瘙癢是許多皮膚病共有的一種自覺癥狀,瘙癢常與某些系統性疾病相關,如肝膽疾病、尿毒癥、糖尿病、甲狀腺疾病、惡性腫瘤等。
全身或胸背頭部瘙癢是尿毒癥最常見的臨床表現之一,輕者間斷發作,每次持續若干分鐘后緩解,而重者可以長時間發作,夜間往往癥狀最重,嚴重影響日常的生活。
很多糖尿病病人明顯會出現腋下和大腿根兒瘙癢,尤其是如果比較肥胖,腋窩、腹股溝和大腿根兒等部位容易出汗,且不易蒸發,特別容易發生感染,細菌和真菌容易在這些部位繁殖,引起皮膚瘙癢。
四肢癢和一種免疫系統疾病——甲亢有關,它表現為胳膊和小腿一陣一陣地刺癢,這種刺癢可輕可重。
甲減屬于甲狀腺功能異常中的甲狀腺功能低下,甲狀腺素分泌減少,新陳代謝就變得緩慢,所以甲減引起的瘙癢,本質上是皮膚異常干燥引起的瘙癢。小腿瘙癢的甲減患者會出現膚色蒼白、皮膚溫度低、干燥、容易疲倦等癥狀。此外,還會有小腿腫的感覺。
長期瘙癢會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引起睡眠不佳、食欲減退和情緒不穩定。過度搔抓會使皮膚流血破潰,重者可誘發感染。出現瘙癢后,應盡早去醫院就診,找出病因,規范治療,不可亂用藥物。
日常生活中,你可以通過以下幾個小妙招來緩解皮膚瘙癢癥狀。
1. 保護皮膚清潔,但不要天天洗澡
在干燥的冬季,洗澡次數不宜過多,一般每周不超過3次,洗澡時水溫不要過高,太燙的水會加劇皮膚干燥瘙癢的癥狀。洗浴時間不宜過長,皮膚表面容易脫水。
2. 不宜用力搓澡
用毛巾、洗澡巾揉搓皮膚,搓出來的“泥”,實質是是汗液、皮脂、新陳代謝而脫落的細胞,是皮膚保護屏障的一部分,并不是真正的泥。
3. 浴后使用保濕產品
洗澡后立即涂抹具有保濕作用的乳液,讓皮膚覆蓋一層薄薄的油脂,防止皮膚干燥起屑,減少皮膚瘙癢的發生。
4. 內衣要寬松、柔軟、舒適
貼身衣物最好是純棉制品,以寬松舒適為好,避免摩擦。較緊身的衣褲及化纖制品的衣物會增加皮膚的敏感性,使其瘙癢。溫度變化時,及時增減衣物,避免體表溫差過大。
5、合理飲食
選擇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少吃過咸、過膩、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鮮蔬菜、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