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手療法的原理
1.手和足一樣,有很多重要穴位,拍手就是強力按摩、刺激穴位,類似于針灸的作用。
2. 拍手的震動,可疏通經絡,全身十二正經的一半在手上,如手少陰心經、手太陰肺經、手厥陰心包經、手陽明大腸經、手少陽三焦經、手太陽小腸經。
3.手和足一樣,具有全身各器官的反射區和全息區,拍能按摩手指,等于按摩相應的臟腑。
4.可調整氣血,促進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
5.手部是末梢神經的集中區,也是微細血管的密集區,通過拍手可強化神經系統和促進微循環功能。
拍手功的練法
(1)大眾型——標準拍手功
適合人群:日常健身
十指張開,兩手的手掌對手掌,手指對手指用力拍擊。開始的時候輕拍,逐漸加重,以自己能承受的力度為標準,但不能太輕,否則起不到刺激手掌反射區的作用。拍打的時候拇指與其他四指分開,避免過度拍手造成淤血,意念專注于兩掌之間,心情保持輕松愉快。
(2)辦公型——空心掌拍手功
適合人群:辦公室工作者
為了減少練功時的噪音,可用“空心掌”拍手。就是練功時將手掌弓起,拍手時手指仍應張開,拍下去時,只拍到手指尖及手掌的邊緣部分,拍手時的氣流依然可以激活手掌的穴位和經絡,讓身體在工作中保持很好的狀態。
(3)小聲型——局部變通拍手功
適合人群:周圍人多時
以右手的四指拍左手的四指,以右手掌的右側拍左手掌的右側,以右手掌的左側拍左手掌的左側;以右手掌的上部拍左手掌的下部,以右手掌的下部拍左手掌的上部;以右手掌的下部拍左手掌的掌心,以左手掌的下部拍右手掌的掌心。如此輪流拍打,時間可能耗費久一點,但這種拍法制造的噪音量較少,容易被周圍的人接受。
(4)睡前型——梳子替代拍手法
適用人群:白天沒時間的人
睡前5分鐘,用橄欖油涂在手心,用梳子從上到下、從下到上分別梳理三次,就可以達到拍手療法的效果了。這個方法用的不是拍手時產生的氣流,而是靠梳子對手部經絡的刺激達到緩解亞健康的目的。
適合拍手的時間和地點
利用早飯前或晚飯后半小時。晚飯后稍事休息,一邊散步一邊拍手,可幫助消化,又可消除每天累積的身心污染。空氣清新的公園,是練拍手療法的好場所;自家的客廳、書房、臥室,只要空氣流通,不影響周圍的人,都適合練拍手。
拍肩膀治療頸椎病
身體站直,兩腳分開與肩同寬,甩動雙手不斷交替拍打對側肩胛與頸椎的交界處,用力均勻適當,早晚各一次,每次3-5分鐘,能夠舒筋活血,通過減輕頸神經根處的壓迫,預防和治療頸椎病。
拍頸改善血液循環
工作2-3小時,站起來5分鐘拍拍頸部能夠促進頸部的血液循環,使頭腦清醒。
指導專家:杜那司集團總裁 臺灣養生專家劉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