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中國公民的新春獻詞:讓龍馬精神代代相傳
蔣成博
2013年已經悄悄地離我們而去,在2014年立春的濃濃陰霾被一場突然來臨的寒風暴風雪吹散之際,我們每一位華夏兒女正騎著魁梧高大、神氣活現的龍馬,奔向充滿期待的2014年。
2014年,是全球所有華夏兒女大力弘揚龍馬文化,積極傳承龍馬精神的關鍵一年。
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我們中華民族,我們華夏兒女,逐漸成為一個以龍鳳為圖騰,以龍鳳、龍馬為神物,自命為龍的傳人的偉大民族。
幾千年前,我們的祖先發明了陰陽、太極、八卦、五行等描繪宇宙藍圖的結構模式。后來,他們把自己的思想和圖式,寫在了《易經》一書中,一直傳承下來,奠定了中華民族的核心價值觀,龍馬精神即為其一。
傳說龍馬負圖出于河南孟津的黃河古渡,華夏始祖伏羲在這里降服了龍馬,依其背負的圖紋畫出河圖八卦,創立了中國最早的文字符號,結束了華夏民族混沌蒙昧的時代,開啟了華夏文明,被奉為人文之祖,成為中華文明的最早源頭。
中國現存最早的史書《尚書》中也記錄了一段龍馬降臨的傳奇故事:“伏羲王天下,龍馬出河,遂則其文以畫八卦,謂之河圖。”
俗話說,“天上為龍,地下為馬。”自古以來,龍馬便是古人傳說中一種龍首馬身的神馬,龍象天,馬象地,合而為一,因為具有精神抖擻、奮發向上、勇往直前等生生不息的進取精神,逐步成為剛健、明亮、熱烈、高昂、升騰、飽滿、昌盛、發達的代名詞。
《周易·乾卦》寫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在這里,龍馬精神是一種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民族精神,顯示了中華民族奮斗不息,寬厚博大的普世胸懷。
唐·李郢《上裴晉公》詩曰:“四朝憂國鬢如絲,龍馬精神海鶴姿。”在這里,龍馬精神是一種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勵志精神,顯示了中華民族永不停息的進取意識。
最終,龍馬精神,作為中華民族祖祖輩輩所崇尚的奮斗不止、自強不息、積極向上、活力無限的民族精神——中華民族的正能量而代代相傳。
千百年來,我們中華民族,我們華夏兒女,始終都以龍馬精神為正能量,像龍馬一樣,精神百倍,勇往直前,奔騰不止地勞作著,建設著自己美麗的家園。
而今,中華民族正處在一個巨大變革的轉型時代,我們這個古老而又嶄新的偉大民族,需要科學、民主、自由、人權和法制,需要寬厚、包容、仁慈、互助和博愛,需要學習、工作、奮進、娛樂和休閑,需要振興經濟、嚴懲腐敗、改革教育、凈化環境,需要發展民生、加強國防、打擊犯罪、國泰民安……而要完成這一系列偉大的社會工程,我們的國家、政府和民眾離不開一種奮發向上的民族精神,因此,我們更需傳承要我們的祖先世世代代傳承已久的龍馬精神。
歷史和實踐一再告訴我們,龍馬精神,是激勵我們中華民族傲立于世的正能量,它將激發我們華夏兒女的無限潛力,引領我們中華民族走向更加光明的未來。
朋友們,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傳承龍馬精神,一道去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吧。
最后,讓我們以“龍馬”的名義,祝全世界所有的華夏兒女馬年吉祥,新春快樂!幸福安康!萬事如意!馬上成功!
2014年2月4——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