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來自張輝(以下稱呼輝哥)的「人生護城河:如何建立自己真正的優勢」。
作者一直在公司里任職,同時也經營著自己的自媒體,這本書,既像是寫出了作者這幾年的發展經歷,也寫出了同齡人在人生遇到困境時,應該如何作出選擇。
先拋出一個護城河的概念,可以理解為城池外面修建的護城河,本意是一致的,都是在危難時刻,可以保護你。
輝哥把人生比喻一家公司,把護城河比喻人或者公司的絕對優勢。人生就像一家公司,要實現永續經營、基業長青,就要建立核心優勢,打造護城河。如何經營人生有限公司?這本書通過以終為始、思行合一、高度透明、多點支撐這四個理念以及基于這些理念所開展的實踐闡述如何經營人生。
用一句話來解讀這本書,找到你人生的商業模式,通過終生不斷學習,找到你人生覺得對的事情,一直堅持下去,鑄造你堅不可摧的護城河。
這本書,作者大致分了兩部分來講,第一部分,也是前兩章節,主要通過自己和身邊的切實經歷,給大家分析如何構建和穩固自己的護城河。而第二部分,就是后面的三章,主要告訴大家,自身思維能力的改變和終生學習的能力有多么重要。
1、選擇自己的商業模式,你才能財務自由
公司要財務自由,需要有一個明確可行的商業模式,人也是如此,選對人生的商業模式,不僅僅是公司才有商業模式。
做事情,最關鍵的一個詞是定位,因為找不到定位,你肯定就會忙碌,從而找不到方向。就像大海中失去方向的船只,再多的努力也是低效的。而正確的選擇往往是一個“窄門”:踏入一條少有人走的路,看似崎嶇、布滿荊棘,但是可以越走越寬,越走越光明。
簡單說,就是你沒目標,就像無頭蒼蠅,只知道亂飛。
作者在講如何選定自己目標的時候,講了一個很通俗的話。
正確的事情,有時候短期來看,它不一定是對的,踏踏實實寫作,對很多人來說,就是正確但是不看好的事。而錯誤的事情,往往短期最有誘惑力。
所以,在選擇的時候,要去選擇一些邊際成本在逐漸遞減的事情,其實每個典型的互聯網業務都是邊際成本遞減的,因為這樣,它才會越做越大,越做成本越低,而且隨著體積的增大,復利越多,也越容易被資本看好。
作者也舉例寫作就是一件具有邊際效應的事情,無論你的讀者是100人還是10萬人,你寫一篇文章的時間是固定的。但是10次閱讀和1萬次閱讀背后的經濟價值差要比1000倍還大(假設是10%的閱讀率)。另外,隨著文章的積累,你可以出版圖書,獲得更多的關注,除了讀者直接帶來的收益,還有商家的廣告費,這都能讓你的邊際成本加速遞減,邊際收入加速提高。
韓寒多年前曾經抱怨,自己是中國收入最高的作家,每年也不過200萬元的版稅收入。但是新的內容平臺很容易催生出年收入超過百萬的寫作者,著名的唐家三少,就是年入千萬的網文小說作家。
2、長線思考,找到屬于自己真正的優勢
書中有一個案例,作者說有一天在科技園辦公室開會,發了一條“求約飯”的狀態,有個同事飯后來找他,一見面就對他表示感謝。作者還沒有搞清楚狀況,他繼續說,“多虧你三年前和我談了投資美股的正確方法”。原來在這之前,這位同事炒股都是看短線,一直虧錢。當時作者對他說,炒股,也可以以投資的角度看,以找到一個好公司,長期持有其股票的方式去投資,這比任何方式都要輕松、穩定。于是他放棄了自己一直以來的習慣“短線炒股”,改為長期持有優秀公司的股票,在過去三年,他持有的股票最少獲利40%。
傳說中的股神巴菲特的投資也是長線,像是滾雪球,慢慢越滾愈大。不管是炒股還是事業,長遠思考,找到屬于自己的真正優勢,而不是當下。把時間拉到30年,而不是5年,10年。你可以看清楚很多事情的本質。
引用書中的一個名言。“我們總是高估今后一兩年內將要發生的變革,總是低估未來10年將要發生的變革。所以,不要讓你自己陷入無所作為的窘境。”——比爾·蓋茨
作者說,如果讓你從未來10年,30年看一個地方的房價,物價,你自然可以想的很明白,也不會貿然投資。
3、做價值投資,豐富自己的收入線
這個世界上不缺聰明人,但是缺有智慧的人,真正有智慧的前提就是能基于長線思考預期的結果來確定今日的策略。愿你做一個真正有智慧的人,因為財富本質上是智慧的副產品。
聰明反而容易被聰明誤導,實際上從未見過雞鳴狗盜之輩,也能掌握巨大財富的,也就是德才不匹配。
但是不是所有人都是極度聰明的那一波人,普通人如何獲得更多的財富收入。作者列舉了幾個自己實操的方式。
第一,跳上合適的平臺,獲得溢價。
第二,選擇能讓自己延遲滿足的工作。
第三,開辟“第二收入”。
也許有的人每個月拿幾萬甚至十幾萬的工資,但是這個始終是他的一份收入,如果他的收入來源過于單一,他便沒有脫離這份收入依然保持原態的能力。
作者在30歲的時候也很焦慮,這種焦慮不是來源于他工作的不穩定,而是單一的收入,容易給人造成極大的危機感。
于是,在經歷自己拓展和努力幾年之后,作者在書中提出了只有存在以下三種收入,才算穩定。
(1)本職工作的收入。這項收入讓你付房租、房貸、車貸、每日的飯錢、小孩子的奶粉錢等。這是你日常生活最重要的經濟來源。
(2)第二收入。第二收入是在利益和時間上完全不與本職工作沖突的額外收入。
(3)投資產生的收入。
作者在有了第二收入之后,嘗試了把自己的一份時間的產出賣了一萬份,總結了一個觀點:在“八小時”之外獲得可觀收入的秘訣在于:千萬不要再賤賣自己的時間。
只有平衡時間,才能平衡收入,也許你的一份時間能值別人的十幾倍,但是如果你的時間是單次付出的,那永遠也不能產生被動收入,只能靠不停出賣時間來換取利益,但是時間是有限的。
4、內心要和人生一起成長
樂觀者認為人的每一天都是新生,而悲觀者則認為人的每一天都更接近死亡。到底哪個是真理?其實每個角度都自有其道理。人生遲早會輸,會向命運認輸,但別那么早地投降。
作者在書中講了自己的幾個例子,闡述了自己內心是如何獲得成長的。
他早晨6點多起床跑步,這一段時間是無人打擾的,這就是他的第三空間。每天晚上家人睡覺之后,他還可以看30分鐘書,這也是他的第三空間。如此一來,開車路上、走路的時候都可以成為自己的第三空間。這段時間無法寫東西、看東西,但是可以聽音頻。所以,聽書或者用錄音筆錄自己的思想,都可以讓這個第三空間變成現實,變得充實。而聽音樂、一個人哼唱都是在享受屬于自己的第三空間。
第三空間是指和自己相處的空間和時間。在家我們與家人在一起,在辦公室我們和同事在一起,我們和自己在一起的時間是非常有限的。我們可以引入第三空間的概念來幫自己找到這樣一個獨特的空間和時間,讓我們與自己相處。
總結起來就是一句話,獨處可以讓你有更多時間思考自己的事情。
同樣,獨處也可以讓你發現你內心真正渴望的東西,因為外部喧鬧的環境,有時候會干擾你思考,讓你忘記了你原來是為了什么而出發。
全書講到這里,作者提出了一個新詞,命運之域。為了命運之域而生活、工作、旅行,拼盡一切,才是真正的自由。我們不是去旅游,不是去重復每一天的工作,不是去無所事事,我們是為了命運之域。
還列舉了杰克·韋爾奇的書《商業的本質》,他在書中講道:“我們有一個妙策能幫助你明白應該如何度過自己的一生。這是一個被稱為'命運之域’(Area of Destiny)的職業評估過程。”
杰克·韋爾奇這樣定義命運之域:你所擅長的事情和你真正喜歡的事情的交叉點。他在書中引用了馬克·吐溫的一句話:“生命中兩個最重要的日子就是你出生的那一天和你懂得生存意義的那一天。”
我沒有完全理解,不過大概是知道,他要我們記住做一件事的初心。最開始的,總是最純粹的,也是自己想要體現自己價值最原始的動作。
按照木桶原理,一個人的人生成就將被其短板限制。但是,大部分人的悲劇不在于無法克服缺點,而在于沒有真正發揮自己的優點,沒有在優點上投入足夠的時間、精力和資源。
作者告誡我們不要貶低自己,要忠于自己的內心。我們處在各種社會關系里,朋友,同事、父母、夫妻等,中國的傳統文化讓我們會時不時在意他人的感受,這讓我們有時候會礙于傳統,丟棄了自己最初的意見。
不用太刻意去在意被人的眼光,其實沒有人在意你是誰,大家在意的是:你能給我帶來什么價值?
5、學會升維思考,降維攻擊
尼采曾經說過:“凡不能毀滅我的,必將使我強大。”很多人贊同這句話,并將之奉為至理名言。但是為什么那些不能毀滅自己的東西,能讓自己變得更強大?你是否想過究竟?
作者用一個名言開頭,講了一下在職場選擇四句金句:升維思考,降維攻擊。
升維思考,通過站在未來5~10年的角度考慮,再來看工作的選擇。如果眼里只有當下,那么焦慮、煩惱會讓你感到苦悶,找不到出門,不如跳出當下,跳出小我,反而有了更廣闊的視角。
降維攻擊,也是逆向思維,查理·芒格最有名的一句話就是:“如果我知道我要在哪里死去,我就永遠不去那里。”
最難的不是想“我要做什么”,而是想清楚“我可以不做什么”。
作者舉例做一些事的時候,不一定是想到最好的,也可以先考慮最差的,比如開車不一定是要飆車爽,也可以保證開出不出事故。健身不一定都是要完美的身材,也可以只要求不受傷就可以了。
接下來一章,作者從提升自己的角度,總結出個人如何快速成長的三個觀點。
一、認識沉末成本,學會接納焦慮和自己目前的困境,接納以后,才能從內心更好的反擊。
工作時間久了之后,可能就有焦慮,要跳出工作舒適的圈子,開始盒子外面的思考。
二、學會復盤過去,總結經驗作為自己前進的跳板。你可以把每個“痛苦”都當成成長的機會,這些痛苦驅動你對外探索,對內成長。當你把這種痛苦成長變成一種自動的機制時,你就在真正變得強大,你也會更加了解真實的自己。
三、不要抵制意外,從意外之中發現新收獲。
我們周邊的生活環境每天都有意想不到的變化,這些變化會打亂你習慣的生活節奏和方式。與其抱怨、抗拒,不如“順勢而生”。我在中學時曾看到一篇文章中這么寫道:“上帝關上一扇門的時候,同時會打開一扇窗。”但我認為:門和窗其實一直都在,只是你習慣走門了,從來沒有注意到窗戶的存在和價值。而所謂的意外,只是給了你重新認識這扇窗戶價值的機會,不要錯過這種機會!
作者就從意外之中,收獲了更多提高學習時間的機會。
6、踐行,思維和行動合一
毛姆說過,“任何一把剃刀都有自己的哲學”,這需要我們每日踐行微小到“呼吸”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