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鼻竇炎知識,不容錯過噢!
鼻炎、鼻竇炎幾乎每個人或多或少都遇到過,或嚴重或輕微,或急性或慢性,病不算大卻帶來諸多不便和尷尬,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下鼻炎、鼻竇炎:
★科普知識★
上呼吸道:
喉以上的呼吸道。鼻、鼻竇、咽、喉;
下呼吸道:
喉以下的呼吸道。氣管、支氣管、肺部。
鼻、鼻竇的生理功能
1
呼吸功能
1、呼吸道的門戶和通道。
2、溫度調節作用。
3、濕度調節作用。
4、過濾清潔作用。
2
嗅覺功能
3
發聲共鳴功能
4
輔助功能
鼻竇除輔助鼻腔起調溫、加濕和共鳴等作用外,還能減輕顱骨的重量和緩解外力對顱腦的打擊力量。
鼻炎、鼻竇炎主要發病原因:
感冒?上呼吸道感染?鼻炎、鼻竇炎、咽炎、喉炎
急性鼻炎
急性鼻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鼻腔粘膜的急性炎性疾病。很常見,有傳染性,常反復發生。俗稱“傷風”或“感冒”。
發病季節:
四季發病,冬季常見。潛伏期約1-3天。如無并發癥,7-10天后痊愈。
常見誘因:
全身因素:受涼、過勞、營養不良、煙酒過度、內分泌失調(甲狀腺功能紊亂等)及全身慢性疾?。ㄐ摹⒏?、腎疾病)等均可影響新陳代謝的正常過程,造成血管痙攣、組織缺氧、鼻粘膜溫度降低、免疫功能下降等,使呼吸道粘膜,特別是鼻腔粘膜的抵抗力下降。
局部因素:主要由于鼻中隔偏曲、慢性鼻炎、鼻息肉等,致鼻腔通氣受限,影響鼻腔生理功能。鄰近的病灶性疾病如慢性扁桃體炎等,對急性鼻炎的發生有誘發作用。
并發癥:
1、急性鼻竇炎;
2、急性中耳炎 ;
3、急性咽炎、喉炎、氣管炎及支氣管炎;
4、鼻前庭炎;
5、其他,如結膜炎、淚囊炎。
慢性鼻炎
常見病因
局部病因
1.急性鼻炎反復發作或治療不徹底,鼻黏膜未能恢復正常,而演變成慢性鼻炎。
2.由于鄰近的慢性炎癥長期刺激或畸形,致鼻發生通氣不暢或引流阻塞,如慢性鼻竇炎、鼻中隔偏曲、慢性扁桃體炎或腺樣體肥大等。
3.鼻腔用藥不當或過量過久形成藥物性鼻炎,常見于久用“滴鼻凈”之后。
職業和環境因素
在有水泥、煙草、煤塵、面粉或化學物質等環境中的工作者,鼻粘膜受到物理和化學因子的刺激與損害,可造成慢性鼻炎。溫濕度急劇變化的環境,如煉鋼、冷凍、烘熔等車間工人,也較易發生此病。
全身病因
1.長期慢性疾病,如內分泌失調、長期便秘、腎臟病和心血管疾病等,而致鼻粘膜長期或屢發性充血或瘀血。
2.維生素缺乏,如維生素A或C。
3.煙酒過度可影響鼻粘膜血管舒縮而發生障礙。
4.長期服用利血平等降壓藥物,可引起鼻腔血管擴張而產生似鼻炎的癥狀。
主要癥狀:
1 | 鼻塞:間歇性、交替性或持續性。 嗅覺可有不同程度的減退,說話呈閉塞性鼻音。由于鼻涕長期流經鼻前庭和上唇部,可致皮炎或濕疹,多見于小孩。鼻涕向后可流入咽腔,出現咳嗽、多痰等癥狀。 |
2 | 多涕:常為粘液性或粘膿性,偶呈膿性。膿性者多于繼發性感染后出現。由于鼻涕長期流經鼻前庭和上唇部,可致皮炎或濕疹,多見于小孩。鼻涕向后可流入咽腔,出現咳嗽、多痰等癥狀。 |
3 | 頭痛:影響生活、學習和工作。 |
急性鼻竇炎
鼻竇炎 :是鼻竇黏膜的化膿性炎癥。鼻竇炎一定同時合并鼻炎。故可稱為鼻-鼻竇炎。是鼻科的常見病,多數為慢性。
急性鼻竇炎常見病因:
鼻腔疾病
2
鄰近器官的感染病灶
3
創傷性
4
醫源性
5
氣壓損傷
主要癥狀:
1、鼻塞
2、膿涕
3、頭痛或局部疼痛
4、嗅覺改變
慢性鼻竇炎
常見病因
多因急性鼻竇炎未得到及時合理地治療遷延而致。其它病因與急性鼻竇炎相似,感染、變應性鼻炎和鼻竇引流障礙是其主要原因。牙源性上頜竇炎可慢性起病。
主要癥狀:
全身癥狀
輕重不一。精神不振、頭痛頭昏、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等。
局部癥狀
1
流膿涕:膿性或粘膿性,黃色或黃綠色,量多少不定,多流向咽喉部,單側有臭味者,多見于牙源性上頜竇炎。
2
鼻塞:輕重不等,多因鼻粘膜充血腫脹、鼻甲黏膜息肉樣變、息肉形成和分泌物增多所致。
3
嗅覺減退或消失:常為暫時性,少數為永久性。
4
頭痛:如有頭痛,常表現為鈍痛或頭部沉重感,頭痛的特點:
⑴伴隨鼻塞、流膿涕和嗅覺減退等癥狀。
⑵多有時間性或固定部位,白天重,夜間輕。
⑶滴鼻、蒸汽吸入等治療后頭痛可緩解??人?、低頭時、飲酒后頭痛加重。
5
其他:由于膿涕流入咽部和長期用口呼吸,常伴有慢性咽炎癥狀,如痰多、異物感或咽干痛等。若影響咽鼓管,也可有耳鳴、耳聾等癥狀。炎癥累及管段視神經或眶內可引起視功能障礙,如視力減退或失明。
溫馨提示:如果出現不適癥狀,請及時到專業醫院就診治療。
作者:陳瑜
甘肅省第二人民醫院耳鼻喉科主任,副主任醫師 甘肅省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會委員。1985年畢業于蘭州醫學院臨床醫學系專業,大學本科學歷,學士學位。 擅長:耳鼻咽喉科的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治。對耳鼻咽喉的各種疑難病及惡性腫瘤等有較高的診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