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花很美,花語是謙遜、理想的愛、美德、可愛。茶花種植歷史悠久,在我國的栽培范圍非常廣泛。我市和寧波市都以茶花作為市花,大量栽種。
自古以來,吟詠茶花的詩文就很多。南宋詩人范成大曾以“門巷歡呼十里寺,臘前風物已知春”的詩句來描寫當時成都海六寺山茶花的盛況;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明代王象晉的《群芳譜》、清代樸靜子的《茶花譜》等都對茶花進行了描寫。
喜愛茶花的人大多也能吟上幾句茶花詩,從“獨放早春枝,與梅戰風雪”,到“東園三日雨兼風,桃李飄零掃地空。惟有山茶偏耐久,綠叢又放數枝紅”,都是贊嘆茶花的美和品性的。
“神州茶花數金華。”金華有專門的茶花公園,珍藏著許多茶花稀有品種,也成為人們休閑好去處。近日,記者迎著蒙蒙細雨,去公園欣賞一番,再次感受茶花雨中盛開的潤澤之美。
具松柏之骨 挾桃李之姿
五代南唐張翊所著的《花經》中,按照花的品級,把山茶列為七品三命。雖然不敵牡丹、蘭花一品九命的身價,但在唐朝時,山茶與牡丹一樣,都是宮廷里的名貴觀賞花,算得上花中貴族。
李漁對山茶的評價很高,他在《閑情偶記》中寫道:“百花之中,盛開最持久,且愈開愈盛的,只有山茶和石榴。”因此,李漁稱贊山茶“既具松柏之骨,又挾桃李之姿”,歷經四季始終如一,是草木中的極品。
不僅如此,他還提到,山茶的種類極多,“由淺紅以至深紅,無一不備”。
既然山茶這么美,怎能不多種一些?奈何,李漁的花園很小,園中花已很多,實在種不下山茶,只能拿花盆種一小株放在奇山怪石旁。為此,李漁感到十分遺憾:“噫,善善而不能用,惡惡而不能去,予其郭公也夫!”意思是,喜歡的好東西不能享用,討厭的壞東西不能去掉,這和傀儡有什么區別。
此茶花和彼茶花 各有不同
“我看有的茶花花蕊特別飽滿,還結了小果子,難道是可以榨山茶油?”……偶遇幾位賞花人,聽他們探討,記者也不禁好奇起來。
就此,記者咨詢了金華市園林景觀服務中心植物科副科長周世久。他說,果實可以榨油的是油茶,茶花園內的則都是觀賞性的山茶花,兩者有相似之處,但區別也不小。“油茶花和山茶花同為山茶科山茶屬,但屬于不同組,油茶為油茶組,山茶為紅山茶組。”
如何區分?周世久介紹,主要通過葉、枝、花、果實和花期來分辨。
油茶的葉片無光澤,闊橢圓形、總體比山茶葉片偏小,葉正面中脈、背面及葉柄常有柔毛;山茶的葉片光亮,橢圓形,葉的正面、背面及葉柄均沒毛。
油茶的嫩枝有毛,老枝無毛、光滑、樹皮通常呈黃褐色;山茶的嫩枝、老枝均無毛、光滑、樹皮淡灰色。
普通油茶多為白色,單瓣,只有一輪花大瓣,花瓣數不到10枚,有明顯的雄蕊和雌蕊,即“花芯”。山茶原種的花為紅色,經過人們長時間的栽培繁育,花色變得豐富多彩;花型除部分品種為單瓣、半重瓣(兩輪大花瓣,中間有花芯)外,多數品種為重瓣花,花瓣有的多達上百枚,且雌雄蕊退化,雄蕊數量少或摻雜在花瓣當中,無明顯的花芯,有的雌雄蕊完全退化,全部為花瓣,為完全重瓣花。
油茶結果率高,為油料樹種;山茶部分單瓣、半重瓣觀賞性品種會結果實,但結果量比油茶少,重瓣品種很少結果,完全重瓣品種不結果實。
普通油茶花期在秋季,山茶秋初至春末。
另外,記者還了解到,金華市婺城區東方紅林場國家油茶油桐良種基地作為首批國家級重點林木良種基地,有著700多畝的油茶種植面積,涵蓋1000多個油茶品種。其中,該基地育有值得一提的浙江紅花油茶。“這個花的開放時間和山茶花相近,確實容易混淆。”其屬山茶科,集食用、藥用及觀賞于一身,這種油茶花需要歷經秋、冬、春、夏、秋五季才能抱子懷胎,待到冬春之交花朵怒放的時候,便可收獲茶籽。而且,紅花油茶除了營養價值高于普通油茶外,也是一種很好的化妝品用油。“據我所知,目前有幾個國產品牌就用了紅花油茶。”該基地負責人滕建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