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癌是比較常見的消化道腫瘤。其中食道癌的發病原因主要跟我們怎么吃和吃什么有關。像平常的我們喜歡的燙、辣、酒都是食道癌的“幫兇”。所以預防食道癌,要從飲食方面入手。另外,食道癌的發生從來不是悄無聲息的。我們也要了解食道癌的早期癥狀,做到早診早治療。
食道癌的早期癥狀
1、咽干、胸悶:一般而言,食道癌最初期患者不會有不適的感覺,隨著腫瘤的增長,會有胸部脹悶伴有咽喉部干燥感,患者自覺有物體堵塞,這種感覺在進食時尤為明顯,容易被誤認為是進食不暢而被忽略。
2、進食異物感:在進食干硬食物時,食物經過腫瘤生長出產生異物感,感覺有東西難以下咽,但癥狀輕微,易被忽略。
3、吞食停滯:患者在吞食時經某個部位會有一時停滯的感覺,偶爾會“哽”一下。
4、間斷性胸骨后輕微疼痛:部分患者在快速進食或勞累后自覺胸骨后有悶痛感。
教你一招,自檢食道癌
方法就是:一個干饅頭捏下1.5公分直徑大的饅頭團,捏成一個小球,吞下去(注意不要嚼,不用擔心,它是能夠吞下去的,因為饅頭是干的),饅頭從食管里面慢慢往下走,如果食管里面有腫瘤的話,饅頭就會在那個位置停住了,感覺到饅頭到某個地方不走了,這時你要到醫院檢查了;而如果你試了幾次,饅頭都是“唰”的一下到胃里面,那就說明你的食管沒問題,不會患食管癌。
燙、辣、酒這些都是食道癌的幫兇
在我國,食管癌的發病率為惡性腫瘤中的第四位,喜食辣火鍋、滾燙的食物是重要誘因。比如在廣東省,潮汕、梅州地區是食管癌的高發地,與該地區群眾喜好喝滾燙的功夫茶、吃腌菜有一定關系。
為何喝過燙、愛吃辣的人易患食管癌呢?據一項研究發現,飲用溫度為65-69茶的人群,患食道癌的風險是飲用溫度低于60者的2倍;飲用70或溫度更高的人群患食道癌的風險則比正常人高出了8倍。
食道壁是由黏膜組成,食道壁黏膜只能耐受50-60以內的食物溫度,如果食物溫度在70-80,很容易燙傷食道壁黏膜。黏膜在熱刺激下不斷增生的同時還會增厚,增厚的黏膜對熱刺激、辛辣刺激反應會越來越不敏感,這樣使人越來越不怕燙、辣,從而吃得更燙、更辣,口腔黏膜就會越來越厚,形成惡性循環,加倍增加癌變的可能,容易誘導食道癌的發生。
像這些病人都嗜好飲酒,長達二三十年以上,并且酒量大,多數每日半斤至一斤白酒,他們所患的食管癌都比較長,多數超過8厘米,這種食管癌就屬于超長食管癌,兇險且進展快。
手機下載360腫瘤醫院APP
預防食道癌的正確方法
1、建議高危人群做胃鏡
如果有食管癌家史的抽煙喝酒者,且年過40歲,一旦進食中出現吞咽不暢或有異物感,或老年人出現連續性打嗝,長時間不緩解等異常表現,應引起重視,及時到醫院進行胃鏡、食管鏡檢查,以排除癌癥的可能。
2、改變現有不健康的飲食習慣
食道癌的發病與人們的不良生活、飲食習慣有關,如果食物粗糙、質硬、進食過熱、過快、飲用濃茶、多吃辣椒、蒜、醋等刺激性食物及飲酒、吸煙等,都有可能引起食道癌。食道癌具有顯著的家族聚集現象,高發區連續三代或三代以上患病家族屢見不鮮,但食道癌絕對不存在遺傳,而與家庭飲食習慣有密不可分的關系。
3、莫飲用含有亞硝胺類化合物的水源
我國調查發現,在高發區的水源中,硝酸鹽、亞硝酸鹽和二級胺含量顯著增高。化學物質致癌,其中最為代表性的就是亞硝胺類化合物,這些物質在胃內易合成致癌物質亞硝胺,從而導致食道癌。
4、營養也要充足
食道癌與動物蛋白質、新鮮水果和蔬菜的低攝入有較強的地理相關性,以上食物的低攝入可致維生素A、維生素C和維生素B2的低攝入。在非洲和亞洲食道癌高發地區人群,膳食的主食為含維生素B2,煙酸、鎂和鋅較低的小麥或玉米,而低發區人主食為富含上述營養素的主食。
慎重提示:癌癥的治療,絕對是一場與時間賽跑的生命之戰,早發現、早確診、早治療,才有可能戰勝病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