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位剛剛當上媽媽的乙肝病毒攜帶者來信問我,她多長時間到醫院檢查一次為好?如果才能及時發現她的肝病是否有進展?
為了回答她的問題,我介紹一下我國2015年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對慢性HBV感染者隨訪和監測的推薦(如圖)。
肝功能正常的乙肝病毒感染者無論其體內病毒復制的情況如何,都需要定期隨訪,加強監測,發現異常,及時治療。盡管目前的《乙肝指南》都不建議免疫耐受期的慢性乙肝病毒攜帶者過早治療,但已有許多研究表明,高病毒載量是乙型肝炎肝病進展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內外環境的改變(生育、勞累、藥物治療等),有可能出現肝病活動。肝病進展有時悄無聲息,不易被人察覺;有時又是一觸即發,突然加重。如果不定期監測,常常延誤治療。因此需要定期隨訪,加強監測。
盡管大多數非活動性HBsAg攜帶者的預后良好,很少發生肝病進展,肝細胞癌的發生率也明顯低于其他三個時期的乙肝病毒感染者,但是,乙肝病毒并沒有被清除,它們只是受到了免疫系統的抑制,在肝細胞內“裝死”或“冬眠”,只要遇到時機,它們就會“反撲”,再次在肝臟內發動“戰爭”,導致乙型肝炎再活動。即使病毒未“反撲”,但它們以前在肝臟內導致的病變在一定條件下也有可能癌變,發生肝細胞癌。因此也需要定期監測。