熬,你聽真話的時候很不舒服,但是恰恰是這些讓你感到痛苦的東西,才讓你超凡脫俗!
有一種快速修行的方式叫”苦行僧“。這些僧人必須忍受常人認為最痛苦的事,如長期斷食,甚至斷水、躺在布滿釘子的床上、行走在火熱的木炭上、忍酷熱嚴寒等事情,來鍛煉忍耐力和離欲。
痛苦,是一個人覺悟的最快方式。
只有用痛苦不斷觸及一個人的靈魂,他才能頓悟。
5000年的中國文化,說白了就是兩個字:克己。
克己的本質,就是要適當控制自己的欲望,這就是中國傳統文化最大的價值,但是現在主動克制自己欲望的人很少了,當絕大部分人選擇被麻醉的時候,只有極少一小部分人選擇精進。
那些能取得大成就的人,往往都是這種人,他們選擇自律,選擇忍受各種痛苦,從不會隨波逐流,這也是不斷“精進”的過程。
但是,只靠自律和修身養性是不夠的,社會上必須有一種監管機制,來抑制人性的陰暗面,激發人性光輝的一面。
我堅決支持國家對互聯網和娛樂行業的的管控,如果沒有這些管控,人們的生活將污穢不堪,越陷越深。
我們每一個人能做的,就是形成和鞏固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學習/修身和正己,不貪圖享樂和刺激,在自己專注的領域不斷深耕和精進!
練就一顆如如不動之心,看透這大千世界,是未來一個人最關鍵的能力。
希望,每一個人認真讀完這篇文章的人,都能做到“精進”。
與各位一起共勉!
寫作也是一種修行,度己度人
有緣人可以在文末打賞
要想走的快,就一個人走;
要想走的遠,就一群人走;
認知改變命運,圈層決定命運。
歡迎加入“水木然學社”微信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