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尿酸高的結果看上去有些“可怕”:有可能急性痛風發作,有可能長出痛風石,有可能出現尿酸性腎結石或是尿酸性腎病,有可能伴發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代謝性疾病。
但是真正危險的不是那個看起來可能發生的結構,而是可能產生這個結構的原因。就拿痛風及高尿酸血癥的治療來說,醫生根據病情、患者的健康狀況、個體特征不同采用降尿酸治療,僅僅也只是治療的一部分。因為對于已經有了高尿酸血癥的人來說,真正需要治療的是患者的生活習慣、飲食結構和情緒模式,因為這些才是真正的致病因素。
我們可以來看一項調查數據,在痛風患者就診時,常見的誘發因素排名分別是:飲酒,占比25.5%;高嘌呤飲食,占比22.9%;劇烈運動,占比6.2%。從這組數據中可以看出來,誘發痛風的主要因素還是在于“管不住嘴”,飲食是高尿酸血癥發病的主要風險因素之一。
那么,痛風患者應該在飲食上注意什么呢?關鍵在于合理調配膳食結構,這樣才能防止或延緩并發癥的發生,避免或減少痛風急性發作的出現,提高個人的生活質量。
高尿酸飲食,應該將保持營養均衡放在前面
提前高尿酸血癥的飲食療法,很多人會認為高尿酸血癥不能攝入含有嘌呤的食物。確實,高尿酸血癥患者不能過量攝入嘌呤含量過多的食物,但是并不是不能攝入有嘌呤的食物,因為但凡食物都或多或少含有嘌呤。
不過在談到嘌呤食物前,我們先來談談保持營養均衡的問題。所謂營養均衡,就是均衡攝入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以及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那么,具體應該怎么做呢?
- (1)控制總熱量攝入:對于尿酸高的人來說,需要控制熱量;但是總熱量的供給因人而異,比如辦公室白領與工地建筑工人或農民就有不同。如果是辦公室白領,那么熱量按照每日每千克體重25~30kcal;如果是體力勞動者,那么就要提高到30~40kcal;如果是肥胖或超重,那么就要采用低熱量飲食,也就是每日按每千克體重10~20kcal。
- (2)控制碳水化合物攝入:高尿酸血癥患者的主食應該以碳水化合物為主,碳水化合物應該占每日總熱量的50%~60%,甚至可以到70%。如果是痛風患者,那么急性發作期要以精制米面為主,可選用粳米、玉米、面粉以及饅頭、面條和面包等;如果高尿酸血癥合并高血糖,那么碳水化合物的攝入就需要進行控制,每日按每千克體重4~5g為宜,占總熱量的50%~55%。
- (3)控制蛋白質攝入:尿酸高的人每日蛋白質的攝入量按照每千克體重0.8~1.0g為宜,蛋白質攝入應該占總熱量的12%~14%,一般在60g左右;如果是體重低于標準體重、體力勞動者或老年高尿酸血癥患者應該適當放寬;如果是急性痛風發作期,那么就需要選擇牛奶和雞蛋為主的蛋白質;如果進入痛風間歇期,那么可以適量攝入河鮮、畜肉和禽肉。
- (4)控制脂肪攝入:脂肪每日攝入量按照每千克體重0.6~1.0g左右,占總熱量的20%~25%。高尿酸血癥合并高脂血癥,那么就需要適當限制,尤其是在急性痛風發作期時需要減少脂肪飲食,因為脂肪在體內會與尿酸形成競爭性排泄;膽固醇的每日攝入量不要超過300mg。建議尿酸高的患者少吃燒烤、油炸食品,盡量選擇菜籽油、花生油、玉米油等植物油脂。
- (5)控制飲水攝入:多喝水對痛風患者而言,可以起到增加尿量、促進尿酸排泄和避免尿路結石的作用,尿酸高需要保持每日尿量在2000ml左右。一般可以選擇白開水或淡茶水,每日飲水量推薦在2000~3000ml,也不要喝太多;飲水應該分次飲用,不要一次暴飲,也不要渴時才飲水;如果高尿酸合并心功能或腎功能不全,那么飲水就需要減量。
高尿酸飲食,應該控制每日嘌呤攝入但并非不吃肉
正常人每日攝入嘌呤量可以多達600~1000mg;但是對于高尿酸血癥及痛風患者而言,就需要減量到300mg/天;而如果是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發作,那么每日攝入的嘌呤就要到150mg。
當然,如果僅僅是高尿酸血癥,那么在血尿酸能夠長期保持在420μmol/L以下的正常水平后,攝入量是可以適當增加的。
其實尿酸高的人都比較注重于嘌呤食物的攝入,但是在日常飲食中,很難做到準確地控制嘌呤攝入量。一個是因為食物嘌呤的含量可能因為產地、種類不同而不同,另外一個也是因為我們的食物無法精確到多少克去烹飪。
但是,我們還是需要對嘌呤攝入有所控制,主要包括以下的方法:
- (1)對高嘌呤食物做減法:什么是高嘌呤食物呢?就是每100克食物中,嘌呤含量在150mg以上者,這是痛風患者需要遠離的食物,也是高尿酸血癥患者需要盡量避開的食物。大多數高嘌呤食物在嘌呤含量高的同時,也是屬于美味佳肴,常讓人愛不釋手。所以劉醫生在這里提出來的就是適量和適當。適當避開動物的腦、心、腎、肝、腸等內臟,避開肉末、濃肉汁和嘉宏肉制品,避開鲅魚、帶魚、生蠔、扇貝、干貝、貽貝等;適量食用淡水魚,適量食用豬肉、牛肉、羊肉、雞肉和鴨肉。
- (2)對食物做去嘌呤的烹飪:嘌呤和尿酸不同,嘌呤為水溶性物質,尤其是高溫下更容易溶于水;尿酸相對來說難溶于水。在食用中高嘌呤的肉類和魚類時,可以先用開水焯燙后再烹飪,這樣就可以減少這些食物中嘌呤含量、脂肪和熱量。一般對于中高嘌呤食物可以在焯水后采用煮3分鐘或者蒸10分鐘的烹飪手法;也可以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使用微波烹飪的方式。
- (3)對低嘌呤食物做加法:低嘌呤食物是每100克食物中嘌呤含量小于25mg的食物,一般包括大米、小米、小麥、面條、玉米等谷薯類;海參、海蜇等水產類;白菜、芥藍、韭黃、苦瓜、黃瓜、胡蘿卜、白蘿卜、茄子、番茄等蔬菜類;雞蛋、鴨蛋、牛奶等蛋奶類以及大部分水果類。對于這些食物在排除其它因素的情況下可以適量多吃。劉醫生在這里要提出來的是,豆類制品是優質的植物蛋白,很少引起痛風的發作,可以適量吃一點,但是不宜攝入過多。
控制這些容易被忽略的飲食,避免尿酸升高
過去,食物中所含的嘌呤被當作誘發高尿酸血癥和痛風“唯一”的元兇,所以無論是醫生還是患者本人,都是談嘌呤色變。現在科學研究以及相關數據顯示,如果過分低嘌呤飲食,就容易營養不良。
而且另外一方面,除了過量高嘌呤飲食以及暴飲暴食等壞習慣導致尿酸值上升外,其實日常生活中還有一些相關的飲食容易被我們忽略。而劉醫生所要告訴大家的是,健康飲食是基于營養均衡、定時定量飲食的基礎上,合理對食物進行選擇。
- (1)控制高果糖水果:健康成人每天可以吃200~400g水果,車厘子、香蕉、荔枝、哈密瓜、甜瓜等果糖含量較高,痛風病人要避免多吃;蘋果、梨、檸檬、西瓜、杏、李子等水果含糖量較低,可以適量吃;不要吃葡萄干、柿餅、干棗、桂圓干等濃縮后的果干;盡量不要用水果榨汁,因為水果榨汁飲用容易增加攝入量。這其中的原因還是在于果糖能加速尿酸合成,還可以通過增加胰島素抵抗及循環胰島素水平,間接增加血尿酸水平。
- (2)建議避免飲酒:痛風患者必須逐步戒酒,尤其是啤酒、白酒和黃酒容易導致痛風發作。高尿酸血癥患者原則上不建議喝酒,如果非喝不可,也要控制酒量,慢慢喝和不要把自己灌醉,更不要一口氣喝光;喝酒后要注意多喝水以及不要熬夜,保持關節不要受傷和受涼。對于紅酒是不是痛風發病危險因素,目前說法不一,劉醫生的建議是既然紅酒也含有酒精,還是應該限制。
- (3)減少飲料和點心:尤其是含果糖的飲料的攝入,包括可樂、果汁、奶茶、功能飲料等,請注意這些飲料食品標簽上注明的“果糖、玉米糖漿”;餅干、面包、蛋糕等食物中也含有果糖,要注意避免食用。常常被我們忽略的是蜂蜜,蜂蜜中果糖含量如果超過70%,那么高尿酸血癥及痛風患者就要遠離蜂蜜。
- (4)控制高鹽飲食:健康成人每日鈉鹽攝入量不要超過6克,對于高尿酸血癥患者而言,過量的食鹽中的鈉可以促使尿酸沉淀,而且容易導致高血壓、腎臟病變。所以要控制食鹽、味精、醬油、雞精等常用調味料的使用;此外,番茄醬、甜面醬、豆瓣醬、豆腐乳等醬料中含鈉非常高,也要控制;一些加工食品比如肉松、罐頭、火腿、蘇打餅干、全麥面包、蜜餞中也含有鈉,需要注意不要攝入超標。
對于高尿酸血癥及痛風患者而言,飲食是一種治療方式,飲食治療的原則包括:保持理想體重;限制食物嘌呤攝入量,限制蛋白質攝入量,限鹽;鼓勵選擇食用能堿化尿液的食物;多飲水,在腎功能正常的情況下每天飲用2000ml以上的白開水;減少富含果糖飲料的攝入;盡可能少飲酒,努力戒酒;合理烹飪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